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陆听晚怀疑过柳延青,可是真的听他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你这次是雇凶杀人?!”陆听晚想起城隍庙小童阿琅的交代,“是雇佣了一个来自江湖的高手对吧。”
陆听晚自始至终一个点都未曾猜对。
柳延青再次摇头,“不是,田致远是被我亲手杀死的。”
陆听晚:“可是我们查案的时候问过城隍庙里面的晓彤,他说当日和田致远住在同一间屋子里的是一个头戴半遮面斗笠的江湖大侠。经过推演,最有可能杀害田致远的正是这个头戴半面斗笠的江湖大侠。”
柳延青:“本就是想让你们顺着这个点查下去,一直迷惑你们的。我表面上是云麓书院的少东家,是一个立志要考取功名的儒雅书生。但我们这一辈就只有我这一个男丁,还要分夺柳家家产的人大有人在,我小时候被不知哪方面的人拍过。来刺杀过一回,我的祖父非常看重这件事情,暗中叫人叫醒我习得一身武艺,也算是日后在遇到危险时能有一身自保的能力,保住柳家的血脉。”
柳延青会武的这件事情,沈青崖确实是对陆听晚提起过。
柳延青用嘴角叼住他左肩的衣裳,“我左肩上面还有之前与田致远争斗中被他抓挠留下的伤痕,如果你们的仵作验尸应该不难发现他的指甲缝中应该有血迹。”
仵作在验尸笔记中确实对这一点有过提及。
陆听晚当时并没有将这当一回事。因为这血迹也很可能是田致远自己在被撞后不小心扶到额头时渗到指甲缝中的。
毕竟现在是古代没有现代的高科技医疗技术。凭一点点血迹也不能查一下dNA,也最终无法确认到底是谁的血迹,古代滴血认亲那一套也根本是不能相信的。
而现在柳延青当着他的面提出证据,他的话又多了几分可靠。
陆听晚:“那你杀了你的伴读,为的就是让这个世界上再少一个人知道红绡的秘密,让你心爱的女人变得更加安全,所以杀了他灭口。”
柳延青略有沉思,“你只说对了一半。我原本以为他会带着他心爱的女人远走高飞,从此再也不出现在桑榆地界,我也想留他一条命的。毕竟他给我做伴读做了这么多年,对我也算是忠心耿耿。人都是有些感情的。”
“要怪就怪他太不知道收敛,太过于贪婪了。当时他提出需要银子来娶他心爱的姑娘,我给了他钱。可能许家老父亲也是个执拗的人,两个人也是注定有缘无分。可能是他体会到花钱如流水的快感后再也戒不掉这种感觉,他以此为要挟,一次又一次的向我要钱,还逼我动用柳家的势力帮助他娶到自己心爱的女人。”
“我这人向来吃敬酒,不吃罚酒,这一生最讨厌的就是被别人威胁。既然是他不知道收敛,那也就别怪我取他性命了。”
他的性命也为红绡提供了一份保障。
陆听晚想到红绡关心柳延青表情也不像是装出来的,他那一份犹豫又试探的手也并不像是对哥哥崇拜的兄妹之情。
陆听晚:“红绡知道你和他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吗?”
柳延青摇了摇头。
“她不知道,她这辈子都不需要知道。她后半生会有其他的活法,她也会遇到一个能够和她长相厮守的男人,她会有新的人生的。”
这些因果负担他一个人来承受就可以了。
“我今天将这些话告诉太子殿下,也是因为相信太子殿下,希望太子殿下能够为我保密,把这个秘密永远的尘封在这间屋子里面。红绡永远都不要知道这件事情是最好的。”
陆听晚点了点头。
柳延青既然已经交代自己所犯的罪行,他也活不过今年秋天。这个秘密她愿意帮他保守。
陆听晚:“本宫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问你。”
“如果你不主动交代这些事情,靠县衙的人自己去调查清楚这些事情可能还需要很多的时间,甚至中间的一些关键证人都已经不在,或许官府这辈子都无法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
“所以你为何在恢复清明之后主动跟本宫交代这些事情?”
柳延青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自是知道云麓书院出事后,他这个人就活不长了。
现在的他没有正面回答陆听晚这个问题,反倒是将话题引到他们柳家的丹书铁卷上。
“殿下知道我们柳家是出过帝师的,当时女皇执政风雨飘摇,我们柳家的祖上也算是为朝廷根基做过贡献的人。先皇特赐丹书铁卷与我们柳家有了这丹书铁券,我们柳家可以随时向朝廷提出一个条件,除非改朝换代,否则代代相传的君主都不能拒绝我们柳家人提出的条件。”
陆听晚好像在柳延青祈求的眼神中听出了他接下来要说的话。
“你是想将你们柳家祖传的这丹书铁卷交给本宫,你的条件应该就是希望你走之后,本宫能够照顾好你心爱的女人。”
柳延青点了点头,太子还不算是笨到顶点。
这太子虽然在城府上略输背后的人,但是胜在她的人心并不坏。陆听晚能够为桑榆县这些没有丝毫背景的女人发声,他相信在他离开这个人世后,红绡能够得到很好的对待。
柳延青的语气略显语重心长,“太子殿下,你需要这丹书铁卷。”
“推翻千百年来传承的制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不是靠帝王的宠爱能够执行的。你会有多到数不清的阻力,你需要一个让所有人都能闭嘴的东西。我们柳家的丹书铁卷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东西。”
陆听晚点点头。
“如果真的有太平盛世,一片清明,人人平等的日子,我想那样的生活应该也是顶顶好的。只可惜我再也看不到了。”柳延青话里带着一丝惋惜。
柳延青又何尝不想人人能够平等。
如果人人能够平等,或许红绡不会成为他同父异母的妹妹,他们两个人之间就还有另一种可能。
陆听晚却在柳延青的话中听出了不一样的含义。
柳延青并不是真正想要组织那些书生翻她颁布条令的真正的幕后之人,后面另有为难她的人所在。
可无论陆听晚再怎么询问柳延青,他都已经闭口不再言语。
他只是平静的等待上天收走他这条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