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记》的效果是长远的,时间越久,听这出戏的人也就越多。
有了李红儿的带动,静江的红糖产业发展的红红火火。
百姓手里有了钱,卫辞又开始大力推动文风教化。
他之前虽已经整治了府学县学,可由于百越文风不盛,读书的学子不够多。
学子人数不够,就不能推动量变到质变。
所以卫辞一直有增加静江学子数量的计划。
想要靖江的百姓送孩子进入学堂,靠劝,靠他们自发醒悟,那可能性不大。
百姓们不爱送孩子进入学堂读书,无非是因为他们看不到读书的好处。
普通人大多是目光短浅的,你跟他们说花钱送孩子读书。
等过个十年二十年,孩子能考上进士当官,那他们只觉得你在瞎扯淡。
先不说一般人根本不会做这个梦,只说这个时间跨度很多人就接受不了。
十年二十年太远了,他们压根等不及。
而卫辞也没有金钱和条件开展义务教育。
更没办法像很多小说中写的一样,不仅免费教孩子们读书,凡读书的孩子还管一顿午饭。
静江这一年的税收是高了不少,但那些都登记造册,要送交国库的。
他一个小小的知府可没有权力动用。
为了鼓励静江百姓将孩子送入学堂的积极性。
卫辞选择把读书的好处放到切切实实的放到众人面前。
首先,他提高了读书人的社会地位。
古代读书人的地位本就很高,士农工商,士排第一位的。
但卫辞觉得这在静江还是不够,于是只要在公开场合,他就表露出对读书人的看重。
他以前不爱应酬,静江的家族邀请他参加宴席,他都是能推就推。
如今卫辞却一改常态,在接到吕家老爷子八十大寿的帖子时,带着何琇莹去凑热闹了。
吕家给老爷子办大寿,本也没想过知府大人能来。
众所周知,知府大人不喜应酬,不爱出现在推杯换盏的场合。
只是知府不喜是知府的事,别人若是不给他送帖子那就是别人不讲礼貌了。
此次吕家也只是按照规矩给知府大人下了帖子。
吕家虽然顶着静江四大家族的名声,也能说是静江的丢地头蛇。
可毕竟是商户,商人地位低,因此哪怕是家中辈分最高的老爷子过大寿,也没想过知府大人能赏光。
让吕家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知府大人居然携妻子来了。
听闻这个消息吕家人直觉蓬荜生辉,但也手忙脚乱。
他们压根没想过卫辞会来,骤然听闻后,吕家现任家主吕为先连忙带着几个弟弟,还有儿子侄子出来迎接。
吕家动作也还算快,这边卫辞刚下轿,那边吕为先已经迎了上来。
吕为先激动的满脸通红,他三步作两步迎上前来。
花白的胡须随着急促的喘息微微发颤,拱手道:
“草民吕为先参见大人,大人大驾光临,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
说着他就要下跪,卫辞上前一步止住他欲行大礼的动作。
他今天是来参加寿宴的,不好当众让主人家给他行大礼。
“吕员外不必客气,今日乃是令尊八十大寿的好日子。
本府只是来讨杯寿酒喝,员外当本府是普通客人即可,不必行礼。”
吕为先见卫辞态度亲切愈发激动,一时只觉荣幸之至。
其实以前杜知府在的时候,他们四大家族与杜知府关系亲切多了。
倘若今天静江的知府还是杜知府,吕家人相信杜知府一定会给面参加寿宴。
吕为先也绝不会这么激动,毕竟他们对杜知府予取予求,每年送大量金银,杜知府给他们点面子是应该的。
可卫辞不同,卫辞自上任以后对他们四大家族就极为冷淡。
还一上任就拿冯家的族人立威,平时对他们态度也只是泛泛。
他还不爱应酬,如今在民间威望又高。
更重要的是天下皆知,他是陈阁老正经的徒孙。
朝廷有人不说,在静江待了一年多,还有能耐跟当今圣上搭上话。
这样的知府在四大家族心中的含金量比杜知府不知高了多少。
当然最重要的是卫辞虽然对他们不假辞色,可他愿意带着四大家族的人赚钱啊。
且以卫辞的年纪,以他的能力,只要长眼睛的人都知道他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就是入阁也是大大有可能的。
这样一个现成的粗大腿,静江四大家族的人哪个不想抱呢。
只是卫辞不怎么给他们机会抱罢了。
现如今一向高冷的知府大人突然态度亲切的来参加吕家老爷子的寿宴,吕家人可不激动的不能自已。
吕为先连忙迎着卫辞与何琇莹进里面上坐。
古代男女不同席,何琇莹被人带着去了后院女子的宴席。
卫辞则被吕为先迎着到了吕家的主桌。
今天吕家也来了很多客人,其他三个家族,冯,莫,雅,三个家族均来人了。
看到吕为先迎着卫辞进来,几个家主对视一眼。
几人着实没想明白,吕为先是什么时候巴结上卫知府的。
他们也连忙上前给卫辞见礼,卫辞还是那套说辞。
让其他人当他只是普通宾客,不必多礼。
吕家的老爷子,今天的主角吕承业也被人馋着站起来要给卫辞行礼。
卫辞自然不能受他的礼,连忙示意不必多礼,他笑道:
“老先生好福气啊,不仅福寿绵长,还家大业大,子孙兴旺,又个个有出息。
这幅《松鹤延年》乃本府亲手所画,愿老寿星鹤发童颜春常在,松姿傲骨岁月安。”
吕承业听到卫辞的话高兴的合不拢嘴。
他年纪大了,走路有些不便,说话也说不清楚了,好在耳力尚可。
卫辞今天大驾光临已经让他长足了面子,现在话又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他有心想说些什么,但说不出来,只发出“呜呜”的声音。
吕为先替他接下卫辞带来的寿礼,并在一旁解释:
“大人恕罪,家父几年前中过风,自那以后就说不出话了,草民替家父谢过大人。”
卫辞来之前自然是清楚这些的,因此摆摆手,表示不在意。
紧接着吕为先又让卫辞坐吕承业的位置。
在场的人中他身份最高,按照规矩他自然要坐主位。
不过客随主便,不能喧宾夺主的道理卫辞还是懂得。
他跟吕家人又没仇,自然客套着拒绝了。
吕家人看卫辞这么给面子,一时间更加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