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有人看到赵云海他们到了。
因为是筒子楼,楼下坝子可不小。
这么多自行车停在楼下,而且每一辆自行车上面还挂着一个大红结,一看就是要去办喜事。
“这么多车呀?”
“你没有看到,一群人都穿着白衬衣和西裤。”
这届新娘子团可不小。
赵云舒今天穿着一身旗袍,还是简单化妆。
他们一起上楼 这有人上门来堵门。
给红包开门。
还有一些看热闹的街坊邻居,赵云舒示意一下,这些伴郎团立即就有人给糖。
而赵云海被几位没有结婚的年轻小伙子推着进去了,当然不能少了赵云舒。
“伯父伯母.....”
韩父韩母看向赵云舒打招呼起来。
至于新郎赵云海当然是来到新娘子门口。
“珍珍,我来接你了。”
赵云海在大门口喊了好几声。
韩家的亲戚朋友,都看着这一幕。
这伴郎团可不小,而且每个人都穿着白衬衣和西装,有的人还长的不错。
“赵姐姐....“
赵云舒看见韩志远,立即从包包里面拿出两个大红包递给他,“你这个小舅子,等一下可不要拦着你这二姐夫。”
“不拦。”
这一看就是专门给他的红包。
“考的如何?”
赵云舒可是没有忘记韩志远才参加高考不久。
“我为了稳妥起见,第一志愿报理工大。”
理工大?
“我看过今年的高考试卷,稳住的话,能考上。”
能考上?
韩志远脸上的笑容更甚。
能考上当然是好事。
韩家其他人都有几分好奇,怎么这新郎团里的女同志跟韩志远很熟悉。
而赵云海给了不少红包,才让里面的韩家亲戚们,才让她们打开房门。
“新郎找鞋子。”
韩大姐虽然在今天之前,也见过这个妹夫的。
不过没有加入这热闹。
而是视线看着外面,也看到了穿着旗袍的女子,应该这就是妹夫的堂姐。
听说已经结婚生子。
还是一对龙凤胎。
赵云海很快找到鞋子。
给新娘子穿上,然后一同出来拜别韩父韩母。
等新郎接走新娘子,鞭炮声音响起,依然还是有人看着。
“开车来接人的。”
“看来这珍珍对对象,可不是普通人。”
没有往那一辆车可能是私家车,但是却往有面子才能接到这个车。
他们回去的路上也是非常热闹的。
接了一些韩家亲戚和小辈,当然他们坐在自行车后面的。
一进院这边。
赵爱民和李婉蓉接待这边的客人。
花花和亮亮都来了。
霍三叔一家都来了。
还有霍父霍母。
当然还有向天鸣这个老师。
还有赵云海的同学们。
留在京市的同学们。
他们知道赵云海结婚,当然要来参加婚礼。
毕竟其中有人结婚,赵云海也送礼的。
人情都是礼尚往来的。
“妈妈,小海叔什么时候把新娘子接来?”小藕微微仰头问着王玉燕。
“你在外面守着去。”
她怎么知道?
这京市如何结婚,她知道也不多。
不过听说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
就比如她一个同事虽然在京市这边结婚,但是习俗是按照她婆家那边办的,她婆家是因为工作调来京市的。
不过当初她结婚很是简单的。
那个时候大队有拖拉机了,还是大哥开着拖拉机去城里把她接回婆家的。
一晃都这么多年过去了。
孩子都有两个了。
对于她如今继续教书,让娘家那附近不少人念叨,说她这个大学白上了,没有上大学之前教书,如今上了大学依然是教书。
她可不这么认为。
京市这边教书,先不说工资这个问题,这高中学历和大学学历可是有区别的。
“应该快了。”赵三嫂笑着看向小藕,今天热闹,这小海结婚了,接着就是小峰。
他们这一辈,就算都结婚了。
“我都想要再生一胎了。”
他们两口子都不是国企,哪怕要生,只需要缴纳罚款就行。
可又怕再生一个儿子。
婆婆可是连续生了四个儿子才生的闺女。
自家男人这几兄弟,全部都是儿子。
大哥家三个儿子。
如今小伙子要结婚,必须要房子。
如果再生的话,他们两口子压力挺大的。
她也算是高龄产妇了,生孩子也危险。
她店里一个导购员的堂姐,都快四十岁了,为了躲着生一个儿子,最后落到一尸两命的下场。
“三嫂,我们没有生闺女的命,就等着小海和小峰。”
两个妯娌对视一眼,只能认命了。
不然怎么办?
他们赵家是真的阳盛阴衰。
“三嫂,你可以办一个服装厂,可以打出你自己的名牌。”
赵三嫂点头,“我也有这个打算,如今在夜校学习设计。”
一直靠着拿货到店里买,这不可持续发展的。
只能自己搞一个服装厂。
可这要不少钱的。
不过她可以先弄一个小作坊的。
“哪挺好的。”
三嫂和三哥都挣钱。
她没有那么大的事业心。
“还没有到吗?”
“妈,应该要来了,开车去接的。”
车很快就到一进院停了下来。
新郎可是抱着新娘子下车的。
这进屋之后,先送去了新房。
跟着来的韩家人也看到了这院子。
当然也发现了这院子不少。
虽然比不得他们家的房子大,但是他们有的是在农村,这可是在京市,有这么大的房子不小了。
衣柜,床,梳妆柜。
上面都贴着喜字。
“这房子可不小。”
赵云海再次进来接人,去拜见长辈,也一一给韩晓珍介绍人。
韩晓珍是真的不知道霍父霍母。
不过看到霍父穿着军装,知道这是当兵的。
这个时候,一一喊人,不管是同辈还是长辈,比他们大的,基本上每个人都送上礼物,还有祝福的话。
韩晓珍也没有想到,长辈们都会送礼物。
韩大姐跟着来的,见这一幕,都也有几分吃惊。
“你把东西放好,等一下我们还要去饭店那边。”
两家一起举办的。
本来韩家想要一手办了,可赵家也有不少亲戚朋友。
两家一人一半。
“这么多?”
就是韩晓珍都有几分震惊。
就是几个小的, 都给她准备新婚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