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贾府内的欢庆气氛渐渐沉淀下来,仆役们收拾着杯盘,各房也陆续熄了灯火。唯独“韬略斋”书房内,依旧烛火通明。
贾环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道贺或打探消息的族人,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新朝初立,百废待兴,暗流汹涌,贾环身处漩涡中心,心力消耗极大。
他独自坐在书案前,并未处理公文,只是望着跳跃的烛火出神。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细碎的脚步声和轻柔的说话声。
“环兄弟可在里面?”是薛宝钗温婉的声音。
“嘘…宝姐姐轻些声,许是歇下了。”林黛玉的声音如微风拂过琴弦。
“我瞧灯还亮着,定是还没睡。咱们进去看看。”赵萱的声音则带着活泼。
贾环闻声,连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应道:“是公主和两位姐妹吗?快请进。”
书房门被轻轻推开,三位风姿各异的佳人依次走了进来。赵萱一身鹅黄宫装,外罩杏子红斗篷,显然是刚从外回来不久,脸上还带着些许兴奋;
黛玉则是一身月白绫袄配浅碧裙,外罩一件银鼠坎肩,气质清冷,眉宇间却带着关切;
宝钗依旧是蜜合色袄裙,端庄大方,手中还提着一个小巧的食盒。
三人见到贾环脸上的倦色,眼中都流露出心疼的神色。
赵萱快人快语,抢先走到书案前,嗔怪道:“这么晚了还不歇息?瞧你这一脸的倦容!宫里的事是忙不完的,身子骨要紧!”
黛玉轻轻走到一旁,将窗棂稍稍推开一丝缝隙,让微凉的夜风吹散些屋内的沉闷,柔声道:“今日府里热闹,你却在宫中劳神。我们…都有些担心你。”
宝钗将食盒放在一旁的茶几上打开,里面是几样精致的点心和一碗温热的莲子羹。
她温言道:“知道你回来晚,定然顾不上用宵夜。这是小厨房刚做的,清淡些,你用一点,安安神。”
贾环看着眼前三位妻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被驱散了不少。他忙请三人坐下,亲自斟了茶,歉然道:“有劳公主和两位姐妹挂心。不过是些琐碎公务,忙过这几日便好了。”
赵萱撇撇嘴:“什么琐碎公务?如今你可是新皇跟前的红人,责任重大着呢!不过再忙也得顾着身子,不然…不然我们可不依!”
黛玉掩口轻咳两声,细声劝道:“萱妹妹说得是。环…夫君如今身系重任,更需保重。万不可像从前那般…不顾惜自己。”
宝钗则更实际些,沉吟道:“如今新朝初立,诸事繁杂,夫君身处要津,难免成为众矢之的。
行事需更加谨慎周全,但也不必过于忧心。家中一切有我们照应,夫君可安心为陛下分忧。”
贾环听着三人的话语,心中感动莫名。他深知,这桩特殊的婚姻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因素,但此刻,他能真切地感受到三位妻子发自内心的关怀与支持。
这种支持,不同于朝堂上的利益结盟,是一种更温暖、更坚实的力量。
他郑重地向三人拱手一礼:“环…何德何能,得公主与两位姐妹如此垂青与支持。你们放心,环必当谨记教诲,善自保重,竭尽全力,不负圣恩,亦不负…家中期望。”
赵萱见他如此郑重,反而笑了:“好啦好啦,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快把这羹喝了,早点歇着才是正经。”
黛玉也微微颔首,眼中带着浅浅的笑意。
宝钗则将点心往他面前推了推:“趁热用些吧。”
书房内,烛光摇曳,茶香袅袅,四位年轻人围坐在一起,暂时抛开了外界的风云变幻,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静谧时刻。
红袖添香,虽非古意,但这份来自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却比任何香茗都更能抚慰贾环疲惫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