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不跟人家吵,喊着乔氏从另一边走,没想到人家却揪着她们欺负,就要拦着她们的去路。
小伙子一点儿教养都没有,张口闭口都是难听话。
乔氏没受过这种气,但也不敢反抗什么,只能抓着背篓的肩带,气得要掉眼泪。
她偷看着婆婆宋金枝,有些不解婆婆怎么好像比她还能忍了。
可其实宋金枝忍了又忍,捏紧的拳头又放下,放下又再攥紧。
要不是临走前长安叮嘱过,不扇兔崽子两耳光,不倒在地上讹他一笔钱,她就白做这把老骨头了。
有几个人看不过去,纷纷上来劝着,没想到这小伙子竟又揪着别人骂起来。
趁着这个时候,宋金枝喊着乔氏赶紧离开,婆媳二人找了个位置,把背篓放下来,顺便还能看着这边的热闹。
集市上也有人卖白菜萝卜的,但都是急用钱,还没完全长成就拿出来卖,没有一点儿卖相。
她们的菜才拿出来,顿时就有不少人围上来了。
宋金枝要价不贵,菜又新鲜,就算是有人还价,甚至是想占便宜,她都是笑呵呵的应对。
哪怕人家说的再过分,甚至找着借口掰掉外头有些碎掉的叶子,只想要里头的嫩芯儿,宋金枝叶也只是提了一文钱,依旧是笑呵呵的,甚至还主动上手帮人家忙,一点儿要翻脸的意思都没有。
这还是她的婆婆宋金枝吗?
“娘,哪能这么卖菜?好的都被买走了,剩下这些菜叶怎么办?”
还有人在买菜,宋金枝却不好解释,只让乔氏别急。
等这些人买完离开,宋金枝才蹲下来整理。
实在太碎的就扔进背篓,可以拿回去喂分给老二家的两只鸭子。
还能吃的,有整理好摞成一堆,只要有人经过就喊价,一文钱一堆。
于是原本一文钱卖出去的白菜,她卖了两文钱。而掰下来的那些碎菜叶,她又卖了一文。
左左右右的,这些菜竟然比原先乔氏算好的价钱,多卖了七八文钱。
乔氏第一回跟着宋金枝来卖菜,着实是长见识了。
“老二媳妇儿,收拾东西,咱们现在去白家,还钱。”
宋金枝刚说完,集市门口突然嘈乱起来。
有热闹看!
宋金枝让乔氏收拾,自己跑过去凑热闹。
谁知走到跟前才知道,竟是刚才刁难她们的小伙子气急攻心,突然倒在地上,不动了。
小伙子脸色发白,浑身抽搐不止,像是发染发了什么病。
一直与他吵架的人用脚踢了踢,让他起来别装死。
可就是这不轻不重的一脚后,小伙子,不动了。
有人大着胆子试了试他的鼻息,吓得瘫坐在地。
“没,没气了!”
“快报官,杀人了!”
不知道谁喊了这么一声,刚才围着看热闹的人全都退开八丈远,只剩下与他争执的人还站在那里,急的不知所措。
宋金枝脑袋嗡的一下。
长安交代她别跟人吵架,她还没当做一回事儿。
如果刚才没想起这句交代,跟这小伙子吵架了,那她不就成了这个冤大头了?
乔氏收好东西赶过来,同样也被这一幕吓了一跳。
“别看了,快走。”
宋金枝喊着乔氏赶紧离开,乔氏第一次看见死人,吓得有些恍惚了。
而宋金枝则是想着小长安,也有些心不在焉。
婆媳二人都没说话,直到来到白家侧门,开门的正是昨天的小厮。
得知她是来还钱的,小厮先夸了一声。
“宋大娘你还真来了?他们私下都说你不会还白管事钱了。”
“要还的,要还的。还请小哥帮忙把白管事请出来。”
说罢,她给了两文钱,塞进了小厮手里。
小厮没嫌少,高高兴兴的去请人了。
乔氏不解:“娘,你干嘛给他钱?”
一文钱都要掰成两半花的人,竟然给一个陌生人两文钱?
疯了吗?
宋金枝耐心的教她:“既然要请人办事,自然是要给好处的。往后我们还会跟白家打交道,能有个帮着说好话的人,更要学会走关系。”
乔氏并不是很明白,但她愿意学。
片刻后,白管事就赶过来了。
宋金枝还了钱,“我老婆子没什么本事,只能一点点还您了。”
接着,她又把今天没卖出去的春笋拿过来。
“我们都是乡下人,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这些山货是我跟我儿媳妇儿今早上山挖来的,正新鲜呢,特地带来给府上的主子尝鲜。”
乔氏眼皮子一跳。
明明是没卖出去的,婆婆竟然说是特地带来的,还说的这么真挚诚恳。
她这个婆婆,嘴皮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宋大娘,你昨天不是已经拿了不少菜吗?新鲜的不得了,我家老夫人尝过了,夸你呢。”
宋金枝摆摆手,“一码归一码。我们庄稼人别的不多,就这些不值钱的动作最多了。”
白家的马车虽然没有多豪华舒服,但比起镇上那些专门接送人的马车可好的太多了。
干净整洁不说,车上还垫着薄薄的垫子。
陈守仓满身浪迹,又是血水又是泥水,连带着她身上都是邋遢的。可这些白管事都不介意,还喊着小厮帮忙救人。
弄脏了白家的马车不说,还帮忙垫付银钱,最后还借用马车。
光是这份人情,宋金枝就要还很久了。
一点儿萝卜白菜算什么。
她会说话,白管事也不是什么扭捏的人,愿意照顾她这个老人家。
“大娘,我家老夫人二十九做寿,你家的菜还是还有多余,就直接送过来,白家都买了。”
宋金枝先是说了两句祝寿的好话,这才说:“现在只种得这两种菜,老夫人若是不嫌弃,您二十八那天直接叫人去我们村里,我家地里的菜都给老夫人做寿用,就当是我的一份心意了。”
又客气了两句,宋金枝才带着乔氏走了。
今天挣的钱都还了个干净,还把地里的菜都应允了出去。
乔氏一点儿也不想不通。
宋金枝没急着回去,而是带着乔氏来到了白家宅子的大门。
刚才乔氏已经觉得侧门是有钱人家的地方了,可看见正面,才知道自己没见识。
“刚才只是下人才能进出的地方,而这里进出的,只能是主子。老二媳妇儿,你想住这样的大宅子,想从正门进去吗?”
乔氏点头。
她想。
宋金枝笑起来,“那你就好好跟着我学,学手艺,学赚钱,学人情世故。以后,咱们家的房子比这个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