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空间的晨雾裹着草木香漫进来时,苏离正蹲在儿童福利院的沙坑边。
掌心的温度烘热了沙子。
穿虎头鞋的小丫头把塑料铲子插进沙堆,忽然抬头:“苏阿姨,心会疼吗?“
苏离的指甲缝里还卡着昨夜修复古籍时沾上的墨渍。她望着女孩额角那道淡粉色的疤——时空乱流留下的吻痕。
“会啊。“她把碎发别到耳后,“就像摔碎的瓷碗,拼起来总有点硌手。“
沙粒从指缝漏下去,像数不清的细碎时光。
食堂的蒸汽里飘着桂花糖藕的甜香。
穿粗布长衫的张老爷子正教机器人包粽子,糯米粒粘在金属指节上。他忽然顿住,竹篾在掌心转了个圈。
“昨儿见着老陈家的小子了。“他把裹好的粽子放进笼屉,“见了他娘就躲,跟见了猫的耗子似的。“
苏离搅着粥碗里的皮蛋丁。陈太太是从2077年穿来的,时空乱流卷走了她丈夫,只留下半融化的智能手环。
“小远说他娘的眼睛会发光。“张老爷子往灶膛添了块木柴,“夜里总听见她对着空气说话。“
蒸汽扑在玻璃窗上,凝成蜿蜒的水痕,像谁哭花的脸。
下午的阳光斜斜切进诊疗室。
李医生摘下听诊器,金属边缘还带着体温。他翻着病历本上的心电图,笔尖悬在半空。
“37个时空难民里,29个有情感障碍。“他用红笔圈出波动异常的曲线,“就像收音机串了台,喜怒哀乐全拧在一块儿。“
诊疗床的床单沾着草屑。来自唐代的绣娘正蜷缩着发抖,她总说听见丝绸撕裂的声音——那是她被卷进时空裂隙时,手里还攥着未完工的嫁衣。
“最麻烦是孩子。“李医生把听诊器放进消毒盒,“他们的记忆像漏了底的筛子,今天记着爹娘的脸,明天就只认得手里的玩具。“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响,像无数双小手在拍玻璃。
黄昏的社区广场飘着烤红薯的焦香。
穿未来科技服的阿澈蹲在石墩上,指尖划过虚拟屏里的数据流。他忽然按住太阳穴,光屏“啪“地碎成星点。
“又头疼了?“苏离递过去杯热可可。
阿澈的喉结动了动。他来自情感屏蔽技术普及的2149年,时空乱流却把他扔进了1980年的菜市场,亲眼看着卡车撞向抱着布娃娃的小女孩。
“那娃娃的丝带是粉色的。“他盯着地面的裂缝,“我现在看见粉色就手抖。“
卖烤红薯的大爷掀开铁皮桶,热气裹着甜香漫过来。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跑过,粉色发绳在风里飘成小旗子。阿澈的手指猛地攥紧了纸杯。
福利院的夜灯亮成串时,苏离在绘本角找到了那个虎头鞋丫头。
女孩正把碎布头往布偶熊肚子里塞,棉花从破口漏出来,像飘雪。
“这是在做什么?“苏离挨着她坐下,布料摩擦的声音很轻。
“给熊熊补心。“丫头把红布头塞进最大的破洞,“王奶奶说我娘的心也破了,用我的压岁钱能补好吗?“
走廊传来轮椅轱辘声。王奶奶推着陈太太过来了,她怀里的智能手环忽明忽暗,映着空茫的脸。
“小念的娘又在找小念了。“王奶奶往陈太太手里塞了块桂花糕,“她说手环里存着女儿的笑声,可乱流把声音磨成了刺。“
布偶熊的眼睛是两颗纽扣,在灯光下闪着光。苏离忽然想起阿澈说的,2149年的孩子们都戴情感调节器,像戴手表一样平常。
后半夜的值班室飘着薄荷香。
苏离翻着社区登记表,指尖停在“林小满“这个名字上。七岁,父亲是明代的木匠,母亲来自2099年的太空站。
登记表的家庭照里,木匠正教机器人刨木头,女宇航员举着螺丝刀给青花瓷瓶补裂缝。
“咚咚“的敲门声裹着寒气进来。
小满抱着布偶熊站在门口,睫毛上还挂着泪珠:“苏阿姨,我爹用榫卯给我娘做了个首饰盒,可我娘说那是落后的玩意儿。“
月光从窗棂漏进来,在地上拼出格子图案,像谁画的棋盘。
清晨的面包房飘着黄油香。
小满爹正把木雕花纹往面包盒上嵌,木屑落在深蓝色工装裤上。他忽然停手,刻刀在掌心转了个圈。
“她说在太空站,食物都是合成的。“他往木缝里抹胶水,“我说木头的盒子能留住麦香,她就笑我老古董。“
烤炉“叮“地弹开,金黄的吐司冒着热气。小满娘摘下隔热手套,金属指甲在面包上划出整齐的切片。
“不是说他落后。“她把吐司放进木盒,“只是每次看见这些老物件,就想起被陨石砸烂的空间站,心里发紧。“
阳光穿过玻璃窗,在木盒的花纹上流动,像淌着条金色的河。
午后的图书馆浮着旧书的味道。
张老爷子在修补线装书,浆糊刷子在泛黄的纸页间游走。苏离蹲在旁边翻情感辅导手册,忽然被什么硌了手。
是枚银锁片,刻着“长命百岁“。
“前儿在福利院捡的。“老爷子往书页间夹衬纸,“小远那孩子总偷偷摸这锁片,说像他爹送他的生日礼物。“
窗外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小远正举着银锁片追小满,布偶熊的红布头从熊肚子里露出来,在风里一颠一颠。
“李医生说这叫情感锚点。“苏离把锁片放进绒布盒,“就像船抛了锚,心就稳了。“
书页翻动的声音很轻,像蝴蝶扇翅膀。
黄昏的手工坊堆着各色布料。
绣娘正教阿澈绣平安结,丝线在金属指尖绕成复杂的结。她忽然放下绷架,指尖抚过阿澈手腕上的淡青色血管。
“你们未来人不绣这些?“她拈起枚玉色珠子,“我娘说针脚里能藏念想。“
阿澈的光屏在腕间亮起,映出段模糊的影像:粉色发绳缠在方向盘上,卡车的远光灯刺得人睁不开眼。
“我们有记忆芯片。“他把丝线穿过针眼,“可芯片存不住疼。“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歪歪扭扭的剪纸。
福利院的晚饭飘着番茄鸡蛋的香味。
陈太太把番茄块往小远碗里夹,智能手环忽然发出刺啦的杂音。小远的筷子顿在半空,眼睛瞪得溜圆。
“是...是爸爸的声音!“他扑过去按住手环,杂音里混着模糊的笑声。
苏离悄悄退到走廊,撞见张老爷子正往布偶熊肚子里塞录音芯片。芯片里是福利院孩子们的笑声,用榫卯结构的木盒封着。
“李医生说声音能养心。“老爷子往熊耳朵里缝了颗铃铛,“就像老辈人说的,人气儿足了,啥病都能好。“
食堂里忽然爆发出欢呼,夹杂着碗筷碰撞的脆响。
深夜的社区广场落着薄霜。
苏离坐在长椅上,看阿澈教小远玩光影游戏。蓝色的光带在孩子指尖流动,忽然拼出只虎头鞋的样子。
“这是小满画的。“阿澈调整着光效参数,“她说要让所有小朋友都有新鞋子。“
张老爷子推着陈太太过来,布偶熊坐在轮椅扶手上,红布头把破洞堵得严严实实。手环不再发出杂音,正播放着小远唱的跑调儿歌。
“李医生说情感这东西。“苏离呵出白气,看着它融进月光里,“就像打补丁,缝得多了,反而成了新花样。“
远处传来钟楼的报时声,十一下,清越得像冰块碎裂。
黎明前的薄雾裹着松木香。
苏离在儿童福利院的窗台上发现只木盒,榫卯结构,没上漆,木纹里嵌着细碎的荧光粉。
打开的瞬间,铃铛声脆生生地响。布偶熊躺在里面,肚子里露出半截录音芯片,红布头缝成了小小的心形状。
盒底刻着行歪歪扭扭的字:
“苏阿姨,补好的心会发光哦。“
阳光刺破云层的刹那,芯片忽然亮起,映出无数张笑脸——穿古装的、戴科技眼镜的、扎羊角辫的,在晨光里拼成了完整的圆。
苏离的指尖抚过木盒的纹路,忽然想起李医生说的:
“最好的药,从来都是别人给的那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