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赵宸濠率主力仓皇回师南昌,带来的不仅是数万大军,更是一股肃杀凛冽的寒意。
城门紧闭,街衢戒严,一队队盔明甲亮的叛军士卒日夜巡逻,眼神警惕如鹰隼,盘查着每一个可疑的行人。
昔日还算繁华的南昌城,顷刻间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亦是一座…令人窒息的牢笼。
“搜!给本王仔细地搜!”宁王的咆哮声仿佛仍在行辕大殿中回荡,“但凡形迹可疑、口音非本地者,一律拿下!严加拷问!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一道道严令下达,一场地毯式的搜捕在全城展开。茶楼酒肆、客栈商铺,乃至寻常民居,都难逃叛军士卒的粗暴盘查。
稍有迟疑或对答不周,便可能被如狼似虎的军士拖走,投入暗无天日的大牢。一时间,南昌城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空气中弥漫着恐惧与不安。
在这片肃杀之中,骆良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
他虽凭借高超的易容术和伪造的商贾身份暂时潜伏下来,然频繁的夜间活动与接头,风险已呈几何级数增长。
周安民每次与他密会,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面色一次比一次苍白。
“骆…骆大人…”又一次在绸缎庄昏暗的库房内见面时,周安民声音发颤,几乎语不成调,
“近日…盘查太严了!昨日…连…连行辕内的书吏都被带走拷问!下官…下官怕是…”
骆良面色沉静,递过一杯热茶:“周大人,镇定。越是此时,越不能自乱阵脚。”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窗外晃动的火把光影,“王爷…这是心虚了。他怕…朝廷的钉子,已钻进了他的铁桶阵。”
“可…可这样下去,迟早…”周安民捧着茶杯的手仍在发抖。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身份。”骆良压低声音,“一个…更能光明正大行走在城内的身份。”
周安民一怔:“大人的意思是…”
骆良道:“守城士卒。”
周安民倒吸一口凉气:“这…这太冒险了!军中盘查更严!户籍、保甲、相貌…万一被识破…”
“风险与机遇并存。”骆良冷静分析,“如今全城搜捕,商贾、流民最是可疑。反而…若是军中一员,穿着号衣,执戈巡城,谁能想到…朝廷的锦衣卫,就混在他们中间?”
他顿了顿,“况且…唯有融入军中,才能更直接地获取布防、口令、乃至…某些将领的动向。”
周安民沉吟良久,一咬牙:“好!下官…尽力一试!军中…确有一支新募的‘辅兵营’,负责城墙辅道巡逻及物资转运,管带…是下官旧识,或可…运作一番!”
事不宜迟,周安民立刻动用关系,暗中运作。金银开道,加上周安民这“粮草判官”的面子,事情竟出奇地顺利。
三日后,一份盖着辅兵营钤记的腰牌和一套半新的号衣,便秘密送到了“陈记绸缎庄”。
骆良,化名“骆远”,籍贯填为南昌府新建县,成了一名新补入辅兵营丙队的小卒。
接下来的几日,骆良白日里便穿着臃肿的号衣,跟着队伍在指定的城墙段进行枯燥的巡逻,搬运守城器械,听着身边那些被迫入伍、满腹牢骚的新兵抱怨粮饷克扣、长官严苛。
他沉默寡言,动作却利落肯干,很快便融入了这群人中间,未引起任何怀疑。
而夜晚,他则利用巡逻间隙观察到的城防细节,以及从周安民和其他几个被暗中策反的低级官员那里获取的情报,在心中一点点拼凑着南昌城的防御图谱。
这日黄昏,骆良所在的丙队奉命协助加固东门瓮城的防御。
他正低头搬运石块,忽闻一阵马蹄声疾驰而来。抬头望去,只见一队盔甲鲜明的骑兵簇拥着一员将领驰入瓮城,那将领面色阴鸷,目光扫过正在劳作的辅兵,带着审视与不耐。
“是…是王爷麾下亲卫统制,刘养正!”身旁一个老辅兵低声惊呼,语气中带着畏惧,“他…他怎么来这儿了?”
骆良心中一动,低下头,手中动作不停,耳朵却竖了起来。
只见那刘养正勒住马,对迎上来的城门守备军官厉声喝道:
“王爷有令!即日起,各城门守军,每两个时辰一轮换!口令一日三变!夜间…增派双倍暗哨!凡有擅近城墙百步者…格杀勿论!”
“末将遵命!”那守备军官冷汗涔涔。
刘养正又扫了一眼劳作的辅兵,冷声道:“这些新募的杂兵…也给我盯紧点!谁知道里面…有没有混进朝廷的探子!”
骆良心中凛然,面上却依旧麻木,只顾埋头干活。
然而,危机之中,亦藏机遇。正是这种高压和频繁的调动,让他这个“新兵”,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不同的防区和人员。
当晚,利用轮休间隙,骆良再次与周安民在绸缎庄密室接头。
“情况…越来越糟了。”周安民面色惨淡,“刘养正…已开始清洗军中‘不可靠’的将领…昨日…南门守备…因是原江西都司旧部…已被…秘密处决了!”
骆良瞳孔微缩:“看来…宁王…准备顽抗到底了。”他沉吟片刻,“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在王将军大军抵达前,做好一切准备。”
他铺开一张凭记忆绘制的简略城防图,指向几个关键点:“东门瓮城…防御最强,但换防频繁,或有可乘之机。
北门临江,水门是关键。西门…守军多为原南昌卫老兵,怨气可能最重…周大人,你联络的那几位…进展如何?”
周安民低声道:“已有三人…明确表示愿戴罪立功!其中…便有掌管西门夜哨口令的司阍!还有…粮仓的一个库吏…可…在必要时…”他做了个手势。
骆良眼中寒光一闪:“很好!继续联络,但…务必谨慎!宁王…现在就是一头受伤的困兽,敏感多疑,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下官明白!”
骆良推开密室暗窗一线,望向外面被火把映得忽明忽暗的街道,叛军巡逻队的脚步声整齐而沉重,由远及近。
【叮!骆良‘敌后潜伏’剧情深化!成功伪装‘守城士卒’!获取‘城防细节’‘军中动态’关键情报!‘策反网络’初步建立!宁王‘高压肃清’导致‘风险激增’!剧情‘紧张感’‘悬疑感’达到新高!为后续‘里应外合’总攻埋下重要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