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腹地终年笼罩着苍青色的雾气,青铜巨门在风雪中泛着冷冽的幽光。
张起灵背负着那把饮尽岁月沧桑的黑金古刀,黑袍猎猎作响,他凝视着门上浮雕的神秘纹路,眸中流转着跨越千年的淡漠与执着。
\"该结束了。\"
低沉的嗓音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像是对漫长宿命的最后告别。
他缓缓踏入青铜门内,瞬间,无数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来,黑暗中似有古老的低语在呼唤,时空在这一刻扭曲坍缩。
一阵剧烈的眩晕袭来,张起灵踉跄着扶住身旁的石壁。
待他重新睁开眼,眼前的景象令他瞳孔骤缩——不再是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热闹非凡的市井街巷。
青石铺就的道路两侧,酒旗招展,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张起灵低头看了看自己依然穿着的黑袍,又望向四周,心中泛起疑惑:
\"我不是在青铜门吗?这是何处?\"
他习惯性地握紧腰间的黑金古刀,警惕地朝人群聚集处走去。
人群中传来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带着浓郁的关中口音。
张起灵仔细聆听,捕捉到几个关键信息。
\"听说了?今年年初皇上允许死囚回家过年,等来年再回来服刑。\"
“咱们陛下真是宅心仁厚啊!\"
还有,听说长公主殿下今年要下嫁长孙家,那可是皇后娘娘的母家!\"
张起灵心中一震,结合这些信息,他迅速判断出自己竟穿越回了大唐盛世。
望着街道上往来的行人,男子头戴幞头,身着圆领袍衫;女子襦裙飘飘,发髻高挽,鬓边点缀着钗子步摇,一切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远处传来悠扬的胡琴声,空气中弥漫着烤羊肉的香气。
张起灵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思绪万千。
在盗墓世界里,他是神秘莫测的张家末代族长,肩负着守护青铜门的重任;而如今,他却意外来到了千年前的大唐,命运又将带他走向何方?
带着满心的疑惑与未知,张起灵融入了这繁华的长安街头。张起灵站在那里,目光凝视着长安,心中暗自感叹道:
“前世的时候,西安虽然已经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但与现在的大唐都城长安相比,真的是相差甚远啊!”
他回忆起前世的西安,那时候的城市规模虽然也不小,但与眼前这座宏伟壮观的长安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长安的城墙高大而坚固,城门宽敞而庄严,街道宽阔而整齐,建筑气势恢宏,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张起灵心中暗想,这座大唐都城长安,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它代表着唐朝的繁荣昌盛,见证了无数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承。
暮秋的终南山,霜色浸染层林。青瓦飞檐的亭阁悬着铜铃,在静谧中偶尔发出细碎清响。
李淳风与袁天罡倚着斑驳的朱漆廊柱而坐,将仕郎月白襕衫上的云纹暗绣,与国师玄色道袍上的八卦金线,在斜照里交织出奇异的光影。
袁天罡望着亭外簌簌飘落的枯叶,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龟甲。
那些枯叶打着旋儿坠地,明明山间并无风动,却如被无形丝线牵引般纷扬。
\"无风自落叶倒是有趣。\"
他声音低沉如古钟,惊起檐角栖息的寒鸦。
李淳风手中《乙巳占》的书页微微一顿,羊毫笔锋悬在批注处迟迟未落。
青年白发在风中轻扬,琥珀色瞳孔映着满地碎金般的光斑:
\"此乃异象。据《易经》所载,木叶自落而无风,主有非常之变。\"
说罢忽然展颜而笑,眼角梨涡里盛满狡黠,
\"不过,若以异象起卦,倒比寻常卜算更见天机。\"
袁天罡屈指叩响石桌,三枚贞观通宝在青苔斑驳的石面上铮铮作响。
他垂眸凝视铜钱翻转,喉间突然溢出晦涩的吟诵:
\"非黑即白,草头人出——\"话音未落,李淳风已抓起一片枫叶凌空抛出,落叶旋转着划出奇异弧线:
\"壬申,乾下离上,大有卦!\"
\"万人头上起英雄,血染山河日色红!\"
袁天罡猛地按住静止的铜钱,卦象赫然呈现三角之势。
他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一树李华皆惨淡,可怜巢覆亦场空...这卦象直指李唐社稷!\"
话音未落,他已抓起铜钱与枯叶同时掷出,落叶打着旋儿落在卦象中央。
李淳风瞳孔骤缩,指尖如蝶翼般点过卦象:
\"癸酉,坎下...荡荡中原,莫御八牛!\"
他声音渐颤,
\"泅水不洮有血无头,此乃水德之变!\"
两人异口同声道:
\"一后二主尽升遐,四海茫茫总一家!\"
山风忽起,卷起满地枯叶如金鳞翻涌。
袁天罡望着卦象中交叠的铜钱与枫叶,忽然倒抽冷气:
\"不但生我还杀我...回头还有李儿花!此中竟藏龙脉遗世之秘!\"
李淳风拾起最后一片枯叶,叶脉间流淌着夕阳的血色。
\"上离下艮,旅卦现矣。\"
他缓缓道,指尖拂过枯叶纹路,
\"火在山上,正如孤旅漂泊。远远路途思家乡,本是长久不再现——这是不属于此世之人,却携惊天变数而来。\"
袁天罡猛地起身,玄色道袍猎猎作响。
他望着暮色渐浓的山谷,眼中光芒闪动:
\"能撼动李唐运势的变数...看来,我们要去寻一寻这个'异客'了。\"
李淳风眉头微皱,一脸凝重地说道:
“此人的出现,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彻底打破了之前的卦象。
原本清晰的大唐国运,此刻却变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袁天罡闻言,亦是面色凝重,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股坚定。
他缓缓说道:
“诚然,这一变故确实让人始料未及。然而,我们身为大唐的臣子,肩负着为国家谋福祉、保江山社稷的重任。
无论局势如何变幻,我们都不能坐以待毙,而应积极应对,为大唐的千秋万代做好万全之策。”
李淳风微微点头,似乎对袁天罡的话表示认同。他接着说道:
“只是,这其中的变数太多,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啊!”
袁天罡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铜铃在风中急响,惊起满山鸦鸣,仿佛预示着一场惊世骇俗的预言,即将在这终南山间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