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启峰醒来。
看着还熟睡着的老婆孩子。
自己一个人出来了。
披上衣服,小心翼翼的推开房门,生怕吵醒他们。
他看向被毁坏的市区。
不禁有些惆怅,自己在这个城市干了十几年,好不容易才积攒下一个早餐店。
这一下子就没了。
之后也不知道住到哪里去。
寒风吹过,他的心和寒风一样寒冷。
他拿出一根烟,蹲在一旁的房子外。
一边避风一边抽了起来。
过了一会,他老婆突然穿上衣服冲了出来。
“索启峰,索启峰!你在哪?”
索启峰赶紧扔掉烟头。
冲了出来。
他老婆一看到他。
就冲上去,紧紧的抱住他。
一边留着眼泪,一边哭着说。
“我又梦到你被地震砸死了。”
索启峰连忙安慰老婆。
“好啦好啦。没事了,没事了。”
“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在这了吗。”
他老婆哭着说:“我早上起来,看见你不见了。”
“还以为你怎么了呢!”
“呜呜呜!”
“好好好。”
“没事了。”
索启峰一直安慰说。
过了一会,有几辆车开了过来。
索启峰认识他们。
是过来做早饭的。
可能他们实在是不知道用什么铃声比较好。
于是就用了学校的上课铃声代替。
铃声一叫,就证明开饭了。
众人开始慢慢的起床。
索启峰走过去。
发现他们居然是现做的。
于是说:“我叫索启峰,之前是在三中门口开早餐店的,也会做这些。”
“我来帮忙吧。”
过来做饭的人连忙摆手说:“不行不行。”
“你们昨天帮忙救灾可是累的够呛。”
“我来吧,我来吧。”
那人说。
“没事没事。”
“我都习惯了。”
索启峰说道。
然后走进他们的队列里面开始做饭。
设备他也很熟悉,毕竟都是那些设备。
大差不差。
索启峰突然看见后面的插座上连接的是一辆车。
问道:“这后面的是啥啊。”
“咋还能用电呢!”
索启峰好奇的问。
“嗷,这是擎天厂的产品。”
“他们说这是电车。里面有电池,发动机可以发电。”
“据说是新品还没有上市呢。”
“就先给咱们用了。”
那人一边做饭,一边说着。
“那这玩意可方便啊。”
索启峰说道。
“要是有这玩意,我也不用租店面了,直接在学校门口摆摊了。”
索启峰开玩笑的说。
“害,这玩意也不便宜呢,听他们说至少要二十万呢。”
“不过这个电池大,他们好像还有一个产品叫秦。”
“电池小点,卖个十几万。”
“我跟你说,我要买车就买这个车。”
“什么外国车我连看都不看。”
索启峰抬头问:“为啥啊。”
“为啥?”
那人将面条下入锅中,一边搅动一边说:“就他们厂里的工人用这辆车带的电镐把我从废墟里头救出来了。”
“我欠他们一条命。”
听见他的回答。
索启峰默默的点了点头。
“呦呵,老弟,你这手艺可以啊。”
那人回头,看见索启峰的手艺,不由得发出赞叹。
“害,瞎忙活。”
索启峰自谦的说。
“唉,你说说,谁能想到遇上这样的事呢?”
索启峰自顾自的说着。
他还是忘不了那晚的惊险。
“老弟,听哥哥一句话。”
“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
“该开始新的生活了。”
那人对索启峰说。
“我还听说,政府原来今天就打算让老幼妇女先走,让他们去隔壁市里面先住着。”
“结果昨天下午的时候,国道上面堵的不行。”
“都是过来援助咱们的车。”
“你小子可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那人对索启峰说,他知道现在的灾民心里都不好受。
家里人都在的还好说。
要是有个万一,心里头总是想着,想着,就容易出事。
他才开导索启峰。
“谢谢老哥。”
索启峰笑到。
过了一会就到了正式开饭的时间了。
索启峰很快就忙的脚不沾地。
半小时后。
索启峰无力的坐在地上。
“给。休息一会吧。”
那个老大哥递给索启峰一根烟,对他说。
“一会去参加救援不?”
“去。”
索启峰吐出一口浊气。
“怎么能不去呢?”
“哈哈哈,好样的,是条汉子。”
那位大哥笑到。
时间很快到了,整个营地里面,只要是还有行动能力,能够搬得动东西的成年人都赶过去救援。
替换那些救援了一夜的志愿者。
那大哥则是开着车,去志愿者的集结点,给他们做饭。
此时的营地内。
只留下一群老人和孩子。
他们坐在房子外面。
虽然他们也想去参加救援,但奈何身体实在是不行。
由不得他们。
大一点的孩子们在互相聊着天。
小一点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玩闹。
时不时就有人摔倒。
心疼的爷爷奶奶一个个上去查看。
但是孩子们还是在玩闹。
这时候有老太太看不下去了。
“要不这样吧。”
她站起来。
“我是市一中的退休教师。”
“还有谁是老师?”
她一发问。
立刻就有十几个老头老太太站了起来。
“我说,咱们现在反正也是闲着。”
“孩子们也没法上课。”
“大人们都去救援了。”
“咱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也帮不上人家什么忙。”
“我看这样吧。”
“我是教初中的。”
“大家把上初中的孩子们放到我这里。”
“我来给他们上课。”
她这句话一出。
众人立刻发出一阵阵欢呼。
但是孩子们的眼神就不是很好看了。
之后便有人说:“我是二中的,教小学。”
“我是三中的,教高中。”
很快,一个个年级都有人出来。
孩子们立刻被分成几个小组。
被一群爷爷奶奶围起来。
不情不愿的开始上课。
最开始说话的老奶奶看着眼前这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们。
让他们盘腿坐下。
“孩子们,都坐下,都坐下。”
“今天我们讲。”
老奶奶教了一辈子书,早就将课文上的所有的文章,全部都刻进了脑子里。
“今天啊,咱们讲一讲咱们先辈当年的故事。”
“金色的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