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熙元年,宋庆历五年七月,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雍宋两国的边界迎来了一场重要的接触。经过多轮谈判和协商,双方终于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决定——开放边境通商买卖。
这一决定本应是一个互利共赢的举措,对于两国来说都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就在两国商谈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插曲,给原本和谐的氛围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商谈中,大宋的使者突然提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要求。他们希望雍国能够仿效西夏的先例,向大宋称臣。作为宗主国,大宋每年将赏赐雍国十万贯岁币。这一提议显然是为了维护大宋的面子和传统宗主国的地位,但对于雍国来说,却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屈辱。
雍国的使者们对这一提议感到十分震惊和不满。他们认为,两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臣服。
面对大宋使者的强硬态度,雍国的使者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既不想轻易放弃这次通商的机会,又不愿意接受大宋的无理要求。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双方最终未能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商谈也因此陷入了僵局。
……
李云湛一脸严肃地说道:“大雍也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朕绝不会为了区区十万贯岁币就轻易放弃雍国的尊严!大雍的地位和荣耀绝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让在场的众人都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和坚定。大宋的使者们面面相觑,显然对李云湛的强硬态度感到十分意外和不满。
然而,尽管大宋方面对雍国的这种强硬回应感到有些不悦,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同意开放边境通商的提议。毕竟,通商对于两国来说都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李云湛也在与西夏方面进行通商协议的谈判。然而,西夏的李元昊却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他要求雍国割让云内州和东胜州,以换取李云湛的二伯李明平及其家人。
李明平一家在辽国为官时,曾向西夏倒卖军械,后来投靠西夏,任五品武官。
如今,李云湛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一消息自然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关注。李元昊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了解李云湛的好机会。他对李云湛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结果发现去年辽国投降过来的官员中,竟然有李云湛的二伯。
李元昊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于是他心生一计。他决定提出一个看似合理的要求,让李云湛割让云内州和东胜州,以换回李明平一家。这样一来,既能试探李云湛的底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李云湛的实力。
当李元昊的使者将这个要求转达给李云湛时,李云湛毫不犹豫地当场否决了。他表示自己愿意出钱赎回李明平一家,但绝对不会割让领土。
然而,李元昊的使者并没有轻易放弃,他们与李云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价还价。经过一番艰难的交涉,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个妥协:李云湛以十万贯的价格赎回李明平一家。
实际上,李云湛根本就没有真正想要营救这位所谓的二伯。如果不是因为他父亲的再三要求,他早就任由李明平自生自灭了。毕竟,李云湛心里很清楚,这位二伯在辽国为官时就已经背着全家倒卖军械,后来又投靠了西夏,实在是个不可靠的人。
不过,为了不让父亲失望,李云湛还是决定花这笔钱。
李元昊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其实,李元昊一开始提出让李云湛割地,根本就没想过李云湛会答应。他只是想狮子大开口,多诈点钱财罢了。看到李云湛愿意支付十万贯赎回李明平一家,他心中暗自得意。
交易完成后,李元昊大笑,对身边的臣子说道:“看看,一个皇帝还挺重亲情的。换成是朕,管他是生是死了。”
在大雍皇宫的宫殿内,一名年轻女子正端坐在宫殿的案桌前,她身着一袭华丽的服饰,衣袂飘飘。然而,她面庞上却透露出忧虑和不安。
这名女子便是李云柔,一个月前,她被一群锦衣卫强行带走。一路上,她曾数次试图逃脱这些人的掌控,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那些锦衣卫训练有素,对她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让她根本找不到逃脱的机会。
经过漫长的旅程,李云柔终于来到了襄平。然而,她亲眼目睹自己的弟弟李云湛,当着她的面,命令手下将侯文泰一家斩尽杀绝!
李云柔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当她看见侯家遭遇时,心中涌起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侯家一直以来都是她心中的痛,这个家给她带来了无尽的伤害。
然而,尽管如此,李云柔并没有对自己的弟弟心怀感激之情。因为在她看来,侯家就像是一个火坑,而李家则是将她推向这个火坑的始作俑者。她觉得自己在李家眼中不过是一件物品,一个可以被随意摆布的棋子,其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
如今,李云柔虽然贵为公主,但她的内心依然充满了苦涩和无奈。她常常念叨着:“公主又如何呢?不也一样会被拿去和亲吗?说到底,我们都不过是货物罢了。只不过现在侯家对他们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才想让我再嫁一次而已。”
这种想法让李云柔感到无比的悲凉和绝望。她意识到,无论身份如何高贵,在这个世界上,女性的命运往往都无法由自己掌控。她们就像是被交易的商品,只能任人摆布,而所谓的婚姻,也不过是一种政治手段和利益交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