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物料保障,新厂房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工地上,村民们热火朝天,搬砖运瓦,吆喝声、号子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忙景象,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厂房即将建成之际,
协助账目管理的阿福,神色慌张地向王翠妞禀报道:
“祝福媳妇,不好了!账目上似乎有些问题,近日核查时,发现有几笔不明支出,数额虽不大,但来路不明,恐是有人暗中做了手脚。”
王翠妞脸色一变,深知此事若不查清,不仅会影响与钱老板的合作,还可能引发村里的信任危机。
她冷静下来,仔细翻看账本,与石柱福商议,决定从近日接触账目之人入手,给予排查。
经过一番细致查问,终是揪出了一个,被外村人收买的王麻子,
此人贪图小利,在账目上做手脚,妄图扰乱清平村的建设进程,
王翠妞看着跪在面前瑟瑟发抖的王麻子,痛心疾首:
“王麻子,你是贼心不改啊,我念你我同村人,不计前嫌,望你改邪归正,何以为了些许钱财,竟敢做出这等背信弃义之事?你可对得起大伙的信任吗?”
王麻子涕泪横流,哀求道:
“祝福媳妇,我知错了,是我猪油蒙了心,被人蛊惑,求您再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我定将功赎罪。”
王翠妞长叹一声:“好,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望你真能知错悔过,此次便饶了你,但必将所贪钱财尽数归还,若再犯,定不轻饶。”
处理完此事,王翠妞重新整顿账目,确保账目清晰透明,以安众人之心。
这边刚平息账目风波,外界的压力又接踵而至,那些同行见物料阻拦、账目破坏皆未得逞,竟勾结当地一些地痞无赖,
在清平村通往外界的要道上设卡,阻拦外出采买和送货之人,声称清平村若不放弃合作,便不让通行。
王翠妞闻报,怒不可遏,与村长、石柱福、石柱贵等人商议后,
决定一方面派人向官府报案,详述事情原委,求官府主持公道;
另一方面,组织村里青壮村民,组成护卫队,守护村口和要道,以防地痞进一步侵扰。
石柱贵主动请缨,带领护卫队日夜巡逻,
一日,地痞无赖们又来挑衅,手持棍棒,耀武扬威,
石柱贵挺身而出,怒目而视:
“我清平村,行得正坐得端,岂容你们这般胡作非为?今日若敢进犯,定叫你们有来无回!”
地痞们见石柱贵等人毫不畏惧,心中也有些发怵,但仍嘴硬道:
“哼,你们若不乖乖就范,往后有你们好受的。”
双方僵持不下,幸好官府衙役及时赶到,将地痞们一网打尽,清平村的道路得以畅通。
经此种种磨难,清平村众人愈发团结,新厂房顺利建成,高大宽敞,布局合理;
包装设计精美独特,令人眼前一亮;
账目清晰,管理有序,钱老板再次前来,
看到清平村的变化,赞不绝口:
“王姑娘、石兄弟,历经如此艰难险阻,竟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清平村未来可期。”
众人满心欢喜,与钱老板正式签订合作契约,
自此,清平村的养生产品在钱老板的助力下,
如鲲鹏展翅,飞向更广阔的天地,惠及四方百姓,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突然,村里胖婶家突发火灾,
火光冲天而起,浓烟滚滚,村民们惊慌失措,呼喊声、求救声交织在一起……
王翠妞见状,心急如焚,然其心智坚毅,临此危局,竟毫无惧色,
反倒迅速立定心神,高声呼喊:
“大伙切莫慌乱!青壮之士,且随我来扑救火势,其余诸人,速去打水、寻那湿布来!”
言罢,身姿矫健,朝着胖婶子家疾奔而去。
往昔那胖婶子,在村里素有尖酸刻薄之名,对王翠妞母女,亦是百般诬言刁难,常为些鸡零狗碎之事与人争执不休,
此刻,她家厨房火起须臾,便以燎原之势蔓延至杂物间,火星四溅,噼里啪啦爆响不绝,可胖婶子此刻,全然没了往日的乖张,吓得瑟瑟发抖,不知所云地哭喊着,
王翠妞继续指挥着:“大伙听我一言!男子们速去搬水,体魄强健、力气大的,多提几个水桶;
女眷与孩童们,快去寻些湿布、手巾来,蘸湿之后,紧紧捂住口鼻,万不可吸入浓烟,伤了肺腑!”
言毕,她已冲进屋内,将几个孩童与老人护在身后,小心翼翼地带出,退往安全之地。
石柱福领着一群青壮后生,手提水桶,在水井与火场之间往返飞奔,
一桶桶清水,带着众人的祈愿,狠狠泼向那熊熊大火,
怎奈火势汹汹,丝毫不为所动,反倒愈发张狂,仿若要将这清平村的一切尽皆吞噬,
王翠妞瞧在眼里,急在心头,正焦头烂额之际,
忽地忆起村里建厂房时,剩余一些砂砾,可用以灭火,
当下不及多想,边跑边喊:
“石柱贵,你速领几人去往仓库搬沙砾,以砂覆火,方可灭火!”
石柱贵得令而去,途中,诸多热心村民瞧见,纷纷自发加入队伍,众人齐心协力,一袋袋沙砾被火速运往火场。
胖婶子望着众人忙碌奔波的身影,眼眶泛红,心中满是愧疚与感激。
她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黑灰,大声喊道:
“我胖婶子往日里对不住大伙,尤其对翠妞妹子多有得罪,
今日这场火劫,幸得诸位仗义相助,若我家此番能逃过此难,往后定当与大伙和和睦睦,好好过日子!”
王翠妞听闻,忙里抽空回应:
“胖婶子,此刻不是言这些的时候,先把火扑灭要紧!”
说罢,又一头扎进救火队伍,手中紧握着湿布,奋力扑打着火苗,
一时间,烟火熏燎,她的几缕发丝被烧焦,脸颊也被熏得黑一块红一块,模样虽显狼狈,可那身姿却无比坚毅。
村里的老郎中,此刻带着几个学徒,在火场不远处设立了临时救治点,众人手忙脚乱,
为那些被烟火呛伤、烫伤的村民,包扎伤口、悉心诊治病情。
张婶子、李婶子等心地善良的妇女,在安抚着受惊的孩童,分发着湿布与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