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李沟,柴秀花是个闲不住的人。
她不辞辛劳,每日起早贪黑地忙碌,可即便如此,家中的经济状况仍不见起色。
为此,她时常念叨,要是能有机会到厂里当个临时工就好了。
丈夫白庆奇却不以为然,劝说道:“没必要这么折腾,咱家在村里条件还算不错,我每月都有收入,够用了。”
但柴秀花心意已决,她掰着手指向丈夫算着账: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难免有个小毛病,看病吃药都得花钱;
孩子还小,吃喝拉撒、添置衣物哪样不需要钱;
再说了,还有哥哥、弟弟、妹妹一大家子人,光靠你那点工资,根本不够用。
白庆奇拗不过妻子,可又实在想不通她为何如此执着。
一次,他在给铸造车间修炉时,忍不住向王绍一打听:“王师傅,你们单位还招临时工不?”
王绍一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头也不抬地回道:“正要找推沙子、劈铁锭的临时工呢。”
白庆奇眼睛一亮,赶忙说:“我媳妇想干临时工,您看行不?”
王绍一听罢,停下手中动作,抬头打量了白庆奇一眼,直言道:“她干不了,这活太累,大老爷们干着都费劲,你可别让她遭这罪了。”
白庆奇修完炉,和大伙一起进浴室洗澡。
洗完澡出来,他仍不死心,又找到王绍一,问道:“那浴池那边用不用临时工啊?”
王绍一摇摇头,告诉他:“这一块不归我管。”
王绍一随后打电话问了后勤,得知那边有人负责,不需要临时工。
事后,王绍一觉得拒绝了白庆奇,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便找领导批了些海鲜。
回到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海鲜时,王绍一说起这事,小姨子在一旁听了,也来了兴致,说自己也不想在地里干活了,要是有临时工的活,也想着她点。
春节过后,盛国琳请白庆奇去修炉,并给他一个打扫卫生的临时工名额。
白庆奇回家一说,妻子二话没说,把这名额让给了妹妹。
小姨子满心欢喜,赶忙去找生产队长。
队长起初不太乐意,小姨子送了点礼,队长这才松口,小姨子顺利到厂里当了临时工。
又过了两天,佟三枪主动找到白庆奇,又给了他一个临时工名额。
佟三枪之所以主动帮忙,是因为之前有过承诺。
去年深秋,镀锌车间休息室搭炕、盘炕,找的就是白庆奇。
白庆奇利用休息时间帮忙,当时就问过佟三枪单位要不要临时工。
佟三枪爽快地答应,等有机会一定想着他。
前几天,申请终于得到批复。
柴秀花办好手续,来到镀锌车间当了临时工。
镀锌槽口加热,热气直往上冒,车间里的工人干一会儿就得跑到外面透透气,八小时的工作时间,能实实在在干上一小时的都不多。
可柴秀花却不一样,她总是坚守在现场,就连吃饭时,眼睛都盯着槽子,那股子实在劲,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又有一批大学生踏上求学之路,先前的三名大学生过完年回到学校,参加完社会实践,三月初也回来了,一年半的学业顺利完成。
陈国兴、李云顺被安排到技术科,佟雪则在办公室待命。
这几天,宋东方多次到老学校检查工作。
郑维岩瞅着张东强,没少在背后说些不冷不热的话。
周日,厂领导召开学习会,宋东方提出两个建议:
“轧钢项目能成功,说明郑维岩确实有能力。老学校那边缝纫、印刷项目又要上马,张东强一个人忙不过来。我提议,让郑维岩担任后勤副科长,帮张东强把农场、轧钢以及其他副业管理起来。
还有,通过工会开展的竞赛活动,我们发现青年人的干劲和能力不容小觑。要充分发挥青年的作用,就得从政工部门把团的工作分离出来,成立团委。团委工作受党委领导,业务上由老安负责。
我觉得,团委书记可以让佟雪担任。她的能力和水平大家有目共睹,是难得的人才,又是学政治的大学生,政治水平高。她担任这个职务,我相信青年工作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宋东方刚说完,刘玉马上表态:“我非常赞同这两个提议。这两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大家都清楚,这两个单位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
徐志海、袁国岭、刘忠臣等领导也纷纷发言,表示认同。
最后,谢云旺拍板决定,郑维岩担任后勤副科长,佟雪担任团委副书记,主持团委工作。
不久,刘海洋和兰红霞喜结连理,又过了几天,裴为民和纪凤英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从地震后到初春这段时间,三线有不少青年组建了家庭。
大家满怀希望,坚信三线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走向辉煌。
3 月 9 日,胜利街家属区热闹非凡,道路两旁红旗招展。
团委组织的学雷锋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一群群、一队队的人,整齐地排在十几栋楼前。
谢云旺、刘忠臣带头,拿着铁锹和扫把清扫街道。
学校也组织学生逐楼打扫卫生,周山和刘远胜、吴权被分在一个小组,负责打扫 5502 号楼一个单元的楼道卫生。
周山嘟囔着:“本来想着周日去河沟捡石头,没想到被拉来扫楼道。”
吴权也附和道:“咱们快点干,干完还能去捡石头。”
刘远胜却泼了盆冷水:“别想了,干完这活儿,指定还有别的任务等着咱们。”
“不会吧。” 周山和吴权嘴上这么说,手上却加快了速度。
不到十分钟,他们就从楼上扫到了楼下,兴奋地喊道:“老师,我们干完了,您快来检查一下,看看行不行。”
老师认真检查了一遍,说道:“楼道扫得不错,再把这片楼前的空地扫一扫。”
周山和吴权一听,顿时傻眼了。
刘远胜埋怨道:“我就说吧,别人不走,你俩也别想走,扫吧!”
三人心里虽有些不满,可也只能拿起笤帚,慢悠悠地扫了起来。
干部楼道东边,有三处修自行车的便民小组,5553 号楼北边也有三处。
这两栋楼楼下围了好多群众,大家都盼着自己的自行车能在这儿免费补胎、换辐条、上黄油。
各车间的小青年也都乐意干这活儿,这可是机修班技工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他们心里都想着,要是能在这时候被领导看到,让职工家属见识到自己的手艺,尤其是能让自己心仪却还没追到的人看到,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于是,大家一边和群众聊着天,一边熟练地修着自行车。
5503 号楼前,后勤学雷锋理发小组的队伍排得老长。
红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上面写着 “后勤学雷锋理发小组”。
今天理发免费,可只有两名理发匠,于是安排了六名团员帮忙维持秩序。
这边热闹非凡,5501 号楼下的机电学雷锋修理小组却显得格外冷清。
红旗下面,只有一人负责登记,登记桌旁站着几位等待服务的人。
机电的团员们忙完一家,回来交回维修登记表,再拿上一张待维修的登记表,又匆匆赶往下一家。
这家帮忙接个电线,那家修个鼓风机,这家换个开关拉线,那家安个灯泡。他们看似冷清,实则忙得不可开交。
机电小组旁边,是技术科学雷锋小组,那才是真的冷清。
十几名团员站在那儿,手里拿着油印的科普宣传材料,像电器防电宣传,告诉大家不能摸电门,不能用手指插鼓风机的风扇口,还有什么是地震、什么是泥石流等等。
可来看的人寥寥无几,李云顺坐在那儿,无精打采,都快睡着了。
这时,张美艺走了过来,看着桌上的宣传单,突然大声喊道:“快来看,快来看!科学普及如何防地震呀。快来看,快来看!这里有你不知道的知识呀。”
这一喊,还真引来了不少人。
李云顺见状,赶忙站起身,拿起喇叭,绘声绘色地讲解起科学知识。
陈国兴则站在树下,静静地望着大家。
工具车间样板钳工组、金工车间模具组支起了几张桌子,他们在那儿配钥匙、刻名章,学雷锋小组前面也围了不少人。
蔡喜力紧紧挨着曲静娴,帮忙维持秩序。唐桂桂坐在后面,脸色不太好看。
蔡喜力喜欢曲静娴,曲静娴心里也明白,可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对蔡喜力是个啥感觉。
唐桂桂喜欢蔡喜力,可中间夹着曲静娴,她和曲静娴表面上是好朋友,可因为蔡喜力,心里一直在暗暗较劲。
温利喜组织的保卫科学雷锋小组开展了安全防盗知识宣传,方美彤跟在旁边,温利喜讲累了,方美彤就赶紧把热水杯递过去。
医院学雷锋小组前面的人最多,看病的人排起了长队。
机关学雷锋小组团员多,各科室来的人也不少,可他们的服务项目却不太受职工家属待见。
桌后面坐满了人,桌前面却冷冷清清。
有的职工忍不住调侃:“你们咋不像那边一样,修个自行车啥的,是不是不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