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紫宸殿。
李世民批阅完今天的奏折之后,有些疲惫的把身子往后一仰。
他一边揉捏着眉心,一边说道:“十五叔他们那边有结果了吗?”
张阿难轻声说道:“回陛下的话,淮安郡王还是没有跟诸位皇族谈妥。”
李世民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
“这些皇族耆老,一个比一个不好说话,让他们吃些柳叶的苦头也是好事,免得他们一个个妄自尊大!”
“除了十五叔之外,还有别人表示了对柳叶的支持吗?”
张阿难轻声道:“除了淮安郡王和襄邑王之外,只有新兴郡王改变了口风,奴婢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李世民失笑道:“还能是为了什么,八成是柳叶许给王叔一些好处,亦或者是王叔有事求柳叶,否则的话,他哪是能轻易改变心思的人!”
张阿难陪笑道:“陛下思虑缜密,奴婢佩服!”
李世民抬起头,目光穿过宫门眺望向远方,悠悠的说道:“对于朕来说,想让那些皇族耆老改变心意都不是简单的事,朕倒是真想看一看,那柳叶究竟还有什么手段!”
“若是他能够让那些皇族耆老改变心意的话,朕也能搭一搭他的顺风车,让皇族耆老们,答应朕修建新皇宫的事情...”
...
柳叶并不知道李世民的想法,他一心想着赶紧把岳母大人和几个小姨子都接出来,好让李青竹高兴高兴。
为此,多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况且在柳叶看来,这件事未必需要付出代价,如果处理得当,甚至有可能会落点好处。
柳叶并没有跟李神通他们兄弟俩见面,而是以李渊的名义,去拜访了新兴郡王李德良。
早年间,李德良是李渊最为倚重的皇族成员。
甚至于李德良的弟弟,长乐王李幼良造反,李渊都没有加罪于这个兄弟。
不过随着玄武门之变,他们之间的情谊也就淡了。
因为在李渊看来,当时没有帮他的人,都不是什么好玩意...
拿着礼物来到新兴郡王府,柳叶很顺利的就见到了李德良。
虽说李德良比李渊要小了七八岁,但看起来可比李渊要老多了。
而且行动似乎有些不便,走路还需要拄拐。
旁边一个俊秀的后生想要搀扶他,却被李德良一眼瞪了回去。
他上下打量打量柳叶,颇有几分审视的意味。
“你就是柳叶?”
“就是你,给老夫家里的皮货生意找来了大量的货源?”
柳叶笑眯眯的拱了拱手。
“见过新兴郡王!”
李德良貌似也不是一个多喜欢讲规矩的人,随随便便摆了摆手,就算是见礼了。
“到大堂来,老夫府上的茶不如你登科楼的珍贵,更不如你登科楼的茶叶美味,但却是老夫亲手栽种,亲手制作的。”
说完,他拄着拐棍,慢吞吞的往回走。
跟在他身旁的俊秀后生,有些不好意思的冲柳叶笑了笑,跟在李德良身后亦步亦趋。
“席君买,去给柳叶上茶!”
落座之后,李德良跟那个俊秀年轻人说道。
“是,王爷!”
柳叶不免多看了他几眼。
席君买呀!
这人在贞观后期称得上和薛礼并驾齐驱的猛将。
在大唐立国之时,百骑破万敌的战争屡见不鲜,李世民自己都创造过好多次的辉煌战例。
可到了贞观后期,真正能做到百骑破万敌的人,都已经凋零的差不多了,好像也只有席君买,才有这样的战绩。
现在看来,他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好像是李德良的家将。
李德良当年也是统过兵的人,只是没打过什么大胜仗。
“你总盯着席君买看做什么?”
柳叶忙收回目光,微笑着看向李德良。
“此前,还要多谢老王爷,在皇族宗亲大会之上仗义直言!”
李德良嘿嘿一笑。
“那是因为你给老夫带来了实际的好处,否则的话,老夫不会给任何人说好话!”
“不怕直接告诉你,皇室宗亲之中多半是像老夫这样的人,见不到利益,绝对不会平白无故给对你好!”
他看了一眼柳叶带来的礼物盒子。
“所以说,你给老夫送礼没什么用处,反倒不如把这些东西送给别人,说不定还能帮你多说几句好话!”
柳叶耸了耸肩膀。
“老王爷在皇室宗亲之中一呼百应,这是太上皇给柳某指的明路!”
“此番前来,送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想拜访一下老王爷!”
“希望老王爷能给其他的皇族耆老都送个信,在下一次的宗亲大会上,多多支持柳某一二!”
李德良用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柳叶。
那意思分明就是在说,我凭什么帮你?
“你给老夫的皮货生意找到了稳定的货源,也算是解决了老夫的一桩心事,只不过,老夫对生意场并不怎么看重,家里的钱够花也就行了,除此之外,你还能再给老夫带来什么?”
“刚才老夫也说了,皇室的宗亲之中,多半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你总该有些让老夫帮你的理由!”
柳叶洒然一笑。
“不瞒老王爷说,柳某就是个简单的生意人,最大的能耐也就是让老王爷多赚些钱罢了,若是您对钱不感兴趣,柳某也别无他法。”
“只不过,柳某听闻老王爷有一个儿子,流落民间多年,好像是前一阵子才被接回来?”
一提起这件事,李德良的脸顿时一沉!
他的确有一个流落民间的儿子,那还是在前隋乱战的时候,他跟一个民间妇人所生。
只不过后来,整个天下的乱套了,他们之间也就没了联系。
直到前些日子,找儿子找了十几年的李德良才终于收到风声,将那个还不满二十岁,顶多跟席君买差不多岁数的儿子接回来。
这原本是一件喜事,但却被人传成了一个耻辱。
更有人说,那是他的私生子!
其实...皇族哪来的私生子这种说法?
无非是人们以讹传讹罢了,甚至有人说他李德良是因为害怕王妃嫉妒,这才将儿子藏了起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谣言,导致他想给儿子谋个前程的心思,变得千难万难!
武将的路子他是不打算让儿子走的,可想要走文的方面,却必须拜一位大儒为师。
而世上又有哪一个大儒,会收一个私生子为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