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据我所知是要去食堂工作才对。
为什么突然变成了翻砂车房?\"
“傻柱啊”,他顿了一会,\"既然现在你是本厂成员就应该按我们的决定执行任务了。”
\"那...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会把我分配到那里呢?\"何雨柱一脸困惑与无奈.
“这个是由我和几位领导商议决定的”。
刘厂长用略带严厉语气说到:\"你就去那里上班吧!”
听完后何雨柱只好硬着头皮准备前往新工位报到了。
同时心里也在疑惑,这领导的心思真难猜。
机修厂的食堂已经人满了,不需要你再加入。
“所以,你还是去翻砂车间报道吧。”
刘厂长看得出来傻柱不太聪明,因此也没打算详细解释。
“刘厂长……”
傻柱想争取一下,但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厂长挥挥手打断了。
“去不去?”
刘厂长的眼神冷冽,像是看着一个犯了错还试图讨价还价的人,心中怒火中烧。
“我……我去!”
傻柱知道自己目前不能得罪机修厂的领导,只好咽下这口气。
就这样,他前往翻砂车间报到了。
与此同时,在轧钢厂内,张远东在文老的指导下组装机器,机械技能经验值不断增加。
这时吴胜快速走到张远东身边:“远东哥,全厂大会开始了,赵主任让我通知你。”
张远东抬起眼看了看日历,今天刚好是每个月固定的半月一次全体大会的日子。
“好的。”
他应了一声,不管怎样,作为厂里的一员,他必须参加。
他对身边的文老说:“文老,我去开会。”
“嗯嗯,快去吧,早点回来。”
文老笑着点点头。
张远东跟吴胜一起离开了钳工车间,来到了大院。
此时大院内聚集了大部分工人。
当张远东到的时候,恰好看到易中海正站在台上,手上拿着一份检讨书,一脸尴尬。
许多认识易中海的人都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围观他。
刘海中走过来和易中海搭话。
“老易啊,听说今天只有你一个人要在这里做检讨,这次丢脸丢大了。”
“你觉得检讨书写得怎么样?要不要拿出来给我参考一下?”刘海中笑着打趣道。
“用不着,以你那点文化水平,字都认不全,能给出什么意见?”易中海嘲讽地说,目光带着鄙视。
这番话让刘海中气极败坏,“哼”了一声,然后转身气呼呼地离开。
现在场合不适合发飙,有太多领导在场。
张远东找了个位置站定。
很快,厂长杨建生上台开始发言。
“各位,这次会议开始。
经过我们这段时间的努力,工厂业绩显着提升。
接下来上级部门也有许多新的计划安排……”
随着讲话进行,时间慢慢过去。
几位管理层依次讲话,一个多小时悄然溜走。
就在会议接近尾声时,杨建生重新登台宣布会议结束。
“祖国如今正处于全面建设的时代,有些人为国家努力奉献,有些人则拖后腿。
前段时间钳工车间易中海同志压制新人的行为,几乎毁掉了一颗潜力无穷的年轻人。”
听到这话,张远东不好意思地脸红了一下。
易中海满脸羞愧。
杨建生指着易中海说:“对于他的行为,工厂已经进行了处理,包括降级让他写检讨。
现在请大家听取他的检讨书,看看是否认识到错误。”他让易中海走上台。
易中海面带难色,缓缓登上舞台,被众人怒视,内心慌乱,迟迟无法开口。
“易中海,你现在可以开始念检讨书了。” 杨建生提醒道。
“好,好的。”易中海连忙回答。
这时易中海才反应过来。
“同志们,我易中海深感内疚,并在此向张远东同志诚挚道歉,……”
易中海用颤抖的声音朗读着他亲手写的检讨书。
“这家伙真是太不地道了,之前的惩罚实在太轻了。”
“确实如此,从他的检讨书来看,他根本没有真正认错。”
“就是,我觉得他应该再写一份十万字的检讨。”
张远东瞥了一眼提议要易中海写十万字检讨的人。
怎么说呢?这想法其实挺有趣的!他觉得这个主意相当不错。
易中海花费了十几分钟,终于念完了自己漫长的检讨书。
长舒一口气后,他对杨厂长投去了期盼的眼神。
那十几分钟对易中海来说比一生还漫长,现在真想找一个地方藏起来。
然而,此时却有一群人跳出来喊道:
“易中海的这份检讨完全没有诚意!”
“吴胜在人群中大声呼喊。
“没错,易中海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许大茂也附和着喊叫。
许大茂这个人喜欢乘人之危,手段熟练无比。
“杨厂长,必须罚他重写检讨书!十万字,一字不能少。”
张远东见状,对着一旁挑眉示意的吴胜暗中竖起了大拇指。
就在这时,杨厂长把决定的权柄交给了张远东。
“张远东同志怎么看?”
张远东微微一笑:“我觉得易中海根本就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
面对众人的指责,张远东觉得,如果自己不接过大家抛出的问题球,岂不是让大伙失望了吗?
“你这是不是太过分了,张远东!”易中海愤怒地质问。
张远东却转头指着易中海:“你们看看,易中海这样的态度哪有一点认错的样子!”
杨厂长大声呵斥,易中海被吓得浑身一颤,不敢再多说什么,赶紧乖乖地站直身体,连眼睛都不敢朝张远东多看一眼。
“既然大家都不满意,那易中海重新撰写检讨吧。”
杨厂长想了想,补充说,“就写五万字好了,这样可以让他更深入反思。”
“五万字,”易中海惊恐不已,但他看到杨厂长眼神越来越冷冽,立刻收住了口。
全厂会议宣布结束,工人们各自散去。
这时,吴胜走到张远东跟前笑道:“这次谢谢你啦,哥。”张远东答应午饭后教他一些钳工技术,以期让年轻的学徒更快成长。
想到这点,张远东问起高级钳工宁师傅会否介意,吴胜安慰他说,师父很忙无暇教导,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最后二人敲定了午餐后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