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森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让我去考取功名?”
“科举自然是一条路,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李师师摇了摇头,
“以公子的才学,想要在科举中脱颖而出,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若能在此次汴梁的文会上崭露头角,或许能更快地获得一些机会。”
“文会?”陈森有些疑惑。
李师师解释道:“汴梁城中,文人雅士众多,经常会举办一些文会,吟诗作对,品茗论道。
若是能在文会上拔得头筹,不仅能扬名立万,还能得到一些达官贵人的赏识,甚至有可能被招揽为幕僚。
到时候,公子有了身份,再想为奴家赎身,自然就容易多了。”
陈森听了,觉得此计可行。他点了点头,道:“此计甚妙!只是……我对汴梁的文会并不熟悉,该如何参与其中?”
李师师嫣然一笑,自信满满地说道:“此事包在奴家身上。奴家在汴梁也算有些薄名,认识不少文人雅士,今晚便可安排一场文会,以公子的才能,定能一鸣惊人,斩获头名。”
陈森看着她,眼中充满了感激。他握紧了李师师的手,认真道:“如此,便有劳师师费心了。”
李师师微微一笑,反握住他的手,柔声道:“公子不必客气。奴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公子。”
“对了,你帮我安排一下,我先思考一下晚上的诗词。”陈森想到晚上的文会,感到一丝压力。
说完,陈森便起身,走到庭院一角,开始闭目凝神,酝酿诗词。
他知道,今晚的文会对他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他能否在汴梁立足,更关系到他能否早日为李师师赎身,给她一个安稳的归宿。
他必须全力以赴,拿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李师师看着陈森认真思索的模样,眼中充满了爱慕和期待。她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重情重义,值得她托付终身。
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陈森在今晚的文会上大放异彩,实现他的抱负。
午后的阳光更加热烈,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陈森站在庭院中,时而踱步沉吟,时而仰望天空,时而挥手比划,仿佛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他的脑海中,无数的诗词佳句在翻涌,他要从中挑选出最适合今晚场合,最能展现他才华的作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夕阳逐渐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绚丽的色彩。李师师悄悄地走到陈森身边,轻声提醒道:“公子,时辰不早了,该准备准备了。”
陈森如梦初醒,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眼中充满了自信的光芒。他转头看向李师师,微微一笑:“放心吧,师师,我已经准备好了。”
用过早膳,陈森独自站在窗前,负手而立,眉头微蹙,似有重重心事。他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轮廓,眸光深邃。
时间不多了,如何才能接近那权力的中心,寻得一丝契机?这念头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李师师走过来,见他这副模样,心中微动。她挨着他站定,柔顺的发丝拂过他的手臂,带着淡淡馨香。
“公子似乎有心事?”她轻声问道,声音温婉,“自用了早膳便一直站在这里,可是遇上了什么烦难?”
陈森从沉思中回过神,转头看向身边佳人。她眼中的关切清澈如水,让他心中一暖。
他掩去眼底的那抹凝重,便顺势找了个由头,微微一叹:“我在想……如何才能早日为师师赎身。”
李师师闻言,心头一颤,既有甜蜜,也泛起一丝苦涩。她轻轻摇头,垂下眼帘:“公子……”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言辞,随后抬眸,认真地看着他:“公子待师师的心意,师师都明白。只是,赎身之事,并非易事。妈妈她……未必肯放人。”
“是因为银钱?”陈森追问,尽管昨日已有过一番探讨,但他此刻仍想确认。
“银钱固然重要,却非全部。”李师师再次解释,语气比昨日更添了几分无奈,
“妈妈更看重的是师师这些年为万花楼带来的名气。奴家若走了,万花楼便失了一块金字招牌,这损失,恐怕不是银子能轻易弥补的。”
陈森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哦,这样啊……”他沉吟片刻,目光再次变得坚定,
“那便更要想办法了。师师放心,我定会设法博取个功名地位,待我有了足够的分量,看那老鸨还敢不敢不放人!”他这话半是安慰李师师,半是为了坚定自己的决心。
李师师听他语气中的笃定,心中安定不少。昨日的计策再次浮上心头,她眼波流转,带着一丝慧黠:“公子所言极是。不过,科举之路漫漫,或许……我们有更快的法子。”
她见陈森露出询问的神色,便接着说道:“公子昨日一曲惊四座,如今汴梁城中,不知多少人想结识公子。“
师师想着,不如今晚便在万花楼设下一场文会,将城中有头有脸的王公贵胄、文人雅士都请来。
一来,可为公子扬名;二来,也能让那些贵人亲眼见识公子的才华。”
她语气中带着兴奋和期待:“以公子的惊世之才,定能在文会上拔得头筹,一鸣惊人!
到那时,若能得哪位大人赏识,引荐入仕,或是招为幕僚,岂不比苦等科举更快?有了身份地位,赎身之事自然水到渠成。”
陈森听罢,眼中一亮,李师师考虑得更为周全,连时机都选得恰到好处。他用力点头:“好!此计甚妙!就依师师所言!”
他看着李师师,郑重道:“只是,这筹备文会,邀请宾客,怕是要劳烦师师费心了。”
“公子说哪里话。”李师师嫣然一笑,如春花绽放,“为公子铺路,师师心甘情愿。公子只需安心准备,今晚定要让那些人瞧瞧公子的厉害!”
“嗯,”陈森应道,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你去安排吧,我……我再去琢磨琢磨诗词,今晚定要拿到头筹。”
李师师盈盈一笑,转身便去忙碌了。她动用了自己在汴梁城多年积累的人脉,亲自书写请柬,又吩咐下人精心布置场地,准备茶点。
万花楼的姑娘们听说今晚要办文会,主角还是那位昨日名动一时的陈公子,也都兴奋起来,各自准备着才艺,希望能在一众贵人面前露脸。
一时间,整个万花楼都忙碌而有序地运转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期待感。
陈森则再次回到房中,摒弃杂念,今晚的文会,是他踏入汴梁这个巨大舞台的第一步,也是接近权力中心的关键一步,绝不容有失。
陈森努力回忆着哪些人的名人名句可以用,必须是南宋之后的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