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掩饰住内心的不安。
她突然想起一事,疑惑地问道:\"建设兄,你真懂相面?\"
\"前些日子你说范金友近期会有灾祸,果然如此。
那天他被马蜂蜇了,险些丧命。
\"
\"也不算大事,谁还没被虫子叮过?\"李建设淡然道,\"不过情况比想象中糟得多。
他现在还在医院,据说可能会 。
\"
陈雪茹莞尔一笑:\"这不是迷信?可别跟我说报应之类的话。
\"
\"嗯,这事儿确实与报应无关。
只是此人劣迹斑斑,所作所为实在不妥。
\"李建设转移话题,\"对了,你和秋叶姑娘的婚期定了?\"
\"本周末。
到时候定会邀请大家光临,共享喜宴。
\"
办公室里气氛轻松,有人闲聊起冉秋叶的传闻。
有人说她男友上周钓到一条上百斤的大鱼,简直神乎其技。
众人纷纷侧目,目光热切。
\"哪有那么夸张!\"冉秋叶笑着摇头,\"不过是一条四十八斤的草鱼罢了,说是帮忙寻来的。
\"
众人惊叹不已,四十八斤的鱼,在场的人闻所未闻。
看着同事们脸上流露出的神情,冉秋叶心中满是自豪。
她赶忙取出早晨带来的饭盒,打开后说道:“尝尝我男人做的鱼。”
说着便端着饭盒走到每位同事面前,请他们夹一块品尝。
李建设早有准备,特意挑了一条十多斤的大鱼,并且给冉秋叶备了个超大的饭盒,甚至一大早将其送到了学校门口。
办公室里的某些人当时还感到疑惑,此刻才明白原来是冉秋叶惦记着大家一起分享。
尽管如此,当看到那色泽诱人的红烧鱼块时,同事们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冉秋叶安慰道:“别客气,这些都是我男人钓来的,不用花钱。”
这一句“不花钱”
,让同事们心里踏实了许多。
在冉秋叶的热情邀请下,大家各自夹起一块手掌大小的红烧鱼放进自己的饭盒里。
这样的鱼块足够当下一顿饭,只需要买些馒头即可,无需额外买菜,大家都很感激冉秋叶。
回到座位上,冉秋叶松了一口气。
闫埠贵虽然只拿了一块鱼,但计划着中午吃一半,另一半留到晚上回家给家人加菜。
他忍不住赞叹:“秋叶,建设真是厉害!有这样的本事,一家人的生活完全不用担心。”
“公园那边很多人想学他的技巧,但这是真正的钓王技术,不是普通人能轻易掌握的。”
冉秋叶听罢夸赞,心里美滋滋的,却依旧谦虚地说:“他只是运气好罢了。”
众人立刻附和:“冉老师,您就别谦虚啦,您对象太厉害了,简直是全能型人才!”
“工作出色,还会钓鱼,听说还能承办宴席?”
李建设之前确实跟冉秋叶提起过此事。
世间的秘密总藏不住,“李建设为刘主任办宴席”
的消息一定会传开,毕竟刘主任家办喜事,总会有人打听;而参加罗家婚礼的一些领导或老师与刘红梅关系密切,消息自然会回传至学校。
想到李建设的提醒,冉秋叶意识到他确实未雨绸缪,简直如同诸葛亮再世,连这些细节都考虑周全,并教导她如何应对。
于是冉秋叶回答:“他是个采购员,有点门路。
有人请他帮忙买东西,刚好又没人会做饭,他就顺便做了。”
她没有提及刘主任的名字,也没有提到金钱方面的事,但大家心照不宣。
然而,这次经历让同事们产生了想法。
在这个经济紧张的时代,谁家不是捉襟见肘?有了冉秋叶这条人脉,将来真有困难时也算多了一条出路。
这时,一位老师突然问冉秋叶:“冉老师,您和您对象领证多久了?什么时候办婚宴啊?咱们办公室都在一起的,到时候可要去喝喜酒哦。”
听闻此言,其他同事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纷纷跟着表态:“对呀,结婚时一定要叫上我们。”
面对大家的热情,冉秋叶吃了一惊。
这个时代,人们手头普遍拮据,遇到需要随礼的情况通常都想方设法避开。
所以之前她从未在办公室公开讨论过此事。
然而现在,同事们主动提及,性质显然不同,这是一种积极友好的姿态。
冉秋叶急忙回应:“就在这个周末。”
“本来担心你们太忙,就没提。”
“如果有朋友愿意参加,我和我对象求之不得,先谢谢大家了。”
冉秋叶心中思绪万千。
此刻。
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李建设。
那个男人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可以说重新塑造了她的人生。
若非如此,
她或许仍在为填饱肚子发愁。
两天后,
红星轧钢厂的广播再次响起:“通告,通告。”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我们厂的第十二分厂成立了,专门生产削皮刀。”
“这种工具。”
“是由厂后勤部采购科的李建设同志发明的。”
“经厂里商议,决定给予李建设同志一百元奖励。”
“同时。”
“任命他为削皮刀厂的技术顾问。”
“希望大家以李建设同志为榜样。”
“积极主动地工作。”
“多学习,多思考,勇于创新。”
“为家庭贡献力量,也为工厂的发展尽一份心。”
广播员清亮的声音回荡在厂区,这条通知播了两次,立刻引起了轩然 。
这是最近刚入职的那位采购员。
大家早就有所耳闻,却没料到。
他居然有这样的本事。
而且,这项发明促使厂里开辟新分厂,可见其实用性极高。
他那“钓王”
的名号已在厂内广为人知。
如今得知,
此人竟还有这样的才能。
不仅获得一百元奖金,还能当技术顾问,想必还会领额外薪水呢!想想,众人无不艳羡。
厂区内,
四处议论纷纷,后厨也不例外。
刘岚听到消息后,
便询问傻柱:
“傻柱,你们院儿的李建设真厉害,竟然懂机械?”
“那个削皮刀,是不是之前杨厂长他们用的那种?”
“那东西确实好使。”
“没承想。”
“厂里这么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