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叫何嫂》(粤语诗)
文\/树科
何嫂,何嫂,何嫂
邻居、街坊、大家咁叫
老豆叫老妈,阿莫
细阵唔知,做乜咁嘅?
大啲知咗:佢噈姓莫
我哋屋企,个个唔同
我叫老妈,噈叫阿妈
大妹叫佢,叫佢妈打
细妹叫佢,叫佢妈子
细佬叫佢,叫佢妈咪
……
寻日阿妈,耉寿牛一
服务问佢,姓乜名乜?
我话蛋糕,噈写:
何莫氏……
《树科诗笺》2024.中秋
《地域与亲情的诗意交织》
——《我妈叫何嫂》赏析
文\/阿蛋
在诗歌的广袤天地中,每一首作品都是诗人心灵的独特映照,以其独有的方式诉说着生活的琐碎与深刻。树科的《我妈叫何嫂》这首粤语诗,宛如一颗质朴而温润的珍珠,散发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同时又饱含着深沉而细腻的亲情。
一、粤语语言的独特魅力
粤语,作为一种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音韵体系的语言,为这首诗奠定了与众不同的基调。诗中开篇 “何嫂,何嫂,何嫂 \/ 邻居、街坊、大家咁叫”,简单直接地以粤语称谓 “何嫂” 反复咏唱,这一称呼瞬间将读者带入岭南地区的生活场景之中。“咁叫” 这种粤语特有的表达方式,相较于普通话的 “这么叫”,更具口语化和亲切感,使得诗歌从一开始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仿佛是邻里之间在日常闲聊。
在描述家庭成员对母亲不同称呼时,“我叫老妈,噈叫阿妈 \/ 大妹叫佢,叫佢妈打 \/ 细妹叫佢,叫佢妈子 \/ 细佬叫佢,叫佢妈咪”,“噈”“佢” 等粤语词汇的运用,不仅精准地传达出不同年龄段孩子对母亲亲昵各异的称呼,而且这些词汇在粤语语境中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情感色彩。它们的发音和语感,与普通话有着明显区别,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如同粤语歌曲一般,有着独特的韵律美。这种语言的运用,让诗歌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成为地域文化在诗歌领域的生动载体。
二、平凡生活中的亲情书写
从情感表达来看,整首诗围绕着对母亲的称呼展开,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深厚的亲情。诗人从邻居街坊对母亲 “何嫂” 的称呼,到父亲对母亲 “阿莫” 的专属称谓,再到自家兄弟姐妹各自不同又充满亲昵的叫法,细致入微地勾勒出一个家庭中母亲角色的丰富性。
母亲在家庭之外,是被邻里以 “何嫂” 相称的普通妇女,她融入在街坊邻居的日常交往中,有着自己的社交身份。而在家庭内部,面对丈夫,她是有着姓氏称呼的 “阿莫”,这一称呼或许隐藏着夫妻之间多年的默契与温情。对于孩子们而言,“阿妈”“妈打”“妈子”“妈咪” 等称呼,每一个都饱含着孩子对母亲独一无二的情感。这些不同的称呼,如同一个个情感的切片,共同拼凑出母亲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孩子们对母亲深深的依赖与眷恋。
“寻日阿妈,耉寿牛一 \/ 服务问佢,姓乜名乜? \/ 我话蛋糕,噈写: \/ 何莫氏……” 这几句诗将情感推向了一个小高潮。母亲生日时,面对服务人员询问姓名,诗人写下 “何莫氏”,这一细节看似简单,却饱含着对母亲身份的一种庄重确认。在这一刻,母亲的多重身份在 “何莫氏” 这一正式称谓中得到了统一,既包含了她在家族中的姓氏传承,也暗示着她作为妻子、母亲在家庭中的长久付出。这种对母亲身份的梳理与呈现,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对母亲的敬重与爱意,也让我们看到了亲情在平凡生活中的深沉与厚重。
三、诗歌结构的精巧布局
在结构形式上,《我妈叫何嫂》呈现出一种自然流畅又富有层次的美感。诗歌开篇以众人对母亲的 “何嫂” 称呼引入,接着依次展开家庭成员对母亲的不同称呼,这是从外向内、从家庭外部关系到家庭内部关系的一种层次推进,逐步深入地揭示母亲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角色。
最后关于母亲生日时 “何莫氏” 的情节,作为全诗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它在内容上是对母亲身份的一次总结性呈现,在结构上则起到了收束全诗的作用,使整首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种结构布局,没有刻意的雕琢痕迹,却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看似随意却又有着内在的逻辑与秩序,将诗歌的主题 ——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亲情,有条不紊地展现出来。
树科的《我妈叫何嫂》以粤语为独特的语言媒介,在平凡生活的点滴细节中挖掘出深沉的亲情,通过精巧的结构布局将两者完美融合。这首诗不仅让我们领略到粤语诗歌的独特魅力,更让我们在对母亲称呼的变换中,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地域,永恒不变的人间至情。它提醒着我们,亲情往往就蕴藏在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