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有官员完全不在意,说道:“先把银子骗到手才是关键。朝廷的规矩制度,从来就没有说不可以改,也不能算是朝廷失信。”

“我觉得这样做不太妥当!”有官员连连摇头。

……

皇宫里。

老朱像往常一样,翻开今天的《大明日报》。

平日里只要见到报纸,就会喜上眉梢的老朱,此刻却愁眉深锁。

“荒唐至极,熥儿怎能这么做呢?”老朱重重地把报纸摔在桌上。

“这宝钞本是由朝廷印制流通,若朝廷缺了宝钞,自己多印些不就行了吗?为何还要收取宝钞呢?”

“让百姓拿宝钞缴税,再用宝钞从官府粮仓买粮食,朝廷图的是什么?”

“朝廷印出的宝钞,百姓用来买朝廷的东西,又还回朝廷……这不是白费力气吗?”

不得不说,老朱在许多事情上都很精明,可对于现代金融以及货币本质等知识,他几乎一窍不通。

从未有人教过他这些,所以他容易被误导。

正因为如此,老朱一直想不明白,自己已用严刑峻法治国,**无数,为何百姓仍不愿用宝钞呢?

习惯用银子和铜钱的做法,为何这么难改变呢?

甚至宁可冒着杀头的风险!

所以,每当看到朱允熥的改革举措,老朱都觉得不妥。

“不行,我们必须阻止他。”老朱猛然起身。

刚迈出几步,却又转过身来。

“此法虽有些荒诞,但对推广百姓使用大明宝钞确实有效。”

“如今天下百姓,特别是吴越地区的商人,大多不愿接受大明宝钞。”

“我们杀了那么多人,都没让他们畏惧。”

“如果熥儿的办法能让百姓接受宝钞,也未尝不可。”

老朱毕竟很聪明,尽管不懂经济学原理,但他能看到其中的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

“既已让他监国理政,就要信任他。”

“熥儿做事,虽常出人意料,却并非轻率行事之人。”

“他这么做,必有深意。”

“不妨先看看结果如何。”

……

吴王府内,朱允熥对此毫不知情。

此时,他正忙于新版本大明宝钞的最终设计。

与旧版以文字为主的宝钞不同,新版宝钞除标明面值外,以图案为主。

对文化水平较低的老百姓而言,图案比文字更易记忆。

图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有助于防伪。

大明宝钞从前有从十文到一千文的不同面额,而新版的则简化为一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这六种小额面值。朱允熥认为,货币若要普及大众,不宜设置太大的面额。试想一下,若人们随手拿出一张千文的大钞去买商品,而商家无法找回零钱,岂不是麻烦?许多民众本身生活困苦,手中并无多余的钱财。如果钞票设计得过于庞大,那它的使用范围便会受限,流通频率也会降低,很多交易都会因此受阻。

旧版的大明宝钞尺寸巨大,长达一尺,宽达六寸,堪称世界之最。然而新版的钞票虽有六种不同面值,却均采用更小巧的设计,即便面值最高的百文,长度也不过四寸多,宽度二寸有余,便于携带。至于防伪方面,经过诸多高新技术的加持,朱允熥深信现今无人能伪造出足以乱真的假钞。此外,每张钞票都有独特的编号,既有公开的防伪措施,也有隐秘的防伪设计,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技术确实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水平。

经过仔细核查,确保万无一失后,朱允熥终于舒了一口气。发行新钞的消息早已昭告天下,第一家大明银行的位置也已选定。仅仅三天后,这家银行即将开业,全新的宝钞也将随之正式流通。

新版宝钞的支撑物表面上看是白银,但实际上还关联着粮食。因为此时的大明**对粮食价格有着明确的指导标准,且拥有众多粮仓,百姓可以直接从这些粮仓购买粮食。**设定的宝钞与金银、铜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实际上也确立了宝钞与粮食间的换算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优势仅在每个王朝建立之初才会显现。到了王朝末期,人口激增而耕地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古人不会像现代社会那样主动控制生育,反而渴望多子多福。只要有生育的机会,他们便会不断繁衍后代。再加上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使得粮食更加稀缺。然而在王朝刚刚建立之时,这种情况却完全不同。

历经多年的纷争,人烟日渐稀少。

昔日肥沃的耕地,如今也多已荒废。

此时此刻,天下并不缺少土地,只要肯付出劳动去耕种,便能收获无穷的粮食。

过往那些享有特权的阶层,也大多遭受了重创。

他们的资产被重新分配,这其中包含了难以计数的土地。

当秩序得以重建,原本的良田又回到了少数幸存者的手上。

土地依旧是那片土地,可人口却只剩下了原来的十分之一二。

大量被兼并的土地,因统治者的失势而重新调整,最终也回归了大众。

这导致了人均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这一状况远远超过了王朝覆灭之际。

这是战乱之后的一种恩赐,也是新朝代初期独有的优势。

在粮食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很容易使货币与粮食挂钩,进而稳定货币价值,树立信用。

反之,在王朝末期想要实现这一点,则极为艰难。

因为缺粮成为常态,全国上下都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

保持粮价稳定几乎成了无法达成的目标!

巡视完毕后,朱允熥心中大致有了判断。

他将目光投向远方。

恰在此时,商税的相关事宜以及朱棣递来的拜师帖传至。

农历十月四日。

吴王决定创办大明军事学院,招收武将、勋贵及领军大将入学之事正式公开。

同时宣布的,还有燕王朱棣率先拜师吴王,进入军事学院学习的消息。

顿时,整个京城沸腾起来!

……

“吾燕王棣久闻吾侄吴王之名,聪慧绝顶,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德行卓着。实乃宗室中的佼佼者,国家之栋梁。”

“我虽年长,但在学识面前仍觉浅薄,因此心生敬佩,渴望有所进步。”

“今日,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心打破常规,不拘泥于辈分,特此向贤侄表明心意,希望能拜您为师。”

“此举或许不合世俗规矩,但我坚信圣人所言,求学应当不耻下问。”

“学问不分长幼,师徒没有远近之分,唯才是举才是正道。”

“因此,我宣告天下,期望众人能够理解我的初衷,共同推动此事。”

“愿我们携手合作,为了国家的昌盛和百姓的幸福,倾尽全力。”

金陵城内,一份公告引发轰动。《大明日报》头版刊登了燕王朱棣拜师吴王朱允熥的消息,同时宣布大明军事学院的成立。一时间,全城热议,尤其是开国公常升,心中五味杂陈。

常升既为外甥朱允熥的崛起感到欣慰,又因他曾遇刺而担忧不已。日前得知朱允熥恢复理政,稍感宽慰。而今,朱棣拜师更令他激动。若燕王认可朱允熥储君之位,满朝文武势必群起效仿。如此一来,朱允熥登基便是水到渠成。

思索至此,常升立刻召集好友武将,提议众人一同投靠朱允熥门下。这些武将虽明知军校学业艰难,却仍争相表态,愿追随吴王左右。

相较常升的热情,京城其他人的态度则冷静许多。有人疑惑燕王为何向侄儿拜师,有人担心此举会让家族关系陷入混乱。但无论如何,此事已让整个朝廷乃至民间都感受到了一股变革的力量。

“自然是以**敬重师长。”

“非也,乃晚辈尊崇长辈。”

……

“其实呀,两者皆可成立。”

“古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燕王此番求知若渴,实具圣贤之心。”

“吴王现今已掌国政,不久后将成为储君,日后更是君临天下之人,纵使燕王年齿长于吴王,又怎能超越天子呢?”

“不仅如此,吴王创办大明军事学院,广纳武将为徒,意在稳固军中根基。燕王此举,是为了助吴王一臂之力,避免那些辈分远高于吴王的功勋武将倚老卖老,这才是忠臣所为。”

民间之中,不乏略通世事之人,他们洞察到了其中的玄机。

“这样说来,大明未来的君主,必定是吴王殿下无疑了?”

“这还需要质疑吗?不然陛下为何命吴王监国?”

“吴王英明啊,我早听闻‘吴王登基,天下昌盛,乾坤稳固;八百年太平’,说是只要吴王登基,世间便会繁荣昌盛,迎来八百年的太平岁月!”

“我也听说过,据说这是仙人所言。”

“如今陛下欲立吴王为继,岂不正是应验了此言?”

“如此一来,咱们百姓的日子岂不是更好过了?”

……

“卑劣至极!**!”得知消息的黄子澄,愤怒得直跺脚。

“世间怎会有叔叔拜侄子为师的道理?”

“这岂不是乱了伦理,违逆常理吗?”

“怎料燕王竟这般厚颜**!”

相较之下,方孝孺显得从容许多。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把后宫当成副本春秋鲁国风云华夏先祖屹巅峰三国:从篡夺江东基业开始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明末:我在鼍龙沟,打造战争堡垒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三国之黄巾神将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楚汉战争重生之铁血战将庶民崛起铁血大明汉宫秋我有一个名将系统随风遗留抗战之大国崛起海上升明帝红楼野心家新贞观造反录贞观清闲人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沙雕网友援北伐特种兵之诡刺东朝英雄传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三国之袁氏天下三国我在许都开酒馆穿越,恶毒奶奶要烧死我天价傻妃:娶一送一穿越水浒收好汉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抗战观察者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邪龙狂兵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唐时月强横废太子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一秒一两白银,朕用钱来拯救大明!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秦朝历险记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