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送过来的那碗饭,她还一口都没动。不管怎么说,毕竟是沈淮之的亲姐。
“不行,夕颜,这是你的饭,我们吃了,你吃什么?”
沈杏儿就算是饿着自己,也不肯吃弟妹的口粮。
“我早上吃的多,刚才又偷偷吃了点心,这会儿不饿。”
说着她便走到一边的嫁妆箱子里,拿了一包绿豆糕出来。
这些是当初她存在厨房空间的,是在那种纯手工店里买的,用油纸包裹着,拿出来倒也不显得突兀。
她把绿豆糕放在桌子上,拿出一块放进小姑娘的手中。
“你叫月月是吧,快尝尝这绿豆糕好吃不好吃?”
冯月月把糕点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中,有些怯怯地看向她娘的方向,她长了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吃过糕点。
味道真香啊,甜甜的,还有一丝丝的奶味儿直往鼻子里钻。
“你舅母给的吃吧,快谢谢你舅母。”沈杏儿也看出来女儿眼中那抹渴望的神色,心头酸涩的发涨。
谁让她自己没用呢,连让女儿填饱肚子都做不到。
“谢谢舅母。”
冯月月这才敢把糕点递到嘴边小口小口地吃着,绿豆馅儿软绵,配合着奶香味儿十足的饼皮,她觉得这大抵应该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了吧。
看她吃完以后,乔夕颜又塞给了她一块。
“舅母,我吃饱了,这个给你吃。”
虽然她还是很想吃绿豆糕,可还是忍住了,不能太贪心。这样就会不招人喜欢。
这个舅母好漂亮好温柔,还给她糕点吃,她以后长大一定要对舅母也好。
“这么小一块哪能吃饱,赶紧吃,舅母这里还有好多呢。”
乔夕颜觉得乖巧懂事的孩子才可爱。
说着她又拿起一块塞到了一旁眼巴巴看着她的沈淮之嘴里。这也是个孩子,哈哈。
男人嘴大,一口就把绿豆糕全吃进嘴里,嚼吧嚼吧就咽了下去。
“好吃。”
说着又拿起一块,同样也递到乔夕颜嘴边。
“你吃吧,我吃饱了。”
两个人恩爱的模样落在沈杏儿眼中,这让她格外欣慰。
这个弟媳妇人真好,她弟弟脑子不太聪明。
当年爹娘走后,姐弟两个的日子过得很是不好,常常吃不饱穿不暖。
那年弟弟发了烧,为了给弟弟看病,她答应了沈老太,把年仅十三的自己就嫁了出去。
嫁去了深山一个穷猎户家里。换了三两银子的聘礼,就是为了给这个弟弟看病。
她想不到的是自己卖身的三两银子转头就被沈老太给自己的三儿子沈从文交了束修,至于发着烧的沈淮之被扔给了半山腰的沈猎户,自生自灭。
还好,他虽然傻,可到底是挺过来了。
只是这些已经远嫁的沈杏儿根本就不知道罢了。
她嫁的那家离这里很远,还比较穷,这么些年一次娘家都没有回来过。
前阵子因为她男人进山打猎,遇到了大黑熊,听同行的人说被咬死了尸骨无存。
男人死了本就是塌天的大事,可族里的人为了霸占她家的房子,硬是把她和女儿赶了出来。
沈杏儿走投无路,这才带着女儿回来投奔娘家。
虽说沈老太对她天天非打即骂,还让她们娘俩儿住草棚子,可到底是给了他们娘俩儿一个容身之所。
母女二人把那窝窝头和炒白菜分着吃了,每人又在乔夕颜强烈的要求下吃了好几块的糕点,终于把肚子填饱。
这是她们到沈家这些日子以来吃得最饱最好的一顿饭。
沈杏儿挺得乔夕颜眼缘,一下午都在屋子里帮着收拾嫁妆。
如今天寒地冻的,白天时间也短,很快就到了做夕食的时间。
二人正说着话,门就被大力推开。
“弟妹呀,听说你在娘家做饭的手艺挺好。你那嫁妆里还有那么大一块猪肉。你也露一手,多做几个肉菜,让大家都尝尝。”
沈果儿连门都没有敲,直接推开新房的门就走了进来,那眼神直直的盯在桌子上放的那一大块野猪肉上面。
她带着两个儿子来参加婚礼,被乔夕颜那么多的嫁妆给闪花了眼。
在娘家吃了午食还不肯走,想着吃了夕食再走,如果能从这个弟妹手里再抠点好处就更好不过。
她的嫁妆里居然有那么多的布匹,还有好几匹绸缎的。要是能给上她一匹半匹,她这辈子还没穿过绸缎做的衣服呢。
“大堂姐,你这还没走呢,谁家闺女走亲戚在娘家吃了午食还要吃夕食的,这连新进门堂弟媳的嫁妆都要盯上,还想吃肉,要不要脸?”
乔夕颜连沈老太都不放在眼里的人,对一个隔了房已经出嫁的堂姐能会有什么好脸色!
“你,你怎么跟我说话的?进了我们沈家的门,那就是我们沈家的人,你的嫁妆那就是我们沈家的,这么大一块猪肉你放着想干嘛,不该拿出来孝敬全家!”
沈果儿是个脸皮厚的,早就听说乔家的丫头没教养,野丫头一个,在村里不是个什么好名声,她在隔壁村都知道,现在看来果然不假。
“孝敬全家是吧?好那,你们去堂屋里等着吧,我这就去做饭。”
乔夕颜应下以后,拿着那一大块猪肉就朝着灶房走去。
沈果儿还以为是自己的气势镇住了这个弟妹,颇有些得意的扭着屁股去了堂屋那里。
“娘,事情已经办好了,那野丫头拿着那一大块猪肉去灶房做饭去了,你还说什么她厉害得很,不好拿捏。”
“我看也不过如此,我只说了她两句,她便就乖乖去做饭。你以后可不能心慈手软,对她有好脸色。我二叔二婶死得早,你这大伯母就应该拿婆婆的款儿,让她懂得规矩。”
苏氏也没想到女儿这么能干,很快就拿捏住了乔家那个野丫头,满意的点了点头。
闺女说的对,她就应该拿出长辈的款儿,给她立规矩,把这个野丫头拿捏的死死的。
到时候她的那些个嫁妆,那么多的物品不能全让婆婆一个人拿捏住,她也要从里面抠些好处出来。
婆婆偏心小叔子,好处不能都给老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