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治平13年,入夏以来,各地的粮价均出现了飙涨,户部和各省先后投放了库存粮食,平抑物价,但是依旧没有遏制住上涨的势头。

其中两京,幽州,杭州,应天等地,至少上涨了两成,民间怨气很大,朝廷承受的压力也不小。

衣食住行,民生所系,谁也马虎不得。

户部搜集了各方情况,做了详细分析,目前粮价上涨,是非常多的因素杂糅在一起的结果。

首当其冲的就是天灾!

大约从15年前,六艺学堂,皇家书院就专门建立起气候观测研究的小组,累积十几年的数据,情况很清楚了。

温度普遍降低,尤其是北方,寒冷,缺少降水,粮食减产明显,就算是江南,苏杭一代,也出现了大范围降雪降温,积雪持续十几天,压坏冻死的树木不计其数,更是历年少见。

毫无疑问,气候进入了小冰河期,幸好大宋连年投入,整修水利工程,挖渠引水,修筑道理,推广肥田粉,才能勉强保住北方的粮食产量,不至于出现大面积饥荒。

只是相比天灾,另一个问题却更加严重,那就是工业发展。

各地投资增加,建工厂,挖矿山,修铁路,全都要占用土地,而且还是最好的土地,前面提到过,因为开矿,甚至造成整个村子被泥石流吞没的惨况。

耕地流失,用水被工业挤占,经济作物取代粮食作物,从北到南,风潮不可抑制,大宋的粮食缺口已经达到了百分之20左右。

今年更是会达到破天荒的百分之25,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海外普遍抵制大宋的新币,加上叛乱层出不穷,商业贸易停止,外来的粮食运不进来,本土又生产不足,累积起来,粮价只涨两成,已经算是控制得力了。

“目前户部,还有各省的仓库,经过盘点,存粮足够所有百姓半年之用。即便没有外来粮食,靠着本土生产和存粮,我们也能维持两年以上,只要在这段时间内,扫平叛乱,重新恢复商业贸易,就能高枕无忧!”

曾布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兵部这边信心十足,两年平叛,时间不算短,整军,推行军衔制,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年内就能全部结束。

最迟明年,几十万大军就能开出去。

有兵有将,还能挨饿?

敢不接受新币,敢不卖粮食?

信不信,直接灭了!

王韶杀气腾腾,“那些蛮夷就是皮子紧儿,欠收拾,杀几只肥鸡,猴子们就不敢闹腾了!”

他说得有趣,惹来一阵笑声,章惇开口道:“的确,以当下的国势,我们不用担心外人,真正要担心的是自己人!那些混账玩意,唯恐天下不乱,全都该杀!”

章惇如此生气,其余众人也是心有戚戚。

就在一个多月之前,有几份报纸先后披露了张方平的一份密奏。

其中提到张相公早就预见了海外的叛乱,并且上书提醒陛下,加以防范,只是因为某些人的阻挠和忽视,这份极富先见之明的奏疏,没有得到重视,结果等到发现问题之时,海外大乱,光是天竺,就有百万造反乱贼,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按理说密奏除了政事堂和六部重臣之外,连普通的官员也不能看到,真不知道这些报纸是怎么拿到的,堪称神通广大。

更令人讶异的是越来越多的报纸跟进,最初只是披露几个段落,后来则是长篇累牍,引用张方平的观点,还有许多学者文人,报纸主笔,跟进报道,撰写社评。

矛头所指,越来越清晰,那就是王宁安,还有政事堂!

而且这一轮的操作有着明确的步骤,非常巧妙,层层递进……比如张方平批评对海外过于严厉,搜刮过度,激起民变。

当天竺等地叛乱扩大的时候,报纸就一致称赞张方平有先见之明,是真知灼见,高屋建瓴。

随着叛乱加深,贸易受到影响,累及民生,他们又跟进报道,拿出张方平的某些观点,说政事堂盘剥无度,以霸道和权术驾驭藩国,不行仁政,害人害己,生民无辜,宰执误国。

总而言之,在这些人的盛赞之下,张方平成了料事如神的诸葛亮。

而站在张相公对面的政事堂,就成了蛮横无能之辈。

自然而然,就有一股强烈的呼声,认为张相公老诚谋国,应当重归政事堂,只有张相公才能拯救危局。

恰巧,这段时间,张方平也到了开封,几个书院请他过去讲学,开封的士绅,致仕的官员,还有许许多多人,全都去拜会张方平,老相公有什么意见,立刻就会见诸报端,变成抨击政事堂的工具。

在众人的簇拥和报纸盛赞之下,一生谨慎的张相公也变得飘飘然了,他对朝局提出的批评越来越尖锐。

其中他咒骂最多的就是信用币制,他认为朝廷上下,不无小人和居心叵测之徒,没有了金银约束,肆无忌惮,发行新钞,只会酿成巨患,如今粮价暴涨,物价奇高,老百姓怨声载道,都跟新钞发行有关。

唯有废除新钞,重回金银本位,物价必然下降,和海外的贸易也会正常起来,大宋的困局才能迎刃而解。

张方平的意见,被许多人当成了金科玉律,到处传扬,许多学堂书院,各地的年轻人,都奉为圭臬,动不动就能听到张相公如何如何看,朝廷的作法大错特错……章惇是忧心忡忡,“师父,张方平的这套说辞,根本是颠倒黑白,胡说八道,遗祸无穷,弟子以为,应当立刻把老东西抓起来,把他身边的人的,包括那些替他摇旗呐喊的,都给抓起来,不杀几个,就封不住他们的嘴!”

吕惠卿也道:“虽然他们说两句,不会怎么样,但是民心浮动,老百姓不信任朝廷,我们颁布什么政令,都会受到质疑,难以落实,的确是大问题,师父,我看政事堂要有态度!”

“什么态度?吉甫兄,你就是太手软了,应该杀,他们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砍下几颗脑袋,天下就安定不了!”章惇是极力主张动手。

王宁安默默算了算时间,他给天竺方面三个月,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稍微等一等,张方平没那么大本事,也没有那么多拥趸,他现在就是膨胀起来的河豚,关键是他背后的那伙人……这一次我们要彻底算账了,一定给我摸清楚,然后一窝端了!”

“弟子遵命!”

章惇兴奋道,他已经准备许久了,就等着大开杀戒呢!

……

这边网已经撒下去了,可张方平那边,还没有察觉,老头子还处在非常兴奋地状态,简直有点枯木逢春的架势。

致仕之后,那一段的寂寞能让人发疯,如今又有人围在身边,又有人顶礼膜拜,到处都是前呼后拥,到处都是崇拜的目光,哪怕几十年的宦海历练,他也把持不住。

朝廷的确错了,老夫身为重臣,理当匡扶社稷,铲除奸佞,哪怕会因此得罪人,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张方平不断讲学,写文章,发表意见,比在朝堂的时候还要繁忙。他觉得光是自己一个人还不成,应该拉拢更多的人,才能扭转乾坤。

虽然很不欣赏文彦博,但是不得不说,文相公是唯一还够份量的人选。张方平抽出了半天功夫,前来拜会老文。

毕竟是平辈的大佬,老文不好拒之门外,见面后张方平就说道:“小弟人微言轻,见识浅薄,远不及宽夫兄睿智深远,德隆望尊……宽夫兄若是能挺身而出,为苍生直言,小弟愿意追随宽夫兄左右,给你当马前卒!”

文彦博看了看脸色红润,声音高亢的张方平,突然摇了摇头……真像啊,真像自己啊!

那些年老文也是起起落落,刚开始坐冷板凳的时候,文彦博比张方平还要热切,一心盼着重新爬起来,再度执掌大权,张方平的狂热和当年的他,一般不二。

此刻的文彦博,依旧追逐权势,想着东山再起,但是经历次数多了,他反而冷静了,至少不会像张方平这么迷糊!

“安道兄,你的主张当中,最主要的是恢复金本位,我说的没错吧?”

“嗯,的确如此,宽夫兄,有问题吗?”

文彦博淡淡一笑,“不敢,只是老夫觉得,假如恢复金本位,物价必然回落,影响或许更大!”

“怎么会!”

张方平用力摇头,“宽夫兄,民生艰难,物价降下来,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怎么能说不好?”

“哈哈哈!”

文彦博翻身的大笑,“安道兄,老夫不想评论是非,只是单纯以经济运行来看,物价下降,貌似更加可怕!”

张方平强忍着怒火,“愿闻高论。”

“很简单,老百姓常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危难的时候,拉别人一把,能得到成倍的回报,扶危济弱才会被人人推崇……你想过没有,假如在物价下降的条件下,会出现什么情况?”

“什么情况?”

“你今天帮了别人,以后拿到的回报就会打折……说的更直白点,这个月劳动值10元,下个月劳动就值8元。人往高处走,谁都盼着一代更比一代强,假如物价下来,收入也会跟着越来越降低,大多数人没有了盼头,不敢花钱,整个国家都会死气沉沉,无可救药。”

文彦博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张方平是一句也听不进去。

他实在是弄不懂,物价和行善有什么关系,也想不通,为什么物价下降,老百姓就没了盼头,风马牛不相及,莫名其妙啊!

“宽夫兄,恕小弟愚鲁,实在是不明白你的高论……小弟斗胆说一句,宽夫兄是不准备伸出援手了?”

文彦博两手一摊,“安道兄,非是老夫不愿意帮忙,而是不能帮忙!”

“唉!宽夫兄,那小弟只能告辞了!”

张方平气昂昂,离了草堂……文彦博看着他的背影,不停摇头,有些人就是学艺不精,脑袋不清……你们要是这么下去,没准真让王宁安赢了。文彦博没心思去劝说张方平什么,你愿意被人捧着,被人尊着,那是自己选的……只是你真当自己料事如神,有通天彻地的本事,那就太可笑了!

显然,张方平没有老文的见识和格局,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继续奔波,登坛讲学,原来蛰伏在开封的致仕官员,理学门人,还有更多凑热闹的落魄文人,全都集中在一起了。

每当传来什么不好的消息,他们都跟过年似的。

瞧瞧,这就是不听我们的下场!

倒要看看,政事堂能有什么本事?

一转眼,三个月之期还差了十天,一份从天竺送来的战报,摆在了首相的案头……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华夏先祖屹巅峰三国:从篡夺江东基业开始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三国:开局被坑,我掠夺天下气运明末:我在鼍龙沟,打造战争堡垒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楚汉战争重生之铁血战将铁血大明随风遗留大清隐龙过境小兵抗战之大国崛起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红楼野心家新贞观造反录存储诸天贞观清闲人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沙雕网友援北伐特种兵之诡刺东朝英雄传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穿越,恶毒奶奶要烧死我天价傻妃:娶一送一穿越水浒收好汉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唐朝工科生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唐时月强横废太子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一秒一两白银,朕用钱来拯救大明!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秦朝历险记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陈武风云霸道女皇爱上我红楼之挽天倾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逆天换明三国重生马孟起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