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皇后早年命运坎坷,父母和兄弟早早离世,她便让堂兄郭表过继给父亲郭永,郭表后来被任命为奉车都尉。郭皇后对家族管教甚严,族中外亲刘斐想与其他州郡的人联姻,她得知后立刻下令:“咱们家亲戚嫁娶,都得找乡里门当户对的人家,可别仗着权势,强行和外地豪门攀亲。”她姐姐的儿子孟武回到家乡,打算纳妾,郭皇后也坚决制止,还告诫家族众人:“如今天下大乱,妇女本就稀少,应当优先许配给将士们,你们可别趁机给自己纳妾。都给我小心着点,别第一个撞在我手里受罚!”她还常常告诫郭表、孟武等人:“你们瞧瞧汉朝那些外戚家族,没几个能保全的,全是因为骄奢无度,咱们能不谨慎吗?”
黄初五年,魏文帝曹丕御驾亲征,郭皇后留守许昌永始台。当时暴雨如注,一连下了一百多天,城楼在雨水的冲刷下多处损坏。大臣们上奏,恳请郭皇后移驾别处,以免发生危险。郭皇后却神色坚定地说:“昔日楚昭王出游,贞姜留守渐台。江水上涨时,使者前去迎接,却没带楚昭王的符节,贞姜坚守原则,不肯离开,最终被江水淹没。如今陛下远在前线作战,我侥幸还没遇到那样的灾祸,怎么能因为这点困难就退缩呢?”大臣们听了,都不敢再提此事。
第二年,曹丕再次东征,抵达广陵,郭皇后则留在谯宫。郭表当时负责宫中宿卫,他见宫中有河渠,便想截断水流捕鱼享乐。郭皇后知道后,严厉斥责道:“这河道是用来运输军粮的,而且现在木材稀缺,你要是私自砍伐官府的竹木去搭建堤坝,那怎么行?你身为奉车都尉,难道还缺那点鱼吃吗?”郭表听后,羞愧不已。
后来,魏明帝曹叡即位,尊郭皇后为皇太后,让她居住在永安宫。太和四年,明帝下诏封郭表为安阳亭侯,不久又晋爵为乡侯,食邑增加到五百户,还升任他为中垒将军,任命郭表的儿子郭详为骑都尉。同年,明帝追谥郭太后的父亲郭永为安阳乡敬侯,母亲董氏为都乡君。之后,郭表又被升任为昭德将军,获赐金印紫绶,位特进,他的次子郭训也被任命为骑都尉。孟武的母亲去世时,孟武想大操大办厚葬,还要修建祠堂。郭太后知道后,赶忙制止:“自从战乱以来,多少坟墓被盗掘,都是因为厚葬惹的祸。看看太祖的首阳陵,薄葬才是正理,咱们就该照着办。”
青龙三年春天,郭太后在许昌病逝。她生前就留下遗愿,要求按照薄葬的规制修建陵墓。三月庚寅日,她被安葬在首阳陵西侧。(《魏略》记载:明帝即位后,一直对生母甄皇后的死耿耿于怀。郭太后因为这件事,心中忧虑,最终突然去世。甄皇后临终前,把明帝托付给了李夫人。郭太后死后,李夫人向明帝说出了甄皇后被诬陷致死的真相,说甄皇后死时连隆重的殓葬都没有,披头散发地盖住脸。明帝得知后,悲痛万分,又愤恨不已,下令按照甄皇后的丧葬规格来安葬郭太后。《汉晋春秋》记载:当初,甄皇后被赐死,就是因为郭皇后得宠。甄皇后下葬时,被下令披发覆面,嘴里还被塞了糠。后来郭皇后被立为后,还抚养了明帝。明帝长大后知道了这些事,心中一直愤愤不平,多次哭着询问甄皇后的死因。郭太后却强硬地说:“是先帝要杀她,你凭什么质问我?你作为人子,难道要为死去的父亲报仇,反过来杀了继母吗?”明帝听后大怒,最终逼郭太后自尽,还下令殡葬的人按照甄皇后的丧葬规格来处理郭太后的后事。
《魏书》中记载的哀策文写道:“维青龙三年三月壬申,皇太后梓宫启殡,将葬于首阳之西陵。哀子皇帝叡亲奉册祖载,遂亲遣奠,叩心擗踊,号咷仰诉,痛灵魂之迁幸,悲容车之向路,背三光以潜翳,就黄垆而安厝。呜呼哀哉!昔二女妃虞,帝道以彰,三母嫔周,圣善弥光,既多受祉,享国延长。哀哀慈妣,兴化闰房,龙飞紫极,作合圣皇,不虞中年,暴罹灾殃。愍予小子,茕茕摧伤,魂虽永逝,定省曷望?呜呼哀哉!”)明帝为了表达对郭太后家族的恩宠,将郭表的爵位晋升为观津侯,食邑增加五百户,加上之前的共计千户,还将郭详升任为驸马都尉。太和四年,又追改封郭永为观津敬侯,郭永的夫人董氏为堂阳君。同时,追封郭太后的兄长郭浮为梁里亭戴侯,郭都为武城亭孝侯,郭成为新乐亭定侯,还专门派使者带着策书,用太牢的礼仪去祭祀。郭表去世后,他的儿子郭详继承了爵位,朝廷又分出郭表的部分爵位,封郭详的弟弟郭述为列侯。郭详去世后,他的儿子郭钊又继承了爵位。
明悼毛皇后,来自河内郡。黄初年间,她凭借出众的容貌和才情被选入东宫。当时还是平原王的魏明帝,对她一见钟情,宠爱有加,出入都与她同坐一辆车辇,如胶似漆。明帝即位后,毛氏先是被封为贵嫔,太和元年,又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她的父亲毛嘉被授予骑都尉之职,弟弟毛曾也被任命为郎中。
在明帝还是王爷的时候,曾娶河内郡的虞氏为妃。可明帝登基后,虞氏却没能成为皇后。太皇太后卞氏看她失落,便好言安慰。虞氏却气愤地说:“曹氏向来就喜欢立出身低贱的女子为后,从来没按规矩办过事。皇后掌管后宫,皇帝治理外朝,二者相辅相成。要是一开始就没做好,怎么可能有好结果?恐怕曹魏早晚会因为这个亡国!”虞氏这番话传到明帝耳中,他十分生气,便将虞氏贬回了邺城的皇宫。而毛皇后一家则恩宠不断,毛嘉很快被晋升为奉车都尉,毛曾也当上了骑都尉,各种赏赐源源不断。没过多久,毛嘉又被封为博平乡侯,升任光禄大夫,毛曾也成了驸马都尉。
毛嘉原本只是个掌管皇家猎车的小官,一下子富贵起来,言行举止却还带着从前的粗鄙。明帝让大臣们去他家饮宴,席间,毛嘉举止笨拙,开口闭口都是“侯身”如何如何,惹得众人在心里偷笑。(孙盛评论说:“古代的帝王,都会寻找贤淑的女子来宣扬自己的盛德,就像《关雎》里描绘的那样,让王化得以彰显,营造出《麟趾》中那样的淳朴风气。可到了后来,这种传统被打乱了,道义被情感左右,职位因为宠幸而混乱,贵贱不分,以下犯上,国家的兴衰成败,都和这些事脱不了干系。曹魏从武帝到明帝,三位皇后都出身低微,根基这么薄弱,又怎么能长久呢?《诗经》里说‘絺兮绤兮,凄其以风’,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吧!”)后来,毛嘉又被加封为特进,毛曾也升任散骑侍郎。
青龙三年,毛嘉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光禄大夫,改封安国侯,食邑增加五百户,累计达到千户,谥号为节侯。青龙四年,朝廷追封毛皇后的母亲夏氏为野王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帝渐渐宠幸起郭元后,对毛皇后的宠爱越来越少。景初元年,明帝在后园游玩,召集才人以上的妃嫔举办宴会,玩得十分尽兴。郭元后好心提议:“是不是也该请皇后一起来乐一乐?”明帝却果断拒绝,还不许身边的人把这件事告诉毛皇后。可纸包不住火,毛皇后还是知道了。
第二天,明帝见到毛皇后,毛皇后便问:“陛下昨天在北园游玩宴饮,玩得开心吗?”明帝以为是身边的人泄露了消息,大发雷霆,一气之下杀了十几个人,随后竟赐毛皇后自尽。不过,念及旧情,他还是给毛皇后追加了谥号,将她安葬在愍陵。之后,毛曾先是被升任为散骑常侍,后来又改任羽林虎贲中郎将、原武典农中郎将。
明元郭皇后是西平郡人,她的家族世代都是河西地区的名门大族。黄初年间,西平郡发生叛乱,郭氏不幸被没入宫中。明帝即位后,在宫中注意到了她,见她容貌出众、举止优雅,便对她宠爱有加,封她为夫人。郭氏得宠后,她的叔父郭立被任命为骑都尉,堂叔郭芝也当上了虎贲中郎将。后来明帝病重,在病榻前,他册立郭氏为皇后。
齐王曹芳即位后,尊郭皇后为皇太后,让她居住在永宁宫。朝廷追封郭太后的父亲郭满为西都定侯,让郭立的儿子郭建继承爵位,封郭太后的母亲杜氏为合阳君。郭芝后来升任散骑常侍、长水校尉(《魏略》记载:在郭氏家族中,郭芝最为刚直,之前就因其他功劳被封侯),郭立被任命为宣德将军,两人都被封为列侯。郭建的兄长郭德,过继给了甄氏家族。郭德和郭建都担任镇护将军,也都被封为列侯,共同掌管宫廷宿卫。
当时,连续三位皇帝都年幼,国家大事都由辅政大臣处理。但在做重大决策时,大臣们都要先向郭太后禀报,得到她的许可后才施行。毋丘俭、钟会等人发动叛乱时,也都假借郭太后的名义来给自己找借口。景元四年十二月,郭太后去世,景元五年二月,被安葬在高平陵西侧。(《晋诸公赞》记载:郭建字叔始,很有器量和见识,泰始年间因病去世,他的儿子郭嘏继承爵位,担任给事中。)
后人评价说:曹魏的后妃家族,虽然也享受着富贵,但和东汉后期那些霸占高位、操纵朝政的外戚比起来,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曹魏能以史为鉴,改变旧有的弊端,这一点值得称赞。回顾陈群的进言和栈潜的劝谏,这些都足以成为后世帝王的规范,为后世留下了很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