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的到来,真是给周晨雪中送碳。原来许多要自己管的事,现在终于可以分担出去。自己开阳上任后,彭城的事情,也可以交给小二打理。这样自己也可以安心上任。于是夜晚时分,周晨叫上糜威陶应陈群等人,在红袖招为小二接风。并隆重的将小二介绍给在座之人。
“这位是我在洛阳的合作伙伴,王小二。今后彭城的事物,你们找他即可。”
这样的介绍,并未收到想象般的应和。反而是一阵寂静。众人窃窃私语几句,连欢迎的场面话都未说,便开口问道:
“今后有事找他,那你干嘛去?”
实际上今日在座的,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自然看不上一个伙计。叫他们有事找伙计,自然有失他们的身份,毕竟双方地位不对等。所以周晨冒失的介绍,自然引起他们的不满。气氛有些尴尬,周晨察觉他们不满,连忙弥补道:
“不好意思,在下说错话了。其实我是想说,今后我手下的产业,都会交给小二哥来管理,大家有事,吩咐他便可。”
一个‘找’字与‘吩咐’二字,变得天差地别。这么一说,大家也都点头接受。场面缓和下来,小二与众人一一见礼。气氛这才变得融洽起来。
自小二来后,大部分应酬事物,都交给小二处理。周晨开始窝在宅中,研究怎么才能上任。看着百人的训练队伍,就有带着他们去赴任的冲动。三个月的训练,也是该检验成果的时候,于是周晨又叫着陶应,组织一场校场比武。
七月的阳光,正是毒辣。虽踩着秋日的台阶,却依然保留着夏日的炎热。蝉鸣之声,从远处传来,依然吵闹。校场之上,尘土飞扬,却人头攒动。比武以斩将夺旗的形式开展,谁夺得对方旗帜,谁就获胜。采取后世军演,红蓝对抗的方式进行。红方为丹阳兵,蓝方为训练队。从一百对抗两百开始。
红方两百丹阳兵,刚好一曲之数,在军侯的带领下,摆开阵势。以一队人马守卫军旗,一屯人马作为破阵主力,剩下一队人马,袭扰加助攻。这样的部署,乃是老成持重的打法。陶应跟随父亲在行伍之中混迹,自然长于兵事,一眼就看出此部署的优势。有攻有守有袭,攻守兼备,立于不败之地。分散敌人注意力,发挥了自己人多的优势,陶应点头,对这样的部署也是满意。再看蓝方,久于训练,一个个看上去都精神饱满,结圆阵以自守。这样的部署,似乎也无问题。但人数少,被动挨打,迟早被攻破。一通鼓响,战斗开始。李狗子立于将台,威风凛凛。一个‘守’字,士兵应命,一步踏出,整齐划一的踏步声,配合着士兵口中的‘呼和’声,直冲云霄。气势一下拔高,只等对方来攻。而红方,在对手‘呼和’之声下,气势明显弱几分。
进攻开始,冲锋的箭头队伍,并未能如箭头般插入圆阵,而是陷入泥潭般,挣扎几下,就被淹没。而圆阵依然稳固。进攻受阻,袭扰的队伍出动,开始绕着圆阵尝试攻击。然而并未漏出破绽。两通鼓响,前后夹击开始,却依然未能撼动圆阵。不断有人倒下,也不断有人补充空位,圆阵依然稳固。而进攻的红方,倒下的人更多,主力攻击的屯打残了,袭扰后方的队也打残了,只能收拢人员,加上守卫后方的队,全部投入,殊死一搏,却依然没人拿下。三通鼓罢,红方认负。上午一一百对抗两百的比武,以蓝方获胜而结束。陶应既幸喜又不甘。喜的自然是训练有成果,训练队有一半是自己的人马。不甘的是自己的丹阳兵,明明没犯错,部署也没问题,为什么会输。于是约下下午再战。
下午再战,红方人数达到三百。周晨拍拍李狗子的肩膀,安慰他尽力就好,不必强求。李狗子立于将台之上,皱着眉头,看着红方集结的人马。被这么多人强攻,若一味防守,定然会因人数消耗而失败。若想获胜,只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是鼓声一响,李狗子举起将旗,发动进攻。双方对攻,锋矢之处,撞在一起,相互绞杀。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有人补位,蓝方阵型,始终稳固。再观红方,双方撞到一起后,便节节败退,倒下的空位,成为蓝方的突破点,然后不断被突破。
看着场上局势,陶应不由赞叹一声‘壮哉’,与周晨对视一眼,交换心得。在这种情景下,也只需要一个眼神,便能明白对方所想。周晨也不由得产生同样的想法。
就这样,红方与蓝方的对攻,人数多的一方,却不断被挤压驱赶。三通鼓罢,红方将台失守,旗帜被夺,宣告失败。
面对这样的结果,领头的军侯不服,要求再战。申诉着自己未有准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这才失败。再战定不会是这样的结果。演习能重来,战场却不能。陶应拉聋着脸,没理会他。三百人与一百人的对抗,打成这样还有脸申诉。难道一定要告诉你,这次蓝方会进攻,才能打好?
“若再呱噪,回去领军棍。”
军侯这才禁声,低头离去,无颜面对一同前来的军将。上午进攻失败,下午对攻又失败,人数碾压的局面,打成这样,一场不胜,自己往后,在徐州军将中,再无立锥之地。这边军侯担忧这自己的前程,孤身离去。那边陶应与周晨交流着今日比武的心得。
“仲明觉得,我训练的这一屯人马如何?可还满意?”
陶应连忙点头,笑得合不拢嘴。
“满意满意,如何能不满意。竟然以一己之力,战胜三倍之敌,此等军伍,堪称雄壮。普天之下,也未必能找出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军队。”
周晨笑笑摇头,并不认同他的说法。心说这等训练,才哪到哪,后世军队训练,那才叫训练。不过这样的想法,并未与他说。何况这样的比武,只是演习而已。真正上战场,未必会有如此效果。毕竟双方都以相同装备对抗,红方也未出动弓箭手和骑兵,所以能战胜也并不稀奇。便如上午那队袭扰的人马,若配上十匹马,做到高机动袭扰,蓝方的圆阵也不可能坚持得下来。
“仲明过赞了。现在才训练三个月,效果虽显见,但要做到真正以一敌十,以一敌百,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这样的说话,陶应也不认同,摇头反驳道:
“无尘这说话,某很难认同。所谓以一敌百,那都是夸张之言,哪能真正做到。能有现在的效果,我已经很满意了。”
赞叹完训练成果,陶应继续说道:
“这次训练的人,我先带回去,让阿父也看看成果。改日再送其他人过来。先打个招呼,下次送过来的人,定然会比五十多。”
一旁的曹媛,也接着开口。
“我曹家也想送些人过来一同训练,还望周公子不要拒绝。”
周晨点头同意。
“只要费用能跟上,多训练些人,举手之劳。”
这是自然的,陶曹二人并无异议。周晨又继续叮嘱道:
“这些人的训练,刚完成一个阶段。仲明领回去,仍要继续紧抓他们训练。若不然回去之后松懈,那这么久的训练就白费了。”
陶应不明白,明明已经有这么好的成果,怎么会白费?自己还指望他们回去之后,传授训练经验,将彭城的兵马,都训练一遍呢。这样的想法,陶应没说,周晨却已看出。不过并未拆穿他。只是并不看好他的想法。以为有了训练的方式方法,便能成功,那便不用将人送到自己这里来了。之前也给过训练方法和配合的管理条例,可他们并没能训练出合格的兵马。现在将这些刚完成新兵训练的人拉回去当教官,定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上位者的决心和投入。若能和自己一样,完全按照条例管理,抛开现有军制,充足投入,也不是不行。只是以现在的情况,除非完全推翻现有军制,实行自己的管理方法,不然他们根本不可能训练出精兵。
该说的该提示的,都与陶应说了,至于后面如何,周晨也管不到,只能由他。不过他们多送些人来训练,到时倒可以夹带些私货,看能不能用他们的人,帮自己实现些小目标。周晨暗自畅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