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若雪呵呵一笑,心中嘲讽的滋味更甚。
这侧妃之位,前世的自己,恐怕求之不得。
当时她在侯府为奴为婢,连挣下的钱都不敢存在自己手上,只求在茫茫尘世中有一个寄托。
然而二皇子当时却仿佛万般无奈的模样,只让自己委屈忍耐。
重生一世,自己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不再理会他,他却反倒巴巴地贴上来,要许自己侧妃之位。
当真是令人讽刺,可见这男人是个贱骨头。
宋若雪冷笑一声,大踏步离开了。
虽然她身上身着奴婢衣装,头戴道姑发饰,然而周身的仪态,却依旧是当年的贵女风范。
清冷的声音随着门口的大风传来:
“二皇子可真是高看奴婢了,奴婢不慕名利,只慕真心。
二皇子从始至终,对我并非真心,就算今日您许的,是皇后之位,奴婢也不屑一顾。”
她就这样一尘不染地走了出去。
千顷堂内的二皇子在二十四真人像下,显得孤孤单单。
他疑惑起来。
他不想宋若雪加入太子阵营。
他也是最近才知道,宋若雪是个有脑子的人。
自从宋若雪与太子走得很近,他与太子的几回交锋很快就落败。
他不相信其中没有宋若雪的手笔。
所以他有些后悔。
早知道便将宋若雪收在身边。
若她不像从前那样只知道吟风弄月,而是像今日这样,为太子殿下出谋划策一般,服侍自己。
自己也不会让她去替宋瑶瑶和亲。
不过是个和亲的替死鬼,找谁替死不是替死。
本来他已经打算放宋若雪一马。
若她愿意跟在自己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的话。
然而宋若雪既然已经执意要站入太子的阵营,那便怪不了自己了。
他转头看向满天神佛。
神像慈悲,他的眼神却并没有什么善意。
“雪儿,这是你自找的,怪不得我。”
道观中,宋若雪一步一个脚印。
原本在宫中受的伤挺重的,然而这一日操劳下来,竟然不觉得有什么异样。
看来清风居士的治疗方法果真高超。
她正想着如何回自己的院子,将宋瑶瑶打发走,却见眼前走过来一个很老很老的道姑,老得有些过分了。
道观中的道姑虽有,但不多,年长的道姑更是如凤毛麟角。
眼前的道姑不仅满脸皱纹,还佝偻着背。
她却眼神相当锐利,准确无误地找到了宋若雪,福了福身:“宋小姐,观主有请,烦请您跟我走一趟。”
宋若雪顿住了。
观主?
看来她对这太极两仪八卦项链,当真是上心。
也罢,既然身在这三清观之中,公主府又没有那么快落成,总有和这三清观的观主对上的时候。
倒不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握了握小眉的手。
小眉与宋若雪早有约定的暗号,此时便贴身跟随宋若雪保护着她。
小庄也看得很清楚,宋若雪跟着那老道姑走的时候,小庄便福了福身,退后,往院子里走。
走了一会儿,她反而又折回小道上,去清风居士的屋子了。
小姐早就与她说过,若有这个信号,便让小眉保护小姐的安危,而自己则去寻清风居士的帮助。
小庄在心里暗暗祈祷:小姐可一定要没事啊。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小姐会对三清观的观主戒心这样强,但小姐这样聪明,她决定的事情,总有道理。
只希望小姐能够早早拖延些时间,让清风居士能够及时赶到,保护小姐。
宋若雪跟着老道姑,一路来到那日的海棠苑。
如今观主已经回来,海棠苑便已经打扫一新,满地的落叶也扫得干干净净。
据说这海棠院不让其他的道长进,观主回来之后,便由着老道姑一人打理。
从前宋若雪不清楚其中原因,现在她知道,是院子当中,有密室机关的缘故。
这老道姑看起来并非普通的道姑。
虽然很老,然而走路相当稳健,满脸皱纹,却并没有头昏眼花的意思。
推开海棠苑的大门,观主坐在正中央,拿着一卷书,手上握着一支笔,仿佛正在批注些什么。
听到声响,那观主缺并未抬起头来。
她穿的不是道服,只是普普通通的妇人服装。
看上去并不像一个道姑观主,反倒是一个贵妇人。
她自身的贵气和威仪,从这坐姿便可一窥端倪。
不愧是当朝长公主。
在宋若雪小时候,长公主声震大江南北,天下女子都以长公主为表率。
长公主带兵拿下突厥王庭,更是掀起了大江南北的女子习武风潮。
宋若雪福了福身:“奴婢见过观主。”
长公主没有说话,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批注。
宋若雪便只能保持着行礼的姿势。
过了有一炷香的时间之久,长公主才将眼前的书册批注完。
她瞥了宋若雪一眼,才让宋若雪平身。
她打量了宋若雪良久,见来人长得一番好颜色,身形更是带有绝世之姿。
一时间勾了勾唇:“听闻宋家的假千金,面上带有一个红色胎记,甚为不祥,全京城皆知。
但今日我看你脸上,却并没有红色胎记。”
宋若雪低眉垂眼地解释:“奴婢会化妆技巧。红色胎记,可以用化妆手法遮住,看不出端倪。”
长公主有些意外,呵了一声:“点妆手法倒是高超。
怪不得数年前,听闻你成了京城第一贵女,还要被皇后许给了二皇子。”
看来这长公主相当关注宋家的事情,不然也不可能对自己的事情了如指掌。
默了一会儿,长公主单刀直入。
“你拿着太极两仪八卦项链来求我,所为何事?”
宋若雪虽然看到了长公主密室中的书信,知道长公主会杀掉带着太极两仪八卦项链的人。
然而那项链给清风居士检查,清风居士却说项链无毒。
那么那些书信所说的真假,便存疑。
毕竟女子有时候怨起情郎来,自然是会在书信之中牙尖嘴利。
但是真正有没有这样行动,就不得而知了。
她虽然拿捏不准长公主如今对祖父、对自己的态度,但也深知,在这种能带兵打仗、又能搅动朝堂风云的人精面前,一切的谎言,都是纸糊一般,一戳即破。
所以,她并不打算撒谎。
她跪了下来:“奴婢求长公主救命!普天之下,恐怕只有长公主能救得了奴婢。”
长公主挑了挑眉,来了些兴趣。
“真有意思,一个被贬为奴婢之身的人,却能得到太子青睐,更能让流落民间的和真公主一惜得宠。
就连二皇子,也要许你侧妃之位,这样的奴婢,还需要我来救吗?”
宋若雪心里一惊。
其他的事情也罢了,毕竟有耳目的人估计都能够探听出来。
然而二皇子许自己侧妃之位,是方才在千顷堂刚刚发生的事情。
那处人迹罕至,除了自己和二皇子,还有谁能知道这段对话?
然而眼前的长公主就这么直直地说出来了。
这长公主,有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