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从玄镜台那烛影深处走出,携带着几乎已成定局的冰冷推断,便一刻未停,径直赶往主公的府邸。夜色比方才更加浓重,寒风卷着枯叶,打着旋儿扑在脸上,像极了此刻弥漫在整个下邳城上空的无形压力。皇叔府邸门前的卫兵神色肃穆,见了我的腰牌,并未多言,只是默默让开了通路。我知道,这沉寂本身,便是一种不祥的预兆。
穿过略显空旷的前庭,绕过影壁,便看到主厅“承德堂”内灯火摇曳,人影晃动。还未走近,便隐约听到里面传来的低沉压抑的交谈声,间或夹杂着一声长长的叹息。我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将心头的寒意与脸上被风刮出的冰冷一并压下,这才迈步走了进去。
果然,主公并未安歇。他身着常服,并未佩戴那象征皇室身份的冠冕,只随意束着发髻,几缕散发落在额前,更显疲惫。此刻他正背对着门口,站在一幅巨大的徐州堪舆图前,手指无意识地在图上划过。他的身形并不算特别魁梧,但此刻那背影却显得异常沉重,仿佛将整个徐州的命运都担在了肩上。
厅内除了主公,还有简雍(宪和)先生和糜竺(子仲)先生。宪和先生一改往日的疏狂不羁,难得地板着脸,眉头紧锁,坐在下首的席位上,手中把玩着一个空空的酒杯,却无半点饮酒的意思。子仲先生则面带忧色,他本是徐州大族,对这片土地感情深厚,此刻的焦虑几乎写在了脸上,不时抬眼望向主公,欲言又止。
“陆昭来了。”还是宪和先生眼尖,先看到了我。
主公缓缓转过身,那张素以仁厚温和着称的脸上,此刻布满了深深的忧虑和难以掩饰的疲惫。眼中的血丝,下颔微微冒出的青茬,无不诉说着他连日来的殚精竭虑。
“子明(我的字),你也来了。”主公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想必,有消息了?”
我趋前几步,躬身行礼:“回禀主公,属下与貂蝉姑娘彻夜推演,结合洛阳、许都传回的多方密报,以及曹军近期的种种异动,恐怕……曹操此次用兵,其锋所指,正是徐州。”
我将方才在玄镜台得出的结论,包括曹操的战略意图、吕布的威胁已除、徐州的地缘位置以及那极为短暂的时间窗口,一五一十地简要复述了一遍。每多说一句,厅内的气氛便更沉重一分。
主公默默地听着,原本就紧蹙的眉头锁得更深。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重新转过身去,面对那幅地图,目光落在“彭城”、“下邳”这些熟悉的字眼上,眼神复杂难明。
“唉……”良久,他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其中蕴含的无奈与痛楚,让听者无不动容。“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啊……”
他抬手,轻轻抚摸着地图上徐州的轮廓,声音低沉而苦涩:“孟德(曹操字)……他终究还是不肯放过徐州,不肯放过这屡遭兵燹之地啊!”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难以抑制的情感:“你们还记得吗?当初曹贼东征,屠戮彭城,尸横遍野,泗水为之不流……那惨状,我至今历历在目,夜不能寐!我刘备受陶恭祖(陶谦)托付,受徐州百姓拥戴,立誓要保境安民,绝不让那人间惨剧,再在这片土地上重演!”
他猛地一拳砸在地图旁的案几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震得烛火都跳动了一下。“可是……可是如今……”
他的语气充满了无力感:“曹操携官渡大胜之威,挟天子以令诸侯,兵精粮足,猛将如云。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于禁、乐进……哪个不是百战宿将?其麾下青州兵更是骁勇善战。反观我军……”
他环视了一圈,目光从宪和先生、子仲先生脸上扫过,最终落在我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挣扎:“云长、翼德虽勇冠三军,可双拳难敌四手。我们有多少兵马?不过数万,且多是新募之卒,训练不足。粮草呢?子仲,你最清楚,仅凭徐州一地支应,又能支撑多久?去岁水患,今岁初又有旱情,府库早已捉襟见肘!”
子仲先生面色一黯,低声道:“主公所言极是。徐州疲敝,去岁存粮本就不丰,若再起大战,恐怕……难以为继。而且,城中一些士绅大族,见曹军势大,已……已有些人心浮动。”
主公闭上眼睛,仰头靠在椅背上,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守土保民……这是我对徐州父老的承诺,是我刘备立身之本。可如今,曹军压境,强弱悬殊,若强行死守,玉石俱焚,岂非又要陷万千百姓于水火?这……这叫我如何抉择?如何面对徐州百姓的期盼?”
“难道……难道真要弃了这片土地,再次如丧家之犬般流离失所?”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迷茫,甚至是一丝绝望,“可若弃之,徐州百姓又将如何?曹操的手段……我信不过啊!”
这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主公内心的煎熬。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政客或军阀,他心中那份沉甸甸的“仁德”与“责任”,既是他凝聚人心的力量源泉,也是他在面对残酷现实时最痛苦的枷锁。他渴望保护每一个人,却发现自己的力量如此渺小。这种“想要”与“不能”之间的巨大鸿沟,正无情地撕扯着他。
宪和先生打破了沉默,他难得地收起了平日的戏谑,沉声道:“主公,事已至此,多思无益。为今之计,一是尽快查明曹军动向,二是……主公需早做决断。守,如何守?是据城死守,还是诱敌深入,寻机决战?若不能守……又该往何处去?荆州刘景升(刘表)?还是江东孙伯符(孙策)?”
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牺牲。
主公没有回答,只是重新睁开眼,目光再次投向那幅地图,眼神在徐州的各个城池间游移不定,充满了血丝的眼眸深处,是深深的疲惫、焦虑,以及一丝难以察觉的茫然。
我站在厅中,看着眼前这位名满天下、被无数人寄予厚望的汉室皇叔,心中亦是百感交集。玄镜台的推演给出了冰冷的结论,但真正做出抉择、承担后果的,却是眼前这位忧心忡忡的主公。我知道,无论他最终做出何种决定,都将是一个无比艰难,甚至可能让他背负骂名的决定。
夜风似乎更紧了,拍打着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远方传来的哭泣,又像是战争巨兽迫近的沉重呼吸。承德堂内,烛光昏黄,映照着主公紧锁的眉头和众人凝重的脸庞,忧思如墨,沉沉地晕染开来,将这皇叔府邸彻底笼罩在一片名为“困境”的阴影之中。我知道,一个不眠之夜已经降临,而更艰难的抉择,还在等待着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