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妃被废为庶人,打入冷宫。右相萧启停职闭门思过。
这一道雷霆万钧的圣旨,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笼罩在紫禁城上空的阴云彻底冲散。持续了数日的紧张与猜疑,似乎终于随着萧家的倒台而尘埃落定。
一夜之间,白若曦成了后宫中最特殊的存在。
她不再仅仅是育有皇子的瑾充媛,更是这场惊天阴谋中差点被构陷的无辜受害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若不是那封残信被意外发现,下一个身陷囹圄的,便是永和宫的主人。
同情、怜悯、后怕与庆幸,种种情绪交织,为白若曦镀上了一层脆弱而又坚韧的光环。
当晚,皇帝的龙辇在夜色中,再一次停在了永和宫外。
没有了前几次的试探与疏离,这一次,皇帝的眼中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他挥退了所有下人,寝殿内只剩下他和白若曦二人。
“这几日,吓坏了吧?”皇帝将白若曦揽入怀中,声音是难得的温和。
白若曦顺势靠在他的胸膛,身子微微发颤,将一个受惊女子的模样演得淋漓尽致。她没有哭诉,只是沉默地摇了摇头,这份隐忍与故作坚强,反而更让皇帝心生怜惜。
“是朕……是朕疏忽了。”皇帝轻抚着她的后背,“朕没想到,她竟歹毒至此,不仅善妒,还敢行此欺君罔上之事!若非天意,让你和我们的皇儿……后果不堪设想。”
白若曦抬起头,眼眶微红,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臣妾不怕自己受委屈,只是后怕……若是真让他们得逞,四皇子该怎么办?臣妾不敢想。”
她这番话,句句不离四皇子,将一个母亲的担忧与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成功地将皇帝的情绪引向了对皇室血脉的后怕。
皇帝的脸色果然又沉了几分,眼中杀意一闪而过:“你放心,朕绝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你们母子。”他顿了顿,又道,“萧家……真是太让朕失望了。”
“皇上息怒。”白若曦柔声劝慰,手却轻轻攥紧。她知道,皇帝失望的,不仅仅是一个萧妃,更是那个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却教出如此“好妹妹”的右相萧启。
皇帝叹了口气,似乎不愿再提这些烦心事,只紧了紧手臂,将她抱得更紧:“以后,这后宫怕是也难安宁。你……自己万事小心。”
“臣妾明白。”白若曦垂下眼帘,遮住了眸中的精光。她知道,皇帝今夜的温存,既是安抚,也是一种无声的警告。后宫的权力出现了真空,接下来,必然是更猛烈的争夺。
她要的,就是这乱局。
就在这温情脉脉的时刻,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小禄子在门外压低了声音,语气却透着掩不住的惊骇:“启禀皇上,娘娘!冷宫……冷宫那边出事了!”
皇帝的眉头瞬间拧成一个疙瘩:“何事如此慌张?”
“回皇上,方才冷宫的守卫来报,废……废人萧氏,在冷宫里……悬梁自尽了!”
皇帝猛地站起身,脸上刚刚浮现的些许柔情瞬间被厉色取代,一股戾气破体而出:“死了?”
“是……守卫发现时,身体都凉了。”小禄子颤声道,“据……据守卫说,萧氏在自尽前,状若疯癫,一直在里面哭喊着冤枉,还……还不停地咒骂右相大人……”
“够了!”皇帝不耐烦地打断了他,“死了便死了,一个废人,也值得如此大惊小怪!传朕旨意,既然畏罪自尽,便用一张草席卷了,扔去乱葬岗!此事,不许再提!”
“奴才遵旨!”小禄子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了下去。
寝殿内,气氛再次变得冰冷。皇帝的脸上满是对萧家最后的厌恶与烦躁。
白若曦静静地站在一旁,心中却是一片寒意。
自尽?
不,萧妃那样的人,即便被打入冷宫,也绝不会轻易赴死。她只会等着,等着她的兄长,等着萧家来救她。
咒骂萧启?
这才是她死的真正原因。
好一个右相萧启,真是心狠手辣。为了彻底断绝后患,竟连自己的亲妹妹都不放过。这哪里是自尽,分明是杀人灭口!
她知道,萧妃的死,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更危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