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苏果儿早早的打开了店门,把东西都收拾好后,就没再管外面的事情,她要趁着今天天气好,把萝卜干给腌了。
昨天下午倒是没来得及。
腌制萝卜干需要的东西有花椒面,胡椒面,茱萸,肉桂,白糖,盐等。材料虽简单,但是腌制出来的味儿是够的。
拿来下饭也是一绝。
而且这东西比酱菜还要容易储存,拌好了之后封在罐子里至多可以放半年左右。
苏果儿一次做了有一百斤,全部存在罐子里让胖丫给搬到了地下室,然后她就开始着手处理今天中午要用的食材。
把卤肉一个个的都清洗干净,下锅卤煮,还有肘子什么的,需要过一遍火去去上面的猪鬓毛才行。
最后是羊肉,晚上要用来做锅贴的羊肉。
昨日锅贴卖的不错,所以她今日准备多做一些,配着卤肉卖。
不过还真的别说,虽然现在外头这一条街上有三家卖锅贴的了,但都没有她家卖的好,昨日苏果儿还让人买了几份回来常了一下。
味道马马虎虎,没有她的焦脆,苏果儿觉得应该是红薯粉起了作用。
也不管那么多了,只要她家这锅贴卖的出去,有人吃,她就会一直卖下去的,甚至她还在菜单上加上了这一道菜,就叫“黄金饺子”
外表黄澄澄的,饺子形状的锅贴可不就得叫黄金饺子吗?
这样她店里就算又多了一道特色菜,吃午食晚食的都可以点。
正洗着菜呢,外头突然传来了喧闹声,貌似还摔了一个盘子?
苏果儿只听得“噼啪”的一声后,前院就喧闹起来了。
惊的她赶紧过去看。
一出去,看到的是一个络腮胡男人和一个个头不高的男人在对峙。
“不是,这刚出炉的一锅你全都给要完了,我们吃什么?你总得顾着点后面的人吧?”那个头矮的男人叫嚣道。
刘应虎没理他,一手捏着块烧饼吃的正香,一边说:“哪里有规定每人只能买几个烧饼的?我胃口大,这一炉都能吃的完,要的多怎么了?我也是排队过来的”
那矮个子男人:“你!你!”
“大家如今都赶着上工,所以再喜欢吃这烧饼都没有一下子买太多,都知道为后面的人留着点,我们也都是省着吃的,谁知你什么不客气?
那若是人人都像你这样……后面的人还吃不吃得上烧饼了?啊?”那人也恼了。
刘应虎似乎是觉察出了点什么,但……他也不想等。
只能看向赶出来的苏果儿。
苏果儿似乎也没预料到这样的状况。
平日里买烧饼的人再多,也不超过十个烧饼而已,是以她从来没有管过这些事儿。
可明显能看出来今儿个的人比昨日还多了一倍。
要是再不控制数量的话,她这店铺积了民怨还真得倒闭不可。
苏果儿只好硬着头皮上去了,问那络腮胡男人:“这……大人今儿个是急着赶路吗?要是不急的话可否再等等,我这就在里头给你烙几张饼子您先吃着,把这些烧饼让给那些还要上工的人可好?”
上工的人赶时间,时间等于金钱。
是以苏果儿才决定拿其它东西来平息这一场快要燃起来的战斗。
络腮胡男人也不脑:“什么饼子?可有这烧饼好吃?”
“若是没有的话,那我还要烧饼”
好执拗的一个人,不过他松口的就行。
苏果儿:“我给您烙几张葱油烧饼吧?白面加点葱花,再用热腾腾的猪油一烙,烙的两面金黄,油滋滋的,比这烧饼要好吃!”
“不若您可以进来尝尝?”
“也只要三文钱一张,不多收您银子,您看可否把这些烧饼让给他们快要上工的人?”
若是他来的早也好,可惜的是,如今太阳已经出来了,再不到一柱香的时间这些工人们就要上工了。
烧饼做的慢了的话,都不一定卖。
一听到苏果儿这话,后面的小个子男人嚷嚷起来了:“那啥,他不要葱油烧饼给我也成!我不嫌弃,我可以吃葱油烧饼,要不还是把这鸭油烧饼让给这位兄弟好了?”
那男人脑子转的很快,葱油烧饼,又是白面的,用油来烙的,还只收三文钱,这不等于白送吗?而且听着都比鸭油烧饼要好吃。
谁不乐意换?
他一开口,身后的人也不说要鸭油烧饼了,全部嚷嚷着要苏果儿给他们做葱油烧饼来。
苏果儿自然不能让太多人占便宜,这本就是救急之举,于是苏果儿果断的拒绝了他们。
“葱油烧饼做的时间长些,怕耽误了你们上工”
现场只听得一片哀怨。
不过也都能理解。
随后苏果儿带着络腮胡男人进了店铺,把他安排在靠厨房的那桌,问:“葱油烧饼做的时间要长一些,您要几个?”
络腮胡男人:“不急,给我来三个先吃着吧?刚刚也实在是意气用事了,给小娘子添麻烦了,小娘子别介意”
苏果儿点点头:“无妨,确实也并未规定每位食客要采买的数量,这才闹出这事儿来,本也是我们不对,这样吧,给您送碗羊汤喝怎么样?算是表达一下对您的歉意。”苏果儿如是说道,转身就要离开。
却不料转身的时候一个东西从怀里掉了出来。
听着那清脆的声音,苏果儿吓得额头上冒冷汗。
再看看四周,还好没有太多的人。
她转身正要拾起那枚掉落的令牌,不过在这之前已经有一双手把令牌捡起来,翻着面看了一下。
苏果儿吓得更狠了,忙伸手要去拿,生怕别人看出什么端倪来。甚至她的手都是抖得。
毕竟这东西可是从齐章身上掉下来的,有识货的人说不定会注意到她。
刘应虎:“掌柜的这枚令牌看着倒是精致,可是出自那姜付的手?”
苏果儿:“啊!这,这令牌是家母留给我的,我也不知道是出自谁的手,但是看着模样倒是挺精致的,”
“我正好想再打一枚令牌,不知道这位客人所说的姜付是谁?可否告知一二?”
既然都看到了,那她还不如斗胆问个清楚。
刘应虎:“出了城西三百米处有一个办庙会的地方,那姜付就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