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梓桃第一阶段只打算招五百人,来应聘的最少有一千多人,这还是看到告示第一时间找来的。
要是再等等说不定更多。
但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周梓桃与带兵打过仗的李煜不同,她没有经验,只能先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来。
“识字的到这边登记。”
薛家兄妹拿出笔墨纸砚放在村口大槐树下的石桌上。
薛诗怡一脸激动,这半年来她每个月就给周家做几件衣服鞋袜,每个月都有几百文月钱拿,总感觉她在白拿姑娘给的工钱。
姑娘说了,周大伯负责管事,哥哥以后主要负责招工,她负责统计人数发放工钱,是姑娘的账房女先生,她终于不用白拿姑娘工钱了。
一千多人里只有四十多人认字,有六人中过童生。
“你是秀才啊!”
突然,薛小九拿起一份户籍激动地站起来,原来这四十多个识字之人里还有一位秀才公。
这倒是意外之喜,毕竟整个上河村都没有一个秀才,一个县每年也只有廖廖几个人考中秀才,可见秀才有多难得,更不要说此人看起来还没有及冠,至多十七八岁,也算少年天才了。
周梓桃为此仔细打量了这个少年一番,少年虽然和大多数难民一样有些面黄肌瘦,但能看出他五官俊秀清雅,长得挺不错,若是再胖一些会更好看,最主要是他眼神清正,没有因为是在场唯一的秀才就拿乔,一直安静等待被录用。
而且对比其他略显邋里邋遢的难民,他的头发梳的一丝不乱在头顶挽成发髻用一根细细的粗布系着,衣服虽破旧,但胜在干净整洁,破败之处都用针线细密缝的十分平整。
双手指甲里没有一丝污垢,给人干净清爽的感觉,总之让人对他第一印象很不错。
周梓桃又上前看了他的户籍,这人的确没有多大,刚满十八岁,来自东饶州,名为肖和风,去年夏中的秀才,这样看来他其实十七岁时就已经是秀才了。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倒是一个好名字。
东饶州是宁王封地,前不久宁王被他两个兄弟端王和安王两面夹击,为了活命,他竟然弃封地和百姓而逃。
导致端王和安王手下的兵进入他的封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东饶州百姓民不聊生,为了躲避战乱,他们不得不逃离家乡沦为难民。
平阳县所在的平南州离京城最近,也是目前除京城外最安稳的地方,所以才会有大量难民逃到这里。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不到一年时间这里也会大乱,前后遭到流匪和藩王手下兵匪洗劫。
即便是京城后来也被几个藩王围困很久,导致城里普通百姓断粮饿死不少。
大济朝没有一处是净土。
所以光躲避战乱是没用的,还是要从源头解决问题。
这也是周梓桃改变思想的原因之一,她想闲云野鹤,也要有地方能让她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这几十个识字的人都被录用了,特别是有秀才功名的肖和风被直接任命成副管事。
负责帮周大伯一起管理这些新招的工匠。
周梓桃还打算把孩童和半大少年的启蒙交给他们两个。
当然那几个童生如果学问扎实的话,也可以一起负责给孩童启蒙,毕竟以后招的孩童和半大少年会越来越多。
招完识字的,周梓桃让十五岁到四十岁的壮年人上前。
她特意拿出几副石锁,都是她平时抛着玩的五十斤一个的石锁,她想优先录用一些力气比较大的。
这些难民别看个个面黄肌瘦,还真有不少力气比较大的,有六十多人可以轻松的一手一个五十斤石锁,还能提着石锁跑两步,有二十多人勉强把两个五十斤石锁提起来走两步。
这些人里竟有五个是妇人,有一个妇人看起来已经将近四十岁了,但她的力气竟是八十多人里最大的,就她可以把两个加起来一百斤的石锁轻松举过头顶。
看起来还游刃有余,甚至还往上抛了一下又接住,如果再加一些重量,只怕这位大娘也能轻松举起来。
周梓桃看得眼睛都亮了,这妇人双手虎口和掌心都有茧子,想来应该练过武,虽然不是武林高手,起码有一手过硬的外家功夫。
八十多人被优先录用了,特别是那位力气比较大的魏大娘被任命成八十多人里的队长。
他们当中有几个男人不服被一个妇人管着。
周梓桃什么话也没说,直接当众一掌拍碎了其中一个五十斤的石锁:“现在服了吗?”
那几个刺头立马老实不说话了。
谁说女子不如男,看看刚刚抛石锁玩的妇人,还有一掌能拍碎石锁的小姑娘,反正他们做不到,若是再闹不满,估计那姑娘的巴掌就拍在他们身上了。
周梓桃小小震慑一番后,剩余没被录用的人也安静下来,个个看起来格外乖巧,没有一个再着急和不满。
选了一部分力气比较大的,周梓桃又准备选一部分跑得比较快,她特意选了村子前比较平坦一些的官道,鉴于这些人大多都是吃不饱的难民, 她只让他们来回跑二里路,跑得最快的前一百名才能被录用。
村里人兴冲冲围在官道两旁看热闹。
“我怎么觉得桃丫头不像是在招工,像是在招打手呢,你看选的都是力气大的,跑得快的,力气大的还能理解,做工没有力气不行,要跑得快的做什么?”
“别胡说,周家有桃丫头在,就没人敢欺负,招打手做什么?桃丫头肯定有自己的打算,跑得快可能干活麻利吧!”
围观的人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个裴渊,他这段时间除了刚开始几天帮助家人把茅草屋重新盖好,之后就再也没有在村里出现过,听说是住进山里小木屋里。
乔氏之前几番去找他,都没有把他喊回来,好在他打猎所得的银子会给乔氏分一半,不至于让乔氏带着几个孩子饿死。
但对比之前裴渊挣的银钱全部上交给乔氏,已经看出他与乔氏母子离了心。
他要是早如此行事,或许那周大丫也不会饿得被货郎一点儿吃的引诱行差踏错。
村里人看到裴渊早没了当初羡慕嫉妒,反而看他一脸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样子,还略带同情和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