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要跟着楚仁进行每日的学习,另一边还要抽空从姜解语那里学习写故事。
姜安虎跟姜石林两个人度过了有史以来最辛苦的三天。
他们每日早早就起床,中间除了吃饭的时间,便是待在小院书房之中。
面前的书换了又换。
手中的笔写了又写。
中间几乎没有多少休息时间。
便是傍晚放学之后,二人都会叽叽喳喳地拉着姜解语进行讲解教学,连带着姜解语都没能休息好。
三日里,姐弟三人的感情似乎有了很大的改善。
这一点从姜石林的表现当中就可以明显看出来,这位过去跋扈的公子哥面对自己的姐姐时再也没有说过一句坏话,反而为了学习努力让自己嘴巴变得甜一些。
这一度让姜解语感到极为不适应。
三日眨眼而过,验收成果的时候到了。
姜石林跟姜安虎忐忑不安地坐在桌边,在他们面前放着这三日来边学边写的成果。
那是他们眼中各自的风云。
“能过关吗?”
姜安虎有些不安。
这三日他的确有辛苦地学习,也没有一丝偷懒。
就连姐姐也很用心地在教导他们。
当初他们嫌弃姜石林的老师水平一般,可等自己写起来才发现这件事情是多么的困难。
突然,姜安虎感觉到大腿发痛,低头一看,便发现是同样紧张不安的姜石林下意识地抓着自己。
姜安虎抿了抿嘴唇,伸手放到姜石林的手背上。
姜石林感受到姜安虎的举动,将手反转跟对方握在一起。
似乎有了彼此的安慰,二人都轻松了一些。
此时在他们对面坐着楚仁跟姜解语二人。
身为他们的老师,今日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候。
姜解语没有动,她甚至没有去看桌上的那俩份作业。
“虽然他们已经足够努力,也为了这件事去做各种尝试,可最后的作业还是差的太多,只能简单地称之为一个故事,没有任何技巧……”
这份作业就是姜解语辅导出来的,她很清楚质量如何。
楚仁同样没有去看,他直接将两份作业收了起来。
这一幕让姜安虎跟姜石林全都愣了一下。
“不看?”
楚仁朝二人笑了笑,“这几天你们都辛苦了,我看到了你们努力学习的态度,这已经足够了。至于这份作业,你们觉得三天的时间就能让自己写故事的能力飞快长进吗?”
“那该怎么办?”姜石林追问了一句。
楚仁看向这个三日来一只跟着姜安虎全程学习的公子,笑道:“当然是接着学,学无止境这句话听过吗?”
姜石林愁眉苦脸了片刻,眼神慢慢变得坚定起来。
“结果不重要,过程更重要吗?”姜解语看着楚仁,为他的做法感到惊讶。
这是任何老师都没有过的行为。
即便是诸葛先生,什么时候忽略过课堂作业呢?
偏偏楚仁根本就不在乎二人的作业完成的如何,只在意他们这几日里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如何。
拍手鼓掌声响起,楚仁吸引了二人的注意。
“看在你们两个这几天这么努力的份上,今天咱们接着来讲故事,那日说到步惊云被斩断一臂……”
小院外,姜山河沉默不语地站在那里。
他的视线越过院子看向书房,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正一丝不苟地听对面的楚仁说着什么。
他们脸上是从未有过的专注表情。
姜山河轻轻点头,忍不住看向楚仁。
从最初对楚仁的无视,到如今的赞赏,楚仁只用了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这小子,除了让人羡慕的诗才之外,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魅力啊……”
姜山河心中暗喜,还好当初果断拒绝了张仕林来索要这个书童的要求,哪怕是抄袭风波之中也没有让步。
否则自己怎么会有今天呢。
这俩个儿子的关系已经让他头疼了很久,结果在楚仁这里得到了改善。
眼下还只是一个开始,也许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变得更和谐,也许到了那个时候就不必走到你争我抢的地步。
年岁渐长,比姜山河还要大不少的管家笑着说道:“两位少爷这几日在学习上下了苦工,这是以往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姜山河重新看了楚仁一眼,转身离去。
这几日的事情一直都有人关注,然后报到自己耳朵里。
不只是姜安虎在刻苦学习,连姜石林都一边学故事,一边顺便听起楚仁的日常课程。
“也许,是时候联络诸葛先生了。”
江源书院并不在闹市之中,它坐落于城北,几乎远离了市区。
没有吵闹的商贩,安静清幽的环境更适合读书学习。
这座书院至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如今以诸葛先生为首,共有十几名老师。
下边的学生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三百,虽说这人数跟其他书院比起来并不算多,可江源书院仍然无法被小觑。
不仅仅是因为诸葛先生带着一批人亲自教学,更重要的是这所书院内的学生非富即贵。
各个富商的子女,官府某位的亲戚,要么就是跟某人有旧。
也许里边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学生,就跟那个了不得的人沾亲带故,拐弯抹角的扯上关系。
学堂之内,学生们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
“诸葛先生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上课了,他不是生病了吗?”
“生病?你们还不知道嘛,诸葛老师哪里是生病,他那是被气的。”
“我也有听说,听说是被姜家的小书童给气病了,都吐血了呢。”
“姜家,就姜石林跟姜安虎那俩个小魔王?”
一提到姜石林跟姜安虎,大家表情各异。
哪怕那二人只是在学堂里待了一段时间,可没有人能忘记他们。
平日里在县里也不是不会遇到,大家或多或少地吃过麻烦。
“那就是两个不折不扣的纨绔!”有人咬牙切齿地开口。
也有人幸灾乐祸,“听说他们两个从学堂回去之后就一直在家中读书,还特地请了老师,可结果并不怎么样,那俩人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嘛。”
“就是就是,再给他们十年的时间也读不出什么名堂来。”
这时,一阵咳嗽声响起。
众人立即噤声。
一个中年人踱步来到众人面前,严肃道:“背后议论旁人是不好的事情,君子要注意自己的品行,读书正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正值。”
众人齐声道:“知道了,老师。”
男人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满意地笑了笑。
他退出教室,愉快地伸了个懒腰。
可紧接着,他的动作停了。
还因为看到那两个意料之外的人而被吓到,胳膊也被抻到,一时有些痛苦。
“这俩个纨绔怎么又来了!”
明明刚刚才告诫学生们不可背后说人坏话,可真看到这二人之时,身为读书人的自己也没能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