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伯侯的探马被扣下,消息却如同长了翅膀,更快地飞回了东鲁主城。
然而,预想中的兴师问罪并未立刻到来。东伯侯姜桓楚的态度愈发显得暧昧难明,只是边境地区的巡逻队明显增加了频次,带着一种审视与警惕,远远窥探着东鲁之滨的变化。
殷星对此心知肚明,却并不点破。那位老诸侯显然在权衡,在观察。而这,正是殷星需要的宝贵时间。
他下令将被扣的探马暂时羁押,不予虐待,也不释放,就这么悬着。同时,对内加快发展的步伐。
水力工坊日夜不休地运转。新式的织机产出着质地均匀、细腻结实的布匹,远超寻常农户手织的土布;水力锻锤下,百炼钢被锻打成各式农具、兵刃,甚至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标准零件。
产量上来了,质量更是出众。但光生产出来还不够,必须流通起来,才能盘活整个封地的经济。
殷星再次颁布政令:鼓励封地百姓将多余农产品、工坊产品用于交易;于巡狩使府旁设立官营市集,提供摊位,头三个月免税;同时,派出机灵之人,带着少量样品布匹和农具,前往周边较为友好的小邑、村落,宣传东鲁之滨的货物。
起初,外界多是观望和怀疑。东鲁之滨的贫瘠之名远扬,能有什么好货?
但很快,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行商来了。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粮食、盐巴、或是本地特产,换走了一些布匹和几把新式镰刀、锄头。
当他们将这些货物带到其他地方售卖时,惊人的效果显现了!
那布匹耐用又便宜,农具锋利省力,几乎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利润远超他们的预期!
消息迅速在行商圈子里传开:“东鲁之滨那个新来的领主,有点东西!出的货真是这个!”有人竖起大拇指。
于是,第二波、第三波行商接踵而至。他们不仅来自东伯侯辖下的其他乡邑,甚至还有从更远地方闻讯赶来的。
官营市集迅速变得热闹起来。本地的百姓拿着自家产的粮食、禽蛋、编织物,换到了急需的盐铁、漂亮的布匹、甚至是从未见过的外地稀罕物。工坊生产出的产品找到了销路,换回了大量粮食、原料和珍贵的铜贝。
经济,这台沉寂已久的机器,一旦开始转动,便爆发出巨大的活力。
税收(虽然目前很低)开始产生,府库渐渐充盈。百姓手中有了余财,脸上笑容多了,消费能力也增强了,进一步刺激了生产。一种良性循环开始形成。
封地之内,日渐繁荣。新的房屋开始修建,道路被自发地平整拓宽,以往死气沉沉的乡邑,如今充满了喧嚣的活力。那深埋地底的【人族薪火】似乎也感应到了这股蓬勃的生机,燃烧得更加安稳了些。
殷星站在府邸高处,望着下方熙熙攘攘的市集,车马往来,人声鼎沸,心中欣慰。这是他一手推动创造的繁荣,比修为提升更让他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叮!成功打通商路,活跃领地经济,提升民生福祉,功德+100。】
【叮!领地繁荣度提升!【凝聚气运】任务进度提升!】
【叮!获得新状态:【商路初通】- 税收收入增加,物资流通速度加快,吸引人才几率小幅提升。】
洪畴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喜色:“大人,近日又有三支商队抵达,其中一支来自南边海滨,带来了大量海盐和鱼干,想大量换取我们的布匹和铁器。还有,我们派去周边的人回报,不少手艺人和无地流民听说咱们这里日子好过,都想来投奔。”
“来的都是客,只要守规矩,一视同仁。”殷星吩咐道,“妥善安置那些想来投奔的人,登记造册,分给荒地,借予粮种农具。有一技之长者,可优先吸纳进匠作营。”
“是!”洪畴领命,又迟疑了一下,“只是……大人,近日市集上鱼龙混杂,也混进了一些形迹可疑之人,似乎在打探我们工坊和高炉的消息。巡逻队人手有些不足了。”
殷星目光微闪。繁荣必然伴随着窥探,这是意料中事。
“加派巡逻人手,加强戒备。令侦查尖兵队便衣混入市集,暗中监控,若有异动,先盯住,摸清底细再报我。”殷星冷静下令,“另外,我们的好东西,也不能全都摆出来。工坊产出的最精良的那批兵刃甲胄,以及高炉产出的优质钢锭,暂时不要外流,优先装备净火小队和乡勇骨干。”
“明白!”洪畴心领神会。
繁荣之下,暗流涌动。东伯侯的沉默,行商中混杂的探子,还有那始终未曾彻底铲除的、与袁魁关联的邪教阴影……都提醒着殷星,眼前的安宁并非绝对。
但他并不畏惧。经济流通带来的活力与资源,正是支撑他应对一切挑战的坚实基础。
他看向远方,目光似乎穿透了山河。商路既已打开,便不会止步于此。东鲁之滨的货物,终将流向更广阔的地域,而外界的信息与资源,也将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