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人朝那记录官挥了挥手,示意他出去。
记录官又作了一揖就出门去了。
“我是礼部侍郎何日均,负责这次揭求贤令者的筛选考核,你叫什么名字?”何大人突然开口。
“我叫崔玉灵。”
“姓崔?”何日均眸光沉了一些。
阳玉灵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意识到:“崔”是她母亲的姓,是大名鼎鼎的戍边侯的姓。
她延用“崔”这个姓的时候,也只是想着不暴露“阳”性,而没有考虑过“崔”姓的危害。
这会看何日均的反应,这似乎不太妙。
失策失策,如今这四岁的身体,不但充满了童心,脑子也变愚钝了。
现在只能见招拆招了。
她歪着脑袋一脸无辜地说道:
“何大人,怎么了吗?”
“你家住何处,父亲为谁?”何日均追问道。
阳玉灵一听,眼神故作黯淡了下来,眼角几乎闪着泪花,嘴巴嘟起,那模样看着甚是可怜。
“不瞒大人,我家住在西街骡子巷的一个小木棚里面,家里有残疾的娘亲,好赌的父亲,痴傻的哥哥,还有破碎的我。”
说到这,阳玉灵吸了吸鼻子,那可怜的模样,看起来真像那么回事,
“大人您不知,我父亲欠了一屁股债,打算将我卖去春楼。我不得已才跑了出来,揭下这求贤令的。
不过大人放心哦,我是真的有办法解决这蝗灾的难题的哦,只要大人带我进宫面圣。”
何日均皱紧的眉头这才松解了下来,笑道:
“那你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困扰朝廷上百年的蝗灾难题。”
“那不行的哦。”阳玉灵摇了摇脑袋,“我要是现在跟你说了,那改天你上朝就将我的计谋告诉了皇上,还说这是你想出来的办法怎么办?”
此话一出,在座隶属于礼部的文官都笑了。
哄堂大笑。
这小姑娘竟然这般人小鬼大,还鬼精鬼精的。
何日均也笑了,“你倒是聪慧。那行,我倒是考考你,看看你够不够格见到皇上。”
这时,坐在前面的一人笑道:
“哎呀何大人,你还真较真了,我那小女儿也跟她一个年纪,她现在还在家里追着我家内人要奶喝呢。
这小娃娃又怎么可能知道怎么解决这千古难题,也就是耍些小聪明糊弄过了那记录官,这才能到这的。
我看,给些糖块,打发了得了。”
旁边一人也附和起来:
“就是,看这小姑娘刚才所言,就知道是个鬼精的。
顶多比同龄人聪明一些,要说认识这求贤令上面的字,我都不信。莫说知晓如何解决蝗灾这等千古难题。”
这时,阳玉灵已经来到了这个人的旁边,她双手负背,饶有其事地看向摆在这人面前摆放的文案。
这人看着她这副小大人的模样,也不恼,笑道:
“小姑娘,你这模样倒是挺像这么回事,不过这字认得你,你认不得它,要不叔叔带你回去找娘亲喝奶去。”
此话一出,又惹得大家一阵哄堂大笑。
他们在这枯燥地忙活了一天了,这会阳玉灵来,倒是给他们增添了不少乐子。
阳玉灵将案桌上的文件看完之后,着急说道:
“哎呀,叔叔,这样可不行啊。
眼下,乡绅对朝廷强行打压并购土地的政策不满,处于怠工状态。
这个时候,你规定他每天开办乡学培养学子,还大兴孺子文化,带领学子每个月初一给孺子供奉,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按照你的制度来呢?”
此话一出,整个大堂一片哑然。
个个看向阳玉灵的神情都变得认真了起来。
第一次开始认真地打量这个还没有他们腿高的奶娃娃。
片刻,何日均突然开口:
“没想到,你竟然还真识字,那你说说,当如何让这些乡绅按礼法行事?”
阳玉灵双手负背,小脸认真的踱起了步子。
“这乡绅怠工的根本,是朝廷蛮力打压他们。要想宣扬孺子文化,牵引更多百姓习文,确实是需要乡绅的引导。
要想让乡绅按照你的规章制度办事,首先得让他们心甘情愿。
而现在,在他们已经怠工罢工的状态下,推行鼓励百姓习文,宣扬孺子文化这等政策本身就不妥。”
此话一出,在座的各位都皱起了眉头。
没想到,一个四岁小丫头都知道的道理,他们的皇上却不知道。
自皇上动用武力强压乡绅,让其将并购的土地吐出,不敢再并购土地之后,乡绅抗议,集体罢工,县以下的乡学,乡约已经崩坏。
现在,蝗灾问题出来,而他们大乾崇武,文人较少,皇上又让他们制定约定乡绅开办乡学的制度,以此引领更多的人习文,学习多方面知识。
虽然各位大臣极力劝解,但皇上坚持这样做是对的,。
还说,只要他们不按律法规定行事,就派军队镇压。
所以,他们这才在这装模作样地制定有关于乡学的规矩制度。
何日均点了点头,周围的人看向阳玉灵的眼神终于正色了起来。
看来真是他们小瞧了这位小姑娘了。
“崔玉灵是吧,既然如此,今日你只需要解了我这里的这道考题,就算过关了。”
“但请何大人出题。”阳玉灵也认真了起来。
“就你刚刚说的,要避免乡绅怠工罢工,该如何解决乡绅并购土地,剥削百姓的难题?”
题目一出,在座的各位都露出惊讶的神情。
他们记得,何大人要出的题目可不是这个。
这个题目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否则从古至今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即使中途有人出行新政策最后也败北。
这跟蝗灾一样,是同等难度的难题。
阳玉灵嘟着一张嘴不满地说道:
“何大人,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你要出的题目吧?
这难题可跟蝗灾一样是千古难题——
不过,你倒是问对人了。
我有三个办法应对这个难题。”
此话一出,所有人看向她的眼神都带着期待。
“且说说看,你有何办法。”郑日均道。
“这办法之一:朝廷渐进式赎买土地,二:制定阶梯式土地累进税,三:晋升改革派寒门官吏。”
“轰——”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整个大厅一片哄然,互相谈论起阳玉灵三个对策中的深意。
越讨论眸色越亮。
阳玉灵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明说政策深意,以及该如何实施。
但是他们越探讨下去,越觉得这三个方法可行。
有人甚至边谈论边连连点头,口中不停地说着:
“此法甚妙,甚妙。”
何日均则摩挲着手中的毛笔,眸光深沉。
几分钟之后,说道:
“肃静。”
这时,之前那位嘲笑阳玉灵年龄小的男子亮着一双眼睛看向何日均。
“何大人,此乃才女啊,必定要让她进宫面圣才行。说不定蝗灾这千古难题从我们这一代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