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亲?
“阿姐要议亲了?”孟宏傻了半晌。
感觉自己还没离开多久,就有了这么大的事情。
“和谁?秦阳么?”孟宏赶紧追问道。
当时在桃花村的时候就觉得他们俩不对劲儿,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里,竟然都要互相议亲了。
“是,快进去看看吧。”孟谷秋微微一笑。
原本提到温子宁,孟谷秋应该恼的。
想想算了,宏儿本就情绪上头,计较什么?
孟宏听完,一溜烟就冲进了屋子。
冯春艳看着孩子走了,才慢悠悠的走了出来。
她揉了揉通红的眼睛。
“不过就是春闱,明年还可以去。”这句话是安慰她自己的。
孟谷秋没言。
冯春艳看向她:“刚才宏儿提到了温子宁,我代他道歉。”
“无碍。”反正,孟宏说的没错。
温子宁的举人,来的并不光彩。
屋内。
孟云正在整理着自己的嫁妆。
这一箱是冯春艳给她存的首饰。
她拿出其中一根簪子细细端详着。
真要嫁人了,她才知道为何不舍。
“阿姐!”孟宏急匆匆跑到了屋外,他轻轻叩了叩门。
孟云忽的一喜。
她走上前去打开了屋门。
“宏儿,你回来了!”方是重逢的喜悦,慢慢的,孟云才开始担忧起来。
宏儿的状态实在是太差了。
这实在是令她看着心疼。
“你怎么瘦这么多?”孟云微微抬手,皱眉,“一会儿让姑姑弄些好吃的给你补补。”
“我没事。”孟宏摇了摇头,“我也是方才才知道你要议亲了,若是往后嫁人,我和铭儿岂不是……”
本来孟宏腿脚好之后就一直待在书院,很难和家中人见到面,如今回来,姐姐却要嫁人。
“丰华村离桃花村又不远,怕什么?”孟云强扯出一抹笑,“你这次回来还走么?”
她没敢提落榜的事情,生怕孟宏接受不了。
孟宏双眸微微一暗。
“没事儿,您要是想问春闱的事情就问吧。”
孟云支支吾吾地开口:“其实大家都觉得,想要考上本就不是简单的事儿,落榜就落榜,大不了以后……”
“我不想再考了。”孟宏打断了孟云。
他现在已经过了方才情绪激动的时候了。
“可做官不是你一直以来的梦想么?”孟云有些愣住了。
从小孟宏就嚷嚷着要好好读书,入朝为官,不让家中人受到一点委屈。
可如今他却放弃了。
“以前是我太天真了。”孟宏叹了口气,“这官场一点儿都不清白。”
他颇为失望的抬头:“若是靠真本事倒是好说,可他们分明考的是权势地位。”
孟云没读过书,也没出过晋良县,并不清楚孟宏这句话的意思。
她觉着,有好有坏。
有好官,也有坏官。
“阿姐,你不懂也好,总之,我想留在村子里,我的学识,再加上许老先生的名声威望,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开一家学堂。”
孟宏也是方才才想好的。
“若是,我一辈子都考不上,岂不就是浪费时间和银子么?鲤鱼跃龙门,哪有这么容易?”
他这句话有些违心。
但却也是现状。
“我不太懂,但你若是想要做什么,阿姐都支持。”这是孟云唯一能做的了。
“对了,我倒是觉着,阿姐应该同我讲讲秦公子的事儿……”
孟铭一脸八卦。
“不过是自然而然罢了。”孟云羞红了脸,却没多说什么自己和秦阳的事情。
严格来说,她自己也不知道怎的就发展到了这样。
“行罢,瞧你这害羞的模样,我也就不多问。”孟宏不像孟铭,喜欢逗姐姐。
他慢吞吞喝了一口手:“方才我好像对三姑姑说错话了。”
情急之下提到温子宁,当真是他太过激动。
“三姑姑哪会与你计较?”孟云笑着,“一家人,都不是什么大事儿。”
孟宏没说话。
他总觉得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
去拜见孟老两口的时候,孟宏顺路去找孟谷秋道歉。
孟谷秋忙着做饭:“多大点事儿,快去好好打整一下自己,准备吃饭了。”
孟宏也就没再多说。
…
桃花村。
自上次秦阳与蒋氏大吵一架之后,他就被关了起来。
秦阳将所有法子都试了一遍,都没本事出去。
蒋氏推开门,将今日的饭菜端到了他面前。
“娘,我要去提亲,我和小云说好了。”秦阳冷着脸。
“想都别想。”蒋氏没好气瞥了他一眼。
早知道从前就不让冯春艳照看秦阳了,如今到好,还让她姑娘给勾搭上了。
“您到底要关我多久?”秦阳捏紧了拳头。
自己都这么大的人了,竟然还要被自己的娘这么管着。
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让人耻笑么?
“你什么时候不想着去丰华村提亲了,我什么时候就放你出来!”蒋氏厉声道。
不可理喻。
简直是不可理喻。
秦阳真不明白,自己的娘怎么就这么看不起小云。
人家分明是个好姑娘!
蒋氏看自己儿子被迷的五迷三道,气就不打一处来。
她怒其不争的盯着他:“你爹多久都没回家了,你还想着出去,怎么?都打算给我一个人丢在这儿?”
蒋氏话罢,怒气冲冲离开了。
秦阳简直无话可说。
爹走了这么久,娘就变了这么久。
每月寄来的银钱和信,却始终未归的爹。
秦阳暗暗叹了口气。
他知道蒋氏舍不得他,又或者说,生怕他也跟爹一样丢下她。
可,这是他和小云约好的,他不能食言。
夜。
蒋氏进来瞧秦阳时,人早已跑了没影,只留下了一封书信。
“娘,我真心实意想要去求亲,虽知您心意,却还是不得已,请您成全,放心,我永远不会抛弃您的。”
蒋氏握紧了纸张:“这孩子,银子都没有,空这手就要娶人家姑娘,不被打出来才怪。”
她嘴硬心软。
说着,心里还是担忧了起来。
蒋氏从衣柜的暗槽中取出了一个箱子,将里头的银钱拿了出来。
这些是这段日子孩子爹寄回来的,虽然不多,但是她一直攒着,就是为了等着秦阳娶媳妇的时候再拿出来。
如今,也用得上了。
她将这些钱数了数,去买提亲之物,应当还差些。
蒋氏披上了氅子,将钱财装了起来,拿上了一个紫色檀木盒,出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