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康城说:“区教育局发来通知,要求我们学校,为区里分担施教压力。
要求我们在2月1日以后,必须接受一些复读生。
这些学生,来自附近几个已经关停的学校。
与此同时,只是象征性地给了怀仁学校一些补贴。
这些补贴,根本覆盖不了接受复读生增加的开支。
目前,我们学校已经有206个学生,教学经费早就捉襟见肘,教学场地也已饱和。
增加的学生,会让学校的处境更加艰难。”众人听了,无不叹气。
看着操场,他又说:“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安全隐患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操场和小院之间,没有围墙隔着,穿过操场,就是鱼塘、猪圈和鸡舍。
课间和放学以后,学生们都喜欢在那儿玩耍,已经发生了好几次落水事件。”
看了看温可可,他接着说:“我和可可主任早就商量好,无论如何,都要克服困难,在操场和小院之间,砌上一道围墙。
这样,小院成了相对封闭的后院,就能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再次发生落水事件。
同时,围墙也有隔音效果,能减少上课声对小院的影响。”
周娴香听了,点头说:“能砌上围墙最好,不过,一定要给我留个小门,方便进出菜地。”
芮康城看着她说:“我们计划,不光要在围墙上开个小门,还要在小院的厨房间,再开一个侧门。
学校放学放假后,有田兄弟就不用守着传达室,熟人可以从侧门进出学校。
省得他在小院里忙,传达室有人敲门,也听不见。”
蒙自然点头说:“刚才就是,我和艾叶敲了好一阵,才进了门。有了侧门,就方便多了。”
冯照山想了想,摇头说:“我不建议把侧门开在厨房。
现在,那么多人在里面吃饭,开了侧门,厨房的空间就更小了。
可以把侧门,开在文具房,一来不影响我制作文具,二来也算是门面房,买卖文具起来比较方便。”
芮康城听了,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刚要说话,就听梁有余发出“嗯嗯”两声。
众人回头去看,见他眼球转动,嘴唇微动。
周娴香忙去和他说话,却又没了动静,才掖了掖他的被子。
然后,看着蒙自然,笑道:“有余这几天,手指、眼睛和头,动得时候多了,也有了声音。
看来九斤的童子尿,没有不迟的有用!”
蒙自然听了高兴,说道:“真希望梁爷爷早点醒过来!”
刘心雨哄卢家桑、卢家果睡着,也过来守岁。
听大家说着梁有余,插话道:“我在霍山教书的时候,有个学生的婆婆,意外摔倒成了植物人。
学生的公公、爸爸和妈妈,坚持每天给她翻身、活动四肢、唱歌说话。
她妈妈还特地买了一台收音机,天天放着给她听。
四年以后,她就苏醒了。”
周娴香听了,忙问:“苏醒之前,她像有余这样哼哼吗?”
刘心雨摇头说:“具体的情况,我就不知道了。”
蒙自然边想边说:“这是个好办法,以前,我怎么没想到?!
不管怎样,我明天就把家里收音机拿来,放梁爷爷的床头。
再多买一些电池来,让他好好地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停!”
章文樱听了好笑,说道:“这样也好,等梁先生醒了,天下的大事,他都能知道,完全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芮康城听了,颇为感叹,说道:“现在,我非常怀念有梁前辈、宗前辈、冷校长主事的日子。
当年,有他们在,我们只管跟在后面冲就行了,反正遇到事情,有他们在前面扛着。
不像现在,就是我们冲在最前面,压力大,烦恼多!”
邱达光听了,又看了看梁有余,举起茶杯说:“好在,有梁前辈、宗前辈传承的精神。
现在,到了我们这些人挑担子的时候了!
我提议,大家以茶代酒,为了梁前辈早日苏醒,为了怀仁学校的明天,喝上一口!”
众人点头,纷纷举杯喝了。
接着,讨论确定了砌围墙的事。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南京人不兴走亲戚,众人都待在家里。
一大早,周娴香接了蒙不迟的尿来,让梁九斤扶着梁有余坐好,拿起汤勺,一勺一勺地喂起来。
不一会,蒙自然捧着收音机走进来。
他让梁九斤开大了声音,放在梁有余床头。
见梁有余神情自若,没有什么不适,他才回家,去照顾艾叶、蒙不迟。
收音机里,正放着吴莺音演唱的《明月千里寄相思》:
“夜色茫茫罩四周,
天边新月如钩。
回忆往事恍如梦,
重寻梦境何处求?
人隔千里路悠悠,
未曾遥问星已稀。
请明月代问候,
思念的人儿泪常流!
月色蒙蒙夜未尽,
周遭寂寞宁静。
桌上寒灯光不明,
伴我独坐苦孤零!
人隔千里无音讯,
却待遥问终无凭。
请明月代传信,
寄我片纸儿慰离情!”
周娴香听了,不感兴趣,对梁九斤说:“头疼!这大过年的,听这个调调不吉利,换个台!”
梁九斤听了,指着梁有余说:“老妈你看,老爸喜欢听,他和我们咫尺天涯,却不能交流,听了这首歌高兴啊!”
周娴香再看,见梁有余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高兴得一边喂尿,一边说:“老头子,多少年没见你笑了。
喜欢听,你就听吧!
以后,九斤给你推拿的时候,你听到喜欢的节目,就点头,不喜欢的就摇头。”
给梁有余喂完尿,母子俩出来,招呼大家去厨房里吃饭。
不一会,六家人陆陆续续地聚齐了,大家相互拜年,给孩子们发压岁钱。
一阵热闹之后,才坐下来吃饭。
今天,周娴香、冯虞氏、包前芳三人,给大家准备了韭黄肉丝春卷、红果子茶、水浦蛋、猪油年糕。
卢有田、卢家桑、卢家果第一次吃,连声说着好吃。
卢家桑见梁九斤,一口就能吃下一个水浦蛋,问道:“九斤哥哥,你最多一次吃过几个?”
梁九斤想了想说:“我从来没试过!鸡蛋太贵,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几个。”
章文樱听了,心疼梁九斤,边算边说:“除了蒙不迟,今天所有的孩子,放开肚子吃鸡蛋,邱老师、章老师请客。”
邱达光点头说:“厨房里的鸡蛋不够,先借用学校食堂的,等小门口的市场开市了,我们买来还上。”
艾叶点头笑道:“好主意,我来计数。”
说完,她让蒙自然取来一小把大米,用锅、碗、盘、筷、勺,分别代表梁九斤、芮子运、芮子幸、卢家桑、卢家果。
然后规定,谁吃了一个鸡蛋,就在谁的餐具前面,放上一粒米。
周娴香也疼梁九斤,看着他笑道:“反正今天没事,就让你造经吧!”说完,嘴里含着一根春卷,去厨房下水浦蛋。
半个小时以后,孩子们吃好,全部停了下来。
卢家果年纪小,喂到第二个,就吃不下了。
芮子幸也只吃了三个,再让她吃,她连躲带让,跑到了一边。
卢家桑放开肚子,使劲吃了五个,然后,就紧闭着嘴巴,再怎么劝,也劝不下去了。
芮子运吃到第五个,见卢家桑也吃了五个,不想和她平起平坐,勉强又吃了一个,也不吃了。
梁九斤连汤带水,一口气吃了十七个,看着代表自己的锅前面,放着那么多米粒,不好意思再吃。
他看了看周娴香,笑道:“老妈,下一次,给我下鹅蛋,这样就能少吃几个,米粒也能少放几粒,不然太难看了!”
周娴香见他吃了那么多,心里高兴,嘴上却:“你也知道难看啊!”
章文樱见了,大笑道:“大一点的不是鹅蛋,是鸵鸟蛋!”
梁九斤舔着嘴唇,点头笑道:“刚才吃的,要是鸵鸟蛋就好了!”
艾叶看着满桌子的早餐,说道:“光吃鸡蛋不消化,再吃点其他的东西吧!”
梁九斤听了,摇头笑着说:“我不吃其他东西!大人说话要算数,说好放开肚子吃鸡蛋的。”
卢家桑听了,靠着刘心雨说:“我的妈啊,九斤哥哥还能吃呀?!”
章文樱、艾叶给梁九斤将了军,脸上挂不住,齐声说道:“九斤,马上再下水浦蛋,让你吃个饱!”
梁九斤听了,夹起一根春卷,塞进嘴里,嚼了几下说:“我开玩笑呢,还要留着肚子,吃春卷、吃年糕呢!”
周娴香点头,抚着他,点头说:“鸡蛋吃多了,身上都是鸡屎味儿!”
大家听了都笑,几个孩子更是捂住嘴,边笑边说:“哈哈,鸡屎味儿!”
吃完早饭,蒙自然出去买电池,卢有田闲着没事,找来两个大扁萝,以及一根扁担,出了校门。
不一会,她就从城墙根,挑来了二十块废城砖。
冯照山见了问:“是准备砌墙用的吗?”
看卢有田点头,冯照山向他一招手,两人走进文具室。
冯照山让卢有田沿着外墙,搬开了两排废城砖。
接着,推开一道活动竹篱笆,露出了一个小通道,小通道直接通到了城墙根下。
见卢有田惊奇,冯照山说:“我的腿不好,平时就从这里出去,取废城砖回来做砚台,这样能少走几步路。”
卢有田听了,恍然大悟。
只见他微微一笑,立即从通道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又挑来了两筐废城砖,送到了小院的菜地边上。
梁九斤在一旁见了,让周娴香也拿了箩筐和扁担来,和卢有田一起挑砖。
城砖的材质不同,每块砖都有轻有重,挑起来要兼顾平衡和体积。
卢有田每挑一次,最多放二十块,梁九斤则可以挑三十块,直到筐绳被砖撑满为止。
刘心雨站在一旁,见卢有田挑起担子,晃得厉害,让他少放几块,不要和梁九斤比。
她心疼地说:“有田,九斤天生神力,吃得多,力气大,你只要尽力就好!”卢有田听了,点头答应。
中午时分,蒙自然买了电池回来,见砌围墙的城砖已经准备好了。
又见梁九斤坐在会客室门口,敞开衣襟,喝着水休息,想起他早上吃了那么多水浦蛋,笑着逗他说:“九斤,你干了那么多活,饿了吧,要不要再吃几个水浦蛋?”
梁九斤听了,没有回答,猛地站起身来,就厨房方向就跑。
众人见了,以为他是去找东西吃,谁想到,他竟然直接冲进梁有余住的房间。
紧接着,又冲了出来,对着蒙自然、周娴香喊到:“老爸醒了!老爸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