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着朱棣,心中暗自权衡。朱棣主动请缨,率领北方军团平叛,的确能解京城燃眉之急,但他又担心朱棣势力因此进一步壮大。
“棣儿,你有心了。只是北方军团乃我大明精锐,肩负着边疆防卫重任。若调其南下平叛,北方边境恐有隐患。”朱元璋缓缓说道。
朱棣赶忙说道:“父皇放心,儿臣已安排妥当。可先从北方军团抽调部分精锐,其余将士仍驻守边境,确保边疆安稳。待京城危机解除,再将精锐部队调回。”
朱元璋思索片刻,觉得朱棣所言有理。如今局势危急,确实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来应对藩王威胁。
“好,朕准你所奏。你即刻挑选精锐,火速赶来京城。但你要记住,一切行动听朕指挥,不得擅自做主。”朱元璋严肃地说道。
朱棣心中一喜,赶忙领命:“儿臣遵旨,定不辜负父皇期望!”说完,朱棣匆匆离开皇宫,准备调兵事宜。
与此同时,朱雄英和藩王使者在黑衣人的掩护下,好不容易摆脱了宁王朱权的追捕。他们一路狂奔,来到了一处隐秘的据点。
“呼……总算是暂时安全了。”朱雄英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脸上满是疲惫与惊恐。
藩王使者也心有余悸地说道:“殿下,这次真是惊险万分。不过,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宁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继续搜寻我们的下落。”
朱雄英咬咬牙,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哼,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立刻派人去联络城中内应,按原计划准备制造混乱。同时,催促藩王尽快带兵赶来,只要我们里应外合,定能拿下京城!”
“可是殿下,如今京城戒备必定更加森严,我们的计划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啊。”藩王使者担忧地说道。
“难度再大也要做!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朱雄英站起身来,来回踱步,“对了,那些与我们勾结的大臣,让他们在朝堂上制造舆论,给朱元璋施加压力,分散他的注意力。”
“是,殿下,我这就去安排。”藩王使者点头称是,随即匆匆去执行任务。
在后宫,李萱深知局势严峻,丝毫不敢懈怠。她一方面加强后宫戒备,防止再有嫔妃与朱雄英等人勾结生事;另一方面,继续从被关押的嫔妃口中深挖线索。
“说,你们还有什么同党?除了之前交代的,肯定还有其他没说的!”李萱目光如炬,盯着被关押的嫔妃。
那嫔妃吓得浑身发抖,哭着说道:“娘娘,臣妾真的都说了,再没隐瞒了啊。”
李萱冷哼一声:“哼,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来人,给她点颜色看看,本宫倒要看看你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几个宫女上前,对那嫔妃采取了一些手段。嫔妃疼得惨叫连连,终于又说出了一些线索。
“娘娘饶命啊!还有……还有御膳房的一个太监,也是朱雄英的人,他负责传递一些宫中的消息。”
李萱心中一动:“御膳房?看来他们的手伸得还真长。立刻派人去把那个太监抓来,严加审问。”
孙贵妃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就将那太监带到了李萱面前。
“娘娘饶命,奴才只是奉命行事啊!”太监扑通一声跪下,不停地磕头。
李萱冷冷地看着他:“说,你都传递了哪些消息?还有,你们在御膳房有没有什么阴谋?”
太监吓得脸色惨白,哆哆嗦嗦地说道:“娘娘,奴才……奴才只是把娘娘您在后宫的一些举动,还有陛下的日常行踪告诉了他们。至于阴谋,奴才真不知道啊。”
李萱微微皱眉,心中思索着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先把他关起来,继续审问,一定要问出所有细节。”李萱吩咐道。
此时,李萱心中明白,朱雄英和藩王的阴谋恐怕远比想象中复杂,后宫的局势也更加危险。她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保护好自己和后宫众人的安全,同时协助朱元璋稳定局势。
在东宫,朱标得知朱棣获得朱元璋的允许,率领北方军团精锐赶来京城,心中十分忌惮。
“谋士,朱棣此举恐怕是想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得想个办法应对。”朱标焦急地说道。
谋士思索片刻,说道:“太子殿下,我们可以在朝堂上提议组建一支由太子亲信统领的军队,协助朱棣平叛。这样既能显示我们协助朝廷的诚意,又能借机安插自己的人,制衡朱棣的势力。”
朱标微微点头:“此计甚好。但要如何说服父皇同意呢?”
谋士微微一笑:“殿下,您只需向陛下表明,此举是为了确保京城安危,同时也能锻炼太子亲军的作战能力。陛下一向重视京城防御,想必会同意的。”
朱标心中一喜:“好,就按你说的办。本太子这就进宫面见父皇。”说完,朱标匆匆前往皇宫。
朱标见到朱元璋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父皇,如今京城危机四伏,朱棣虽率领北方军团精锐赶来,但儿臣担心仅凭他们难以确保万无一失。儿臣愿组建一支太子亲军,协助朱棣平叛,为父皇分忧。”朱标一脸诚恳地说道。
朱元璋看着朱标,心中暗自思忖。他明白朱标此举有制衡朱棣的意图,但如今局势危急,多一股力量相助也未尝不可。
“标儿,你有此心甚好。朕准你所奏。但你要记住,一切行动要以大局为重,不得因私废公。”朱元璋说道。
朱标心中大喜,赶忙说道:“儿臣遵旨,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朱标离开皇宫后,立刻着手组建太子亲军。他召集自己的心腹将领,开始挑选士兵,加紧训练。
而朱棣在调兵的同时,也得知了朱标要组建太子亲军的消息。
“哼,朱标这是想趁机制衡本王。不过,本王可不会让他得逞。”朱棣心中暗自想着,“本王此次率领精锐前来,定要立下大功,让父皇刮目相看。至于朱标,等京城危机解除,再慢慢与他算账。”
不知朱雄英和藩王的阴谋能否得逞,李萱在后宫能否彻底铲除朱雄英的势力,朱元璋将如何应对朱雄英、藩王以及朝堂上各方势力的角逐,而朱标和朱棣又会在这场危机中展开怎样的明争暗斗。大明王朝在这风云变幻战云起、各方势力谋乾坤的关键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