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华拿出从老爹那里分到的冰糖,然后用铅笔在油纸包外面写上一行小字,标注上自己的名字。
接着蹑手蹑脚地出了门,朝着李家的方向狂奔。
等到了李家门口,直接一抡胳膊,将手里的油纸包顺着李家的矮墙砸了进去。
谁知道接着就传出一阵骂声。
“操!谁踏马晚上不睡觉往我头上丢石子!”
赵建华吓得一激灵,心里猛地一跳。
不是吧不是吧,这都啥时候了,不在屋里睡觉,坐外头干啥啊?
赵建华哪里知道李家人对他有多防备,生怕他干出大半夜翻墙进院强行抢人的事,愣是排了个值班表出来,轮流在院子里坐着守大门。
李老二和自家四弟刚交完班,坐在院子的大石墩子上都没有两分钟,就被赵建华给袭击了。
赵建华心里苦啊。
李老二那可是在赵家沟能和自家二哥齐名的暴脾气,惹到他了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他突然有些后悔大晚上的来李家了,这不是给自己增加娶媳妇难度呢嘛。
李老二这会儿也捡起了地上的东西,拉开院门走了出去。
李家小院里,好几个房间都点亮了蜡烛和煤油灯,李家男人们都听到了李老二的声音,陆续披着衣服从不同的房间里走了出来。
见到是赵建华,李老二骂骂咧咧道:“他娘的,就知道赵老三这个狗东西得上门找事儿!”
赵老三连连摆手,指了指对方手里的牛皮纸包。
“李二哥,我真的不是来找事儿的,这不是昨天说好了今天要给你家妹子送糖嘛。家里有些事忙到现在,这才来晚了。”
“几位大哥不用送我回家,都留步吧。”
说完赵建华拿出平生最快的速度跑路,生怕大半夜的被李家几兄弟按在门口捶成年糕。
只不过赵建华并不知道的是,身后那些李家人根本就没有要追他的意思。
此刻的李家人都听傻了,愣愣地杵在原地,眼神都飘向了李老二手里的牛皮纸包。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有一道温柔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出啥事了,你们咋都在外面站着啊。”
李家小妹的声音终于唤回了李家众人不知道飞去哪里的思绪,此刻都将视线移到了李家小妹身上。
李老二更是面色古怪,觉得手里这牛皮纸包多多少少有些烫手。
还是李老太太反应快,一把夺过李老二手里的牛皮纸包往身后一藏,清了清嗓子开始撵人。
“咋地?一个个的都不困?明天早上还得干活呢,全都滚回去睡觉。”
又笑眯眯地看向什么都不知道还十分迷茫,一看就是睡懵了的小闺女。
“外面冷,出来的时候咋也不多披件衣裳?冻坏了怎么办?快回去休息。”
“知道了娘。”
看着离开的儿子女儿,李老太太把油纸包又拿出来瞧了瞧,尤其是看到上面还写有赵建华的名字,不由嘴角浮现一抹笑意。
“赵家老三这小子,看着吊儿郎当,没想到还挺有心的。”
李家以最快的速度安静下来,至于李家男人们回到各自房间后花了多长时间才消化掉今夜的震惊,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
赵有财怎么也没想到,孙家沟的人竟然会来得这么快。
第二天一大早,还没闻到粥香,门就被人拍得砰砰作响。
赵有财那叫一个气啊,他刚在小镇里的早餐铺子忙着,第一锅油条还没炸完呢,到底是哪个王八羔子这么讨厌啊!
赵有财没打算搭理,反正家里又不是只有他老头子一个人。
那么多儿子儿媳呢,谁出去瞧瞧都一样。
可惜他把事情想得太美好了,这件事儿还必须得他亲自出马不可。
赵有财的门被人急促拍响那一刻,整个人都不好了。
板着脸将门打开,看到的就是大儿子震惊无比的脸。
“不好了爹!”
赵有财瞪了他一眼,“瞎说,你爹我好着呢。”
赵建国急得抓耳挠腮,“哎呀,我没说爹您不好了,我是说事儿不好了。”
赵建国朝着大门口的方向一指,“孙铁柱带了好多人过来,说来讨个说法。二弟和三弟现在都在门口守着呢,这事咋办啊?”
赵有财真想给这蠢儿子两杵子。
多大点事儿啊就慌了,以为他老子昨天请客吃饭的事是闲的没事干了,钱多烧得慌?
这时候老四赵建设像个幽灵一样,也不知道是从哪儿突然窜出来。
“我现在就去大队长家,爹您别急。”
赵有财轻轻点头,赵建国这才狠狠拍了拍脑袋。
“那我去王保管员家,咱们俩一块出门喊人来帮忙。”
……
勤劳的大队长是怎么也没想到,他也有被人堵在被窝里的一天。
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屋子里的赵老四,大队长依然有些缓不过神来。
还是起床做早饭的媳妇儿将冰凉的手放在他的脖子上,冰的后者瞬间清醒。
大队长的眉头死死蹙起,终于听清楚赵建设说的是啥。
尤其是知道孙家村带了不少人来闹事,更是猛地一惊。
“孙家村的人来这么早?这个点儿就到了咱们赵家沟,难不成是大半夜赶路过来的?”
“这些人一天天的,活儿那么多还能不睡觉出门找茬,疯了吧。”
说话的同时,大队长快速穿好衣服,伸手将眼屎抠掉,脸都没时间洗。
戴上帽子穿好鞋,直接就走出了门,直奔赵有财家的方向,还不忘了让赵建设去昨天一起吃饭的几家摇人去。
废话。
孙家村来了那么多人,这边就自己加上赵有财那一家,能打过谁啊?
人家都上门挑事了,总得好好用棍棒拳脚好好招待招待。
没一会儿,赵家沟的人也集合了,个个手里拿着锄头和扒犁,还有几个手里攥着榔头和锤子的。
大队长环视了一圈,心里十分满意。
再看向对面,连续九年拿下先进集体的孙家村众人,下巴高高昂起。
谁说只有他们孙家村的村民团结的?
瞧瞧我们赵家沟,连拄拐的八十岁老太太和五岁的小娃娃都举着小石头跟着一起来了。
孙家村的大队长见状也是眉心一跳,总觉得这事儿好像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不是说赵有财在赵家沟的名声可臭了吗?来帮忙的人怎么会这么多?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