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在聚香居的窗台上凝成细珠时,何青云已经坐在账房里翻账本了。
宣纸账本上的字迹清秀工整,是李重阳的手笔,她指尖划过“三月初五,进羊肉三十斤”的记录,忽然想起那天他扛着半扇羊从后门进来,棉袄后背洇着深色的汗渍,却笑着说“城郊牧场新宰的,比市价便宜两成”。
那时她只道了声“辛苦”,此刻却突然想起他放下羊肉时,手腕上被麻绳勒出的红痕。
“姐,这是今日的采买清单,”何平安推门进来,少年手里捧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买的新鲜菌菇,“李大哥说后厨缺些香菇,让我顺带捎些回来。”
何青云嗯了一声,目光却没离开账本。
她看见“四月十二,修灶台二两银”的记录旁,李重阳用小字备注了“青砖比石料省三成”,字迹比别处更用力些,墨色都深了几分。
那天她在后厨试新菜式,没注意灶台裂缝,是他顶着日头跑遍北阳城的砖瓦铺,价比三家才定下用料。
“姐,你怎么了?”何平安放下竹篮,见她盯着账本出神,忍不住问道,“是不是哪里算错了?”
“没什么。”何青云合上账本,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敲着,“平安,你觉得……李重阳是个什么样的人?”
何平安愣了愣,挠了挠头:“李大哥?挺好的啊,会算账,会修东西,上次我被学堂的同窗欺负,还是他悄悄去跟夫子说的情。”
少年顿了顿,忽然露出促狭的笑:“姐,你是不是……”
“小孩子家懂什么,”何青云打断他,耳尖却不受控制地发烫,“快去把菌菇给六娘送去,晚了赶不上早市的鲜。”
何平安笑着跑出去,临走前还回头冲她挤了挤眼。
账房里重归安静,何青云重新翻开账本,目光落在最后一页。
那里夹着张被压得平整的桃花笺,是去年她生辰时,李重阳抄的一首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当时她只当是寻常贺礼,此刻再看,笔尖在“于归”二字上洇出的墨团,竟像是藏了千言万语。
午时的阳光斜斜照进后厨,林六娘正指挥着伙计们处理刚送来的活虾,青灰色的虾在竹筐里蹦跳,溅起的水珠落在青砖地上,晕出小小的湿痕。
“老板娘,这虾做油焖还是白灼?”林六娘回头问道,围裙上沾着些许面粉,是早上揉面时蹭的。
何青云正往锅里倒超市里的菜籽油,闻言随口道:“油焖吧,多放些花椒。”
油在锅里冒烟时,她忽然想起李重阳是不吃花椒的。
有次做麻辣火锅,他被辣得直咳嗽,却还是笑着说“挺香的”,后来每次备料,他总会悄悄往她碗里多放些麻酱中和辣味。
“六娘,另起个小锅,白灼一份,”何青云突然改口,声音有些不自然,“少放些姜。”
林六娘了然地笑了笑,没多问,转身去挑了些个头匀称的虾。
饭点时,李重阳果然如往常般来后厨帮忙,他今日穿了件月白短打,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还带着昨天劈柴时蹭的红痕。
“今日的油焖虾闻着格外香。”
他笑着接过何青云递来的盘子,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背,像被火星烫到般迅速缩回。
何青云低头往碗里盛米饭,耳尖却捕捉到他略显慌乱的心跳声,和自己的如出一辙。
下午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账房的地板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李重阳坐在对面拨算盘,算珠碰撞的脆响里,藏着难以言说的局促。
何青云假装看账本,余光却不由自主追随着他,他算到复杂处会微微蹙眉,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浅浅的阴影,算完一笔会松口气般抿抿唇,嘴角扬起的弧度像月牙。
这些细微的模样,她以前竟从未留意过。
“这页的流水好像不对,”李重阳忽然指着账本道,声音里带着试探,“你看,这日的酒水钱少记了一贯。”
何青云凑过去看,两人的肩膀不经意间靠在一起,他身上的墨香混着阳光的味道,像晒过的书卷,让人莫名安心。
“是我漏了,”她用笔圈出错误处,笔尖却在纸上顿了顿,“你看得真仔细。”
李重阳的耳朵红了:“应该的。”
暮色降临时,何青云站在院子里收衣服,晾衣绳上挂满了伙计们的粗布褂子,风一吹,衣摆扫过她的脸颊,带着皂角的清香。
李重阳抱着捆柴火从后门进来,见她踮脚够最上面的床单,自然地走过去帮忙,他的指尖比她高出许多,轻松就够到了竹竿顶端,动作熟稔得像做过千百遍。
“谢谢。”
何青云接过床单,叠的时候却不小心被边角的线头勾住了指甲,疼得她轻嘶一声。
“怎么了?”李重阳立刻放下柴火,抓起她的手查看,指腹轻轻抚过她泛红的指甲盖,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瓷器,“是不是勾破了?我去拿创可贴。”
“不用,”何青云缩回手,心跳快得像要撞出来,“一点小伤。”
他却坚持去取了创可贴来,小心翼翼地替她贴上,蓝色的胶布在她白皙的手指上显得格外显眼。
“明天就好了。”
李重阳的声音很轻,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
夜色渐深,何青云坐在窗前,看着对面李重阳房间的灯,那盏油灯亮了很久,直到她吹熄自己的烛火,对面的光才迟迟熄灭。
这是第二日。
第三日清晨,何青云是被后厨的香味叫醒的。
她披衣走到门口,只见李重阳正站在灶台前熬粥,砂锅咕嘟咕嘟冒着泡,白米粥的香气混着红枣的甜香,在晨雾里漫开。
他穿着件灰布长衫,袖口卷着,露出的小臂上沾着些许米粒,显然是不小心溅上的。
“醒了?”李重阳回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今天熬了红枣粥,你尝尝。”
何青云走到灶台边,看着砂锅里翻滚的米粥,红枣的颜色在白粥里格外醒目。
她想起自己说过“秋天喝红枣粥养气血”,不过是随口一提,他却记在了心上。
“放了多少枣?”
她拿起勺子舀了一口,甜丝丝的暖意从喉咙一直淌到心口。
“八颗,”李重阳的声音有些不自然,“你说过偶数吉利。”
何青云的心猛地一颤,原来他连这种小事都记得。
早市的喧嚣渐渐传来时,何青云忽然放下勺子,认真地看向李重阳:“李重阳,我想好了。”
李重阳的动作瞬间僵住,手里的粥勺当啷一声掉进砂锅里,溅起的粥沫落在他手背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定定地看着她,眼里的期待像要溢出来。
“我……”何青云深吸一口气,指尖攥紧了围裙的系带,“我愿意试试。”
三个字出口,她忽然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却又有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李重阳愣了很久,久到何青云都以为他没听清,正要再说一遍,他忽然猛地上前一步,一把将她拥进怀里。
他的怀抱很暖,带着米粥的香气和皂角的清爽,力道却很紧,仿佛要将她揉进骨血里。
“青云,”他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埋在她发间,“谢谢你。”
何青云的脸颊贴在他的胸口,能清晰地听到他如擂鼓般的心跳,和自己的重叠在一起,像一首杂乱却动听的歌。
窗外的阳光穿过薄雾照进来,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温暖得像一个不会醒来的梦。
聚香居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何小丫蹦蹦跳跳地跑进来,看到相拥的两人,突然捂住眼睛:“哎呀,我什么都没看见!”
何青云慌忙从李重阳怀里挣出来,脸颊红得发烫。
李重阳却笑得格外灿烂,伸手揉了揉小丫的头发:“小机灵鬼。”
后厨的伙计们也陆续进来,看到这情景,都识趣地笑着退了出去。
何青云看着李重阳眼里的笑意,忽然觉得,或许这样也不错。
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没有惊天动地的承诺,只是在这烟火缭绕的后厨里,一句“我愿意试试”,便足以开启新的篇章。
她低头看向自己戴着创可贴的手指,忽然想起超市里那盒没吃完的巧克力,或许,是时候拿出来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