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义军堂而皇之的从南门进门之际,在北门等着胡晃引兵出城吸引义军注意的曾国藩迟迟没有收到信息,反而心有所感的察觉不安,于是下定决心,不再等待骆秉章和胡晃的信号了。
“打开城门,随我冲杀出去”
刹那间城门洞开,清军士兵们蜂拥而上往城外冲去,到了这个逃命的时候清兵倒是超常发挥,等义军追击赶到的时候居然有六万余人出了北门。
剩余了一万多士兵被堵在城内,由于各将领早早出了城,这万余溃兵几乎没有怎么反抗就成了俘虏。
曾国藩听到动静,回头一看发现衡阳北城楼上黄龙旗被扔下城来,转而被插上了一面如血一般的红旗,顿时吓得亡魂皆冒,连忙督促着清军向北突进,没有一点回城的想法。
很快,清军发现义军并没有在北逃的道路上设置阻击阵地,于是曾国藩带着六万清军一头扎进了衡山山脉之中,眼见北逃有望,曾国藩愁苦的脸上都绽放出了笑容。
然而,他的笑容却没有持久太多,义军第10师占据了通道两侧的山头,对着通过的清军使用火枪和火炮进行截击,打得清军苦不堪言。
曾国藩见状,眉头紧锁,下意识的大喊一声:“国荃,你去把那些贼军给我杀了”
喊完,周围鸦雀无声,曾国藩才有些僵硬地转头看了看周围的将领,没有发现自己的弟弟曾国荃、曾国华和曾国葆,取而代之的是李鸿章等将领。
这才想起来,自己弟弟曾国荃已经死了,国华、国褒生死不明,顿时心中悲痛莫名!
不过心中明白六万大军能不能顺利走出去全靠自己,于是强忍伤悲,故作镇定地点了李鸿章领兵五千,试探性地攻击义军所在的山头,自己则调动大军快速通过。
曾国藩想的很好,若是李鸿章攻击得手,则可得一小胜,鼓舞士气,若不能得手也可分散义军之火力,便于大部队通过。
山上的义军女将往下一看,发现清军分兵来攻,顿时笑出声来。
“姐妹们听好,这些清军想挑个软柿子捏捏,但也不怕崩了牙口,全体听我命令,三个连轮番上阵,慢慢地陪他们好好玩玩!”
“是!”
义军开始放水,这让曾国藩和李鸿章士气大振,曾国藩连忙指挥着大军快速通过,而本来打算掩护大部队的李鸿章却见义军火力不强,居然起了立功的心思,一面派人向曾国藩请求增兵,一面督促本部清军快速进攻。
收到李鸿章消息时,清军大部已经过了第一个山口了,曾国藩回头一瞧发现李鸿章还真的快攻到山头了,虽然感觉有些不对,但还是没有命令李鸿章立即撤退,而是派了一员副将领兵一千回去接应李鸿章。
于此同时,眼见清军主力已经离开防区,而眼前的几千清军已经冲到眼皮子底下,跑不掉了,义军女将站起身来。
“姐妹们,全力开火!!!”
早就按捺不住的义军女兵动作整齐一致地掏出了一枚手雷,拉开引信后往下一抛。
刹那间,上千枚手雷同时爆炸开来,巨大的冲击波甚至将整个山镇得晃了三晃。
而由于之前义军放水,加之清军指挥官毫无水平,致使大半的清军聚集在义军手雷火力范围之内,这导致仅仅一轮手雷爆炸,五千清军就死伤三分之二。
李鸿章看着头上耀眼的白光和刹那间损失殆尽的亲兵,喉咙一甜,一口鲜血喷涌而出,然后晕倒马下,身旁几个亲信忙搀扶着他撤退,后又遇到曾国藩布置的上千援兵才将其救走。
而剩余的清军直接趴在地上投降了,此时,这些曾经无比嚣张跋扈的大兵们看见眼前这些眉清目秀的女兵们,那是老实地如同鹌鹑一般。
经过李鸿章的惨败教训,后面曾国藩再也不敢贸然对各个山头发起进攻,而是选择用火力压制后大军迅速通过,避免被义军缠住。
不过,如此一来义军居高临下,对清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甚至由于清军密集地挤在峡谷里,没有任何掩体,使得义军士兵连瞄准的功夫都省下来了,随手往人群里一放就能打伤一个。
同时,义军还发动政治攻势,站在山头上劝降,阐述义军对待俘虏的政策无非是一到三个月的劳动改造,而不是什么大屠杀,并挑明曾国藩这些官僚为了自己的利益,把他们带上了不归路。
清军士兵听了,十分动摇,继续往前走毫无希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了路边被丢弃的伤员和尸体,而投降兴许有个活路,因此时不时有小兵开小差逃命,其中以断后的后军更甚,常常一队一队的投降。
如此一来,经过一个下午的逃命,曾国藩部清军减员达万余人,其中因受伤而被丢弃的千余人,但溃逃的和主动投降的却有八九千人。
等傍晚曾国藩等短暂甩开追兵,进行休整后,一清点发现队伍里仅有五万人了,让众将颇感无奈,只能趁此时机去安抚士兵。
此时,义军各部趁着夜色掩护,陆续抵达清军周围五公里之处,将其牢牢看死,为了避免暴露,义军女兵们隐藏于山林之中,不敢生火做饭,只是吃一些干粮。
杨萍用望远镜看着清军大营,否决了军参谋处的继续进攻的建议,命令大军再等一万,寻机歼灭敌军,众将虽不理解,但根据义军军规,战时军事主官有战场决定权,参谋部和下级军官有建议权,但无决定权,因此纷纷领命下去了。
相比于义军,清军指挥系统却十分混乱。
一方面是这支匆匆组建的逃亡军团成分复杂,有曾国藩的湘军,有四川、山西、湖北、江西等地支援的援兵,还有衡阳本地的民团与绿营兵以及数千八旗军。不仅如此,哪怕是绿营兵力各营也互不统属,更加加剧了指挥系统混乱。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核心人物诸如湖南巡抚骆秉章坐镇,无论是曾国藩还是其他将领都不足以服众,因此开个会众人都会因为谁坐主位而互生龌龊。
因此,哪怕是到了这样的危急关头,曾国藩等将领开会商讨了半天,居然还是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最终只能安排下值守的人员,各自回营去了。
开会结束,等众人一离开,曾国藩立马吩咐下去,自己本部人马不要睡死了,趁夜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