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是曹操的儿子。他从小就很擅长射箭和骑马,力气特别大,甚至能徒手和猛兽搏斗,一点都不怕危险。曹彰多次跟随曹操出征打仗,表现得非常英勇,充满豪情壮志。
曹操曾经批评他说:“你不爱读书学习圣贤的道理,却喜欢骑马击剑,这只是普通武夫的本事,有什么了不起的!”曹操还要求曹彰读《诗经》《尚书》等经典着作。曹彰却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就应该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率领十万骑兵驰骋沙漠,驱逐敌人,建立功勋,怎么能当个整天研究学问的博士呢?”有一次,曹操问他的几个儿子各自的爱好和志向。曹彰说:“我喜欢当将军。”曹操问:“当将军要怎么做呢?”曹彰回答说:“穿上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武器,面对危险毫不退缩,要冲在士兵前面;该赏的一定要赏,该罚的一定要罚。”曹操听了,大笑起来。
建安二十一年,曹彰被封为鄢陵侯。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的乌丸族人反叛,曹操任命曹彰为北中郎将,代理骁骑将军。出发前,曹操告诫曹彰说:“在家里我们是父子,但处理国家事务时,我们就是君臣关系,一切要按照王法办事,你要记住啊!”曹彰率军北征,进入涿郡地界时,突然遇到数千名叛军骑兵。当时曹彰的主力部队还没集结,身边只有步兵一千人,骑兵几百匹。曹彰按照田豫的计策,坚守战略要地,叛军最终退散。曹彰乘胜追击,亲自上阵与敌人搏斗,射杀敌人骑兵,被射中的敌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战斗持续了大半天,曹彰的铠甲上中了好几箭,但他斗志更加旺盛,一路追击敌人,一直追到桑乾,距离代郡还有二百多里。长史和其他将领都认为曹彰刚刚长途跋涉,人马都很疲惫,而且按照曹操的命令,不能越过代郡,再深入追击就是违反军令,轻视敌人。但曹彰说:“我们出兵打仗,只要对胜利有利,还管什么军令限制呢?敌人还没跑远,追上去一定能打败他们。要是墨守成规,放走敌人,那还算什么好将军?”于是曹彰上马,下令全军:“谁落在后面就斩谁。”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曹彰的部队追上了敌人,发起攻击,大获全胜,斩杀和俘虏的敌人不计其数。曹彰还按照比平时更高的标准赏赐将士们,将士们都非常高兴。当时鲜卑族的首领轲比能率领几万骑兵在旁边观望,看到曹彰作战勇猛,所向披靡,就主动请求归服。北方的叛乱全部被平定了。
当时曹操在长安,派人传召曹彰。曹彰从代郡出发,路过邺城时,太子曹丕对他说:“你刚刚立了大功,这次去见父亲,不要自夸,回答问题时要表现得谦虚谨慎,好像自己还不够好似的。”曹彰到了长安,按照太子说的那样,把功劳都归功于手下的将领。曹操非常高兴,摸着曹彰的胡须说:“我的黄胡子儿子竟然这么出色!”(据《魏略》记载,曹操当时在汉中,刘备的军队在山上驻扎,派刘封下来挑战。曹操骂道:“刘备这个卖草鞋的家伙,居然让干儿子来抵挡我!等我叫来我的黄胡子儿子,看他还怎么嚣张。”于是曹操派人召曹彰。曹彰日夜兼程,赶到长安时,曹操已经离开汉中回到洛阳了。曹彰的胡子是黄色的,所以曹操这样称呼他。)
曹操东征回来后,让曹彰代理越骑将军,留守长安。曹操到了洛阳,突然生病了,派人快马加鞭地召曹彰回来。曹彰还没到,曹操就去世了。(据《魏略》记载,曹彰到了长安后,对临淄侯曹植说:“先王召我来,是想立你为继承人。”曹植说:“不行。你没看到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的教训吗?”)
曹丕即位后,曹彰和其他诸侯都回到各自的封地。(据《魏略》记载,太子曹丕继位后,曹操刚刚下葬,就让曹彰回封地。曹彰原本以为自己立了战功,会被重用,听说要回封地,心里很不高兴,没等曹丕派人送他,就自己走了。当时鄢陵的封地比较贫瘠,就让他改治中牟。等到曹丕称帝后,就封他为中牟王。后来皇帝到许昌,北方的诸侯们来朝见时,都很害怕曹彰的刚强严厉,每次路过中牟,都不敢停留。)
曹丕下诏说:“先王的治国之道,就是既要赏功罚罪,又要亲近亲人。封自己的弟弟们为诸侯,让他们各自建立国家,这样就能巩固国家的统治,抵御外敌入侵。曹彰以前奉命北伐,平定了北方的叛乱,功劳很大。增加他的封地五千户,加上原来的,一共是一万户。”黄初二年,曹彰的爵位提升为公。黄初三年,他又被封为任城王。黄初四年,曹彰到京都朝见皇帝,突然生病,死在了官邸,谥号为“威”。(据《魏氏春秋》记载,曹彰来朝见皇帝时,想问一下传国玉玺的事,好像有篡位的意思,所以皇帝没有马上接见他。曹彰很愤怒,突然就死了。)
曹彰下葬时,皇帝赐给他豪华的车驾、龙旗,还有百名武士,按照汉代东平王的葬礼规格来办理。曹彰的儿子曹楷继承了他的爵位,后来被改封到中牟。黄初五年,又改封为任城县。太和六年,再次改封为任城国,有五个县的封地,共二千五百户。青龙三年,曹楷因为私自派手下官员到中尚方制造违禁物品,被削去二千户的封地。正始七年,他又被改封到济南,有三千户的封地。正元、景元初年,又多次增加封地,总共达到四千四百户。(曹楷在泰始初年担任崇化少府,这是当时朝廷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