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啲美味》(粤语诗)
文\/树科
噈算喺做广告
唔话你唔知好
广东度啲美食
大家嘟话靓正
食佐仲番寻味
唔:珠玑巷啲酸笋鸭哈
辣到你赞不堪
笋到你话好嘢
酸到你想寻根……
广州个碟白切嘅鸡
食材原味叻晒
鲜嫩爽滑可口
旧旧摆到生猛个相……
仲有珠三角啲靓汤
啖啖香气浊鼻
点讲嘟系老火
益晒苏虾老堪……
…………
话时话啲粤菜
个味闻到秦汉
至发达喺唐宋
五湖四海回甘、回今……
《树科诗笺》2025.2.8.粤北韶城沙湖畔
《粤韵食光:论树科<广府啲美味>的味觉诗学建构》
文\/阿蛋
摘要
本诗论通过分析树科粤语诗作《广府啲美味》,探讨其在语言运用、意象构建、文化表达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诗歌以粤语方言为载体,融合广府饮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情与历史底蕴,在味觉诗学的维度上,实现了对广府美食文化的诗意诠释与情感传递。
一、方言入诗:粤语语言的独特魅力
树科的《广府啲美味》以粤语方言为创作语言,这种选择使诗歌充满浓郁的地域特色。粤语作为广府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结构,赋予诗歌鲜活的生命力。“噈算喺做广告,唔话你唔知好”,开篇便以口语化的表达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仿佛是熟人之间的亲切交谈,瞬间营造出轻松自然的氛围。
粤语中的语气词和俚语的运用,更是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唔”“嘟”“佐” 等词汇频繁出现,不仅体现了粤语的语言习惯,还生动地传达出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在描述珠玑巷酸笋鸭时,“辣到你赞不堪,笋到你话好嘢,酸到你想寻根”,连续使用 “到你” 的句式,配合粤语特色词汇,将酸笋鸭的独特风味以夸张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展现出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又辣又酸又欲罢不能的味觉体验。
方言入诗打破了传统诗歌语言的规范性,却带来了别样的艺术效果。它使诗歌更贴近生活,更能反映广府地区人们的日常交流方式和情感表达习惯。这种语言选择,既是对地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也为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路径,丰富了诗歌的语言表现力。
二、意象构建:广府美食的多维呈现
诗歌围绕广府美食展开,构建了丰富多样的意象群。从珠玑巷的酸笋鸭、广州的白切鸡,到珠三角的靓汤,每一种美食都成为一个独特的意象,承载着广府饮食文化的内涵。
珠玑巷酸笋鸭的意象极具张力。“辣到你赞不堪,笋到你话好嘢,酸到你想寻根”,通过对辣、笋、酸三种味觉感受的极致描写,将酸笋鸭的独特风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 “寻根” 一词,不仅指对酸笋鸭美味根源的探寻,更暗含着对广府饮食文化根源的追溯,使酸笋鸭这一美食意象超越了单纯的味觉层面,具有了文化寻根的深意。
广州白切鸡的意象则突出其本真之美。“食材原味叻晒,鲜嫩爽滑可口,旧旧摆到生猛个相”,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白切鸡的鲜嫩口感和原汁原味,“生猛个相” 更是赋予白切鸡鲜活的生命力,让读者感受到广府人对食材本味的追求,以及对烹饪技艺中保留食材原滋原味的重视。
珠三角靓汤的意象传递出温暖与滋养的感觉。“啖啖香气浊鼻,点讲嘟系老火,益晒苏虾老堪”,“老火” 汤是广府饮食文化中的经典,强调长时间炖煮以释放食材的营养与美味。“益晒苏虾老堪” 表明靓汤对老少皆宜的滋补功效,营造出一种家庭般温暖、关爱的氛围,体现了广府饮食文化中注重养生、关爱家人的理念。
这些美食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广府美食画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广府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读者能够通过诗歌领略到广府美食的魅力。
三、文化传承:广府饮食的历史纵深
诗歌不仅展现了广府美食的当下风貌,还挖掘了其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话时话啲粤菜,个味闻到秦汉,至发达喺唐宋,五湖四海回甘、回今”,诗人将粤菜的历史追溯到秦汉时期,表明粤菜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在唐宋时期达到发达阶段,随后传播至五湖四海,至今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这种历史叙述赋予了广府美食文化厚重的历史感。秦汉时期,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流逐渐增多,饮食文化也开始融合发展;唐宋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对外交流的频繁,粤菜在吸收各地饮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诗歌中 “五湖四海回甘、回今” 的表述,体现了粤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传播与影响,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广府饮食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菜品的制作工艺和口味上,更蕴含着广府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记忆。通过对粤菜历史的追溯,诗歌唤起了广府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广府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四、情感表达:对广府文化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广府文化的深深眷恋之情。从对广府美食的细致描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味道的热爱与怀念。每一种美食都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承载着诗人对家乡、对童年、对生活的美好回忆。
在描述美食时,诗人运用了大量充满感情色彩的词汇和语句。如 “大家嘟话靓正,食佐仲番寻味”,“靓正”“番寻味” 等词汇表达了人们对广府美食的高度认可和回味不已,也暗含着诗人自己对这些美食的喜爱。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诗歌不仅仅是对广府美食的介绍,更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
诗歌结尾对粤菜历史的追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个味闻到秦汉,至发达喺唐宋,五湖四海回甘、回今”,诗人在感叹粤菜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力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广府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欣慰与自豪之情。这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发读者尤其是广府人的共鸣,唤起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珍惜。
五、艺术创新:诗歌形式与内容的融合
《广府啲美味》在艺术形式上也有一定的创新。诗歌采用自由诗的形式,不拘泥于传统诗歌的格律限制,更加灵活地表达内容。这种形式与诗歌所展现的广府美食文化的丰富多样和自由随性相契合。
在结构上,诗歌以介绍广府美食为线索,从具体的美食菜品入手,逐步深入到对粤菜历史文化的探讨,最后升华到对广府文化的情感表达,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每一段对美食的描写都相对独立,但又通过对广府饮食文化的共同主题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语言的口语化和意象的生动性相结合,使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口语化的语言让诗歌通俗易懂,易于传播;而生动的意象则使诗歌富有诗意和感染力,两者相辅相成,既展现了广府美食的魅力,又体现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六、结语
树科的《广府啲美味》以粤语方言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意象构建、深厚的文化内涵、真挚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创新,成功地展现了广府美食文化的魅力。诗歌不仅是对广府美食的赞美,更是对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它让读者在领略广府美食独特风味的同时,感受到广府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唤起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这样的诗歌创作对于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诗歌创作如何更好地结合地域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