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遗爱得知考官们对算学和格物评判标准有争议后,脑袋都快大了。他心里琢磨着:“这事儿可麻烦了,评判标准不统一,科举考试就没法保证公平公正,这改革可就毁于一旦了。”
他赶紧把负责算学和格物出题的王大力及其朋友们,还有那些争执不下的考官们都召集到了一起。
人一到齐,房遗爱就开门见山地说:“各位,咱们今天聚在这儿,就是为了解决算学和格物评判标准的事儿。大家都是为了科举改革能顺利进行,有什么想法,都敞开了说。”
一位姓刘的算学考官率先发言:“房大人,这算学的题目吧,答案可能就一个,但解题思路多种多样。就比如这次有个考生,他用了一种特别新颖的方法解题,虽然答案对了,可这和咱们平常认知的方法不太一样,我就拿不准该怎么给分了。”
王大力的朋友,精通算学的陈先生接过话茬:“刘考官,我觉得算学这东西,解题思路多样是好事啊,说明考生有创新思维。只要他逻辑清晰,步骤完整,答案正确,就应该给高分。不能因为和传统方法不一样,就否定人家。”
另一位张考官却摇摇头:“话是这么说,可要是标准太松,以后大家都不按常规方法来,那岂不是乱了套?而且这也不利于统一评判。”
房遗爱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脑袋里也在飞速运转。突然,他眼睛一亮,说道:“各位,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把算学的评判标准分成几个部分。首先,答案正确肯定是基础,这得占一定的分值。然后呢,解题思路的清晰和逻辑性,也占一部分分值。如果考生能用新颖的方法解题,而且确实合理有效,咱们可以额外给点创新分。这样既保证了答案的准确性,又鼓励了创新思维,大家觉得怎么样?”
众人听了,都陷入思考。过了一会儿,刘考官点点头:“房大人,您这个法子听起来可行。这样能更全面地考察考生的算学能力。”
其他考官也纷纷表示赞同。
解决了算学的评判标准问题,接下来就该讨论格物了。
一位姓李的格物考官皱着眉头说:“房大人,这格物的题目更是麻烦。考生们答题角度五花八门,有的从理论层面分析,有的结合实际生活举例,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衡量谁好谁坏。”
王大力的另一位朋友,对格物颇有研究的赵先生说道:“李考官,格物本就是探究万物之理,考生从不同角度答题,正说明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可以从考生对原理的理解深度、举例的恰当性和创新性等方面来评判。”
房遗爱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补充道:“赵先生说得对。咱们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评分细则。比如说,对原理阐述清晰准确的,得一部分分;能结合实际生活,举例恰当的,再得一部分分;要是例子有创新性,让人眼前一亮,就再给点加分。另外,如果考生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哪怕和常规观点不太一样,但只要合理,也应该给予肯定和相应的分数。”
众人听了房遗爱的提议,都觉得眼前一亮。
“房大人,您这考虑得太周全了。按照这个标准,就能比较客观地评判格物的答卷了。”李考官说道。
大家又针对一些细节问题讨论了一番,最终确定了算学和格物详细的评判标准。
房遗爱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好啦,评判标准的事儿算是解决了。各位考官,接下来就辛苦大家按照这个标准,公平公正地评判考生的答卷。”
考官们纷纷应道:“房大人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标准来。”
解决完评判标准的问题,房遗爱刚想歇口气,又收到消息,说是有几个世家子弟,虽然没参与之前的破坏行动,但在考生中煽风点火,说科举改革选出的人才都是歪门邪道,以后在朝堂上也不会被重用,搞得一些考生人心惶惶。
房遗爱气得直跺脚:“这些世家,还真是阴魂不散啊!”
王大力在一旁也气愤地说:“房大人,这些世家子弟太可恶了,咱们得想个办法治治他们。”
房遗爱思索片刻,说道:“王大力,你去把这些世家子弟的名字都查清楚。我进宫去,把这事儿跟太子殿下说一说,看看能不能让太子殿下出面,给这些世家一点警告。”
王大力领命而去。房遗爱则立刻进宫,来到东宫,把世家子弟在考生中捣乱的事儿告诉了太子李承乾。
“太子殿下,这些世家子弟实在过分,在考生中散布谣言,扰乱人心。您看这事儿该如何是好?”房遗爱焦急地说道。
李承乾皱着眉头,冷哼一声:“这些世家,屡教不改。房遗爱,你放心,本太子会找个机会,在朝堂上公开警告他们。看他们还敢不敢再捣乱。”
房遗爱感激地说:“多谢太子殿下。有殿下出面,那些世家肯定会有所收敛。”
从东宫出来,房遗爱心里还是有些担忧。虽然太子答应出面警告世家,但他知道,世家肯定不会轻易放弃破坏科举改革。说不定还会想出什么新的花样来捣乱。
回到府中,房遗爱把李逸风、孙小虎也叫了过来,一起商量应对之策。
“李逸风、孙小虎,咱们不能光靠太子殿下,还得自己想办法。你们有什么主意,都说说。”房遗爱说道。
李逸风思索片刻:“房大人,咱们可以在考生中安插一些可靠的人,一旦发现有世家子弟捣乱,立刻向我们汇报,咱们也好及时应对。”
孙小虎也说道:“房大人,要不我带着猴子在考生中多转转,那些世家子弟要是敢捣乱,我就让小猴儿去抓他们的衣服,给他们点教训。”
房遗爱听了,笑着说:“孙小虎,你这想法倒是有趣。不过,可别真让猴子伤人啊。李逸风的主意不错,咱们就这么办。另外,咱们还得加强对考场周边的巡查,防止世家再搞出什么小动作。”
众人正说着,王大力回来了。
“房大人,那些世家子弟的名字我都查清楚了,一共有五个,分别是王家的王富贵、王吉祥,李家的李有才、李有财,还有张家的张二狗。”王大力说道。
房遗爱点点头:“好,王大力,你也辛苦。咱们把这几个人列为重点监视对象,一旦发现他们有异常举动,立刻采取行动。”
安排好一切后,房遗爱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这科举改革,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不知道世家还会使出什么阴招。但他心里暗暗发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把科举改革进行到底,为大唐选拔出真正的实用人才。
接下来的日子里,房遗爱等人密切关注着世家子弟的动向,同时加强考场的管理和防范。然而,世家真的会就此罢休吗?他们会不会想出更厉害的破坏手段呢?房遗爱又将如何应对接踵而至的挑战呢?这科举改革的道路,依旧充满了变数和惊险,等待着房遗爱去披荆斩棘。
与此同时,在某个世家的秘密据点里,几个世家老爷又聚在了一起。
“房遗爱这小子,还挺有能耐,竟然一次次化解了咱们的招数。”一位世家老爷气愤地说道。
“哼,不能就这么算了。咱们得想个更狠的招,让他的科举改革彻底搞不下去。”另一位世家老爷恶狠狠地说。
“那你们有什么主意?”又一位世家老爷问道。
众人陷入沉思,突然,一位老爷眼睛一亮,说道:“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买通几个阅卷的考官,让他们故意压低那些支持科举改革考生的分数,这样就算考生们答得再好,也不会被录取。房遗爱这科举改革选出的人才质量不行,他肯定得被陛下怪罪。”
其他世家老爷听了,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好,就这么办。咱们多花点银子,找几个贪财的考官,让他们按计划行事。”
于是,世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阴谋。而房遗爱还不知道,更大的危机正悄悄向他逼近。他能否识破世家的新阴谋,保证科举改革的公平公正呢?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等待着房遗爱去解开这个谜团,为大唐的科举制度带来真正的变革。
在考场这边,考官们正按照新制定的评判标准紧张地阅卷。然而,他们当中已经有几个人被世家买通,正暗自盘算着如何压低支持科举改革考生的分数。
“一会儿阅卷的时候,看到那些支持改革的考生答卷,咱们就找点理由扣分,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高分。”被买通的一位考官小声对其他几个同伙说道。
“放心吧,只要银子到手,这事儿包在我们身上。”另一位考官一脸贪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