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的余韵,洛倾颜已经坐在办公桌前,指尖轻点鼠标,页面上的数据像潮水般涌来。她眨了眨眼,目光锁定在那一串红色数字上——点击率0.5%,远低于预期值。
“果然……还是太理想化了。”她低声自语,手不自觉地摸到了口袋里的那支钢笔。水晶安静地嵌在笔身中,没有一丝光亮。
顾逸尘端着两杯咖啡走来,将其中一杯轻轻放在她手边,“你猜我刚才听到了什么?”
她抬头看他,眼神里带着疲惫和一丝期待。
“市场部的小李说,这次推广有点像他以前实习公司那个失败项目。”
洛倾颜一愣,随即苦笑,“看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
顾逸尘坐下来,翻看手机上的消息,“渠道c那边终于回复了,延迟上线是因为他们内部审批流程出了问题。我已经协调好了补偿资源,但上线时间要往后推两天。”
“两天……”她喃喃重复,心里明白这意味着整体节奏被打乱,后续的宣传节点都要重新调整。
她深吸一口气,转动笔帽。水晶依旧沉静,但她能感受到团队的情绪——担忧、挫败,甚至有一丝隐隐的怀疑。
她站起身,走向会议室门口,敲了敲门框,“大家辛苦一下,今天上午的会议改个形式,我们去茶水间开吧,轻松点。”
有人抬起头,露出惊讶的表情;也有人低头继续敲键盘,似乎并不感兴趣。
但当洛倾颜端着几杯现磨咖啡走进茶水间时,气氛还是慢慢缓和了下来。
“你们谁先说?”她笑着问,把最后一杯递给小李。
沉默了几秒后,一个年轻的策划开口了:“我觉得这次方案……是不是有点仓促?我们对目标人群的了解好像还不够深入。”
另一个设计接口道:“广告文案我也觉得有问题,有些词句看起来挺正能量的,但用户反馈说‘太假’,甚至有点‘强行鸡汤’。”
洛倾颜听着,一边点头一边记下关键点。她知道这不是批评,而是团队在经历挫折后的自我反思。
她放下笔记本,环视众人,“其实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们以为打动我们的东西,就一定能打动别人,但事实是,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她顿了顿,语气柔和却坚定,“但我们还有机会调整,而且我相信,只要我们愿意倾听,愿意改变,这个方案还能变得更好。”
茶水间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原本压抑的情绪被一点点释放出来。有人开始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人翻出旧案例做对比,还有人拿出手机查起了最新趋势关键词。
洛倾颜悄悄将钢笔夹在指间,闭上眼,心中默念:让我看看,最真实的情感共鸣是什么样的。
笔尖微微一颤,水晶泛起淡淡的粉光。
画面浮现——那是她第一次见顾逸尘的场景,他在会议上冷静分析市场走势,而她偷偷看着他的侧脸,心跳漏了一拍。那一刻,他说话的方式很直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煽情,只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讲明白了复杂的逻辑。
她睁开眼,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
“我想尝试修改广告语言风格。”她开口,语气比之前多了几分笃定,“我们可能需要更贴近生活,更真诚一些。”
顾逸尘正好走了进来,听到这句话,点了点头,“我记得你说过,那次我跟你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喜欢简单直接的表达’。”
她笑了,“是啊,所以也许我们可以从这里出发。”
两人回到办公室,开始重新梳理广告文案与视觉呈现。
洛倾颜打开文档,删掉了那些堆砌的形容词,换上了几个日常对话般的短句:
“生活不是完美的剧本,但每一刻都值得记录。”
“我们在努力变得更好的路上,遇见彼此。”
顾逸尘看着屏幕,嘴角微扬,“不错,有种温柔的力量。”
她点点头,又调出用户评论区的数据,发现“复古风格”这个词频繁出现。
“或许我们可以加入一点怀旧元素?”她试探性地说。
“比如呢?”他问。
“比如老式相机、手写信纸、胶片质感的画面……这些细节,会让整个视觉更有温度。”
他思索片刻,点头,“可以试试。”
他们一起调整完第一组样稿,已经是中午。窗外的阳光洒进来,照在桌上,也照在洛倾颜手中的钢笔上。
水晶依旧没有闪烁,但她知道,情绪正在慢慢回暖。
下午,他们召集设计和文案团队,将新方向传达下去。
“这次的重点,不是卖产品,而是讲故事。”洛倾颜站在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真实、共情、生活感。”
设计师们纷纷点头,开始讨论视觉风格的具体呈现方式。
顾逸尘则在一旁联系渠道方,重新安排投放计划,并承诺提供额外内容支持以弥补延迟带来的影响。
一切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虽然还没有看到成果,但那种沉重的焦虑感,已经被一种新的期待所取代。
傍晚,洛倾颜走出公司大楼,晚风拂过她的长发,带来一丝清凉。
她站在路口等红绿灯,望着远处天际线渐渐染上橙色的霞光。
身后传来脚步声,熟悉的声音响起:“要不要一起去吃碗面?”
她回头,看见顾逸尘手里拿着车钥匙,神情温和。
“好啊。”她笑着说。
两人并肩走向停车场,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是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
而在她口袋里,那支钢笔静静躺着,水晶依旧未亮。
但她知道,它已经在等待下一个情感满溢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