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骁,你可知罪?”
沈尚书被侍卫带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头朝向年轻的帝王磕个不停:“臣知罪,臣万死不辞,还望陛下放过我那不知情的夫人和女儿。”
墨君景没有言语,朝臣都激愤了起来:
“沈尚书,我们日日同朝为官,你可真是寒了大家的心!”
“沈骁,骁者,骁勇善战保家卫国,你却干出如此之事!”
“为官者不为民做事,日日消极怠工,现又闯下如此大祸,要陛下如何饶你!”
“你愧对黎国上上下下!”
佝偻的沈尚书瘫在地一言不发,他们说的对,他一生胆小甚微,生怕惹出事,尚书的职位也是在偶然之间得到,却是要以这个秘密为代价!
他虽胆小,但哪个男人没有野心!
哪个男人不想封侯拜相!
尚书一职,给了他们沈家多少荣耀?连远在皇都之外的不知名的亲戚,也可扯着皇都尚书府的旗号生事。
为了祖宗基业,他一生如履薄冰,于偶然间得知此府的暗道,他拼尽全力让那人相信自己,而后将自己托至尚书位。
封尚书的那日,来来往往的亲戚都在恭维:
“沈骁现在位居尚书一职,我沈家在官场也是有人脉了!”
“沈尚书可不要忘了我们这些亲戚,我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沈骁,你定要做好你的尚书之位,我沈家出一官太不容易了!”
“是啊,沈家先祖,自渔村一步一步入京,好不容易在皇都站稳了脚跟,所幸今日沈府后继有人了啊!”
“沈骁,日后别忘了提拔沈家后辈们进朝堂!”
“沈骁有如此作为,列祖列宗得知也定是欣慰极了!
“沈尚书真是为我沈家光宗耀祖!”
光宗耀祖,是啊,他沈骁做到了!
从此他挺直脊背,在朝堂之上做起了官。
若不是新皇不重用自己,自己定能辅助新皇名扬天下!
至于埋于暗道里的秘密,知道的人都死了不就行了!
不要怪我啊,沈骁想,要怪就怪你们发现了不该发现的东西,知晓了不该存在的东西!
于是暗道里尸骨成堆!
愧疚吗?
刽子手怎么会愧疚,他只恨今日那跑去击打登闻鼓之人,恨不得那三十廷杖将其毙命!
若非他,沈府如何会落个如此下场!
新皇虽不重用自己,但自己有太上皇的圣旨在,新皇也不能奈自己何!
偏偏被此人搅了他沈府百年基业,让他如何去见列祖列宗!
横竖逃不过一死!现在死了说不定能保全家人!
沈尚书突然朝一旁的柱子上撞去,墨君景袖箭一出将其钉在柱子前,沈骁惨叫一声,脚踝被钉在地,是他从未忍受过的疼痛!
他虽做事小心谨慎,但他生来就顺风顺水,磕磕绊绊都没有过一下,此时脚踝被钉穿,沈尚书额头豆大的汗珠瞬间冒了出来:
“陛下,老臣自知罪孽深重,愿一死了之,还望陛下成全!”
沈尚书哭的涕泗横流,嘴里还在不停念叨:“请让我死在这里啊陛下!”
一武将上去狠狠地踹了他一脚:
“死当然很容易,如此简单的死了,如何给天下百姓交代!”
“五年前我黎国陛下御驾出征时,军中粮草寥寥无几,饿死的士兵百姓又有多少,若不是陛下足智多谋,现天下有没有我黎国还尚未可知!”
“国库都被搬至尚书府,若是当时,你!沈骁,还记得自己是黎国的尚书,就该请罪将其拿出!”
“化解了战场危机,何尝不会有你一条活路!”
“将军士兵日日择糠而食,我们的陛下当时年仅十九,尚未及冠,却凭借一身武功,多次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带着我们赢了战争,才为黎国争取了一丝活路!”
“你沈骁所做之事,天下人都不会轻饶!”
“你竟妄想在我黎国海晏河清的时候逃得一死,如何对得起那些无辜丧命的士兵和百姓!”
墨君景再不想听此人狡辩,他一挥手:“革去沈骁尚书一职,将沈府上上下下几百人全部关入大牢,远房亲戚全部押入京,日夜严审,务必审出流落出去的银两下落!”
很快便有侍卫将瘫软在地的沈骁带走。
“这场闹剧,实属我黎国之不幸!”墨君景道:“御史台给朕去查!其他几部协助,务必在最快的时时间内查明此事,给我黎国上上下下一个交代!”
众人领命离去。
墨君景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抬眼望去,皇宫如一座牢笼,将他困于其中。
不得挣脱,不能挣脱!
此事,父皇知不知情呢!墨君景想到行宫的那二人,不然为何要给沈骁一纸圣旨,将他留在朝堂。
想来也是,若是尚书换了人,那尚书府自然要换人,进了新人,必要翻新,那暗道的事,就藏不住了。
早就应该在七年前发现的暗道,被一纸圣旨拖到了今日,若不是有人击打登闻鼓,还不知道瞒到什么时候去!
一个好的帝王该做什么?
一个不好的帝王又一天在做什么!父皇啊父皇,您可真是好样的!
若只是为了锻炼黎国新的君主,又何苦如此,将黎国百姓的性命置于何地!
查了足足一月,审问了一月,才将运送出去的金银珠宝查清去路。
一部分运往了沈府大大小小的庄子上,庄子四周侍卫守护,百姓不得误入。
暗卫来报,在庄子上的大部分是不能贩卖的器具,庄子上有专人将金银做的器具分别融了,又重新打造成金条和银两,再次运往其他需要银钱的地方!
一部分运往了尚书夫人的娘家,此时她那娘家,在江南颇具名气,江南的生意几乎全部被垄断在手,旁人不可插进去一分!
还有一部分,出了境,无处可查!
“出境!”墨君景不怒反笑。
好啊!肃清了七年的朝堂,蛀虫竟然就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朝臣却是炸开了锅:“他沈骁竟敢做出通敌叛国之事!”
“陛下,不可轻饶!”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通敌叛国者,理应诛其九族!
此时大内总管急匆匆的赶来,俯下身低声对墨君景道:“陛下,沈府那嫡女沈婉说沈医师知情此事。”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