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清楚!”刘禅突然提高的嗓音让殿外侍卫的佩刀撞出脆响。
他深吸一口气,忽然发现自己的失态源于某种陌生的情绪,那就对自己皇后的在乎和喜爱。这个认知让他声音低了下来,“那便量力而行,若有不适,就要立刻停下。”
接下来的日子,刘禅开始频繁出现在中宫。起初是借着询问农事,后来干脆把奏章搬来批阅。
某夜顾云醒来,发现帝王和衣睡在外间榻上,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画出银色的格子,竟显出几分少年气。
建兴六年春,成都郊外的张家庄。也就是公元228年。
顾云站在田垄上,春风拂过她微微隆起的小腹。
眼前三百亩试验田里,新播种的冬小麦已经抽出嫩绿的苗芽,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
“娘娘,按照您的方法,这批麦苗比普通田里的壮实多了。”老农张伯搓着粗糙的手掌,眼中满是敬佩,“老汉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长得这么齐整的麦子。”
顾云微笑着点头。自从怀孕后,刘禅几乎禁止她亲自下田,但允许她每日来庄子指导农事。她暗中使用木系异能滋养这些作物,使它们比普通作物更加耐旱抗病。
“张伯,地瓜育苗情况如何?”
“回娘娘,已经出芽了,就在那边暖棚里。”张伯指向田庄东侧一排新搭建的草棚。
顾云正要过去查看,忽听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转头望去,一队骑兵正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身着便装的刘禅。
“陛下怎么来了?”顾云惊讶地迎上前。
刘禅利落地翻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顾云身边,眉头微蹙:“朕不是说过,你有孕在身,不可太过劳累吗?”话虽严厉,手上动作却轻柔,自然地扶住了顾云的手臂。
顾云莞尔:“臣妾只是来看看,并未动手劳作。”
刘禅哼了一声,目光扫过绿油油的麦田,表情渐渐柔和:“相父从汉中发来捷报,那边已经下令让全部军屯都改种这种新麦子了。”
顾云:“这是好事啊。”
刘禅:“确实是好事。不过相父还提到了另一件事,就是东吴那边派使者前来,说是祝贺朕即将得子,实则恐怕另有所图。”
“陛下准备如何应对?”
刘禅:“相父建议朕热情接待,同时加强江州一带的防备。他怀疑孙权可能与曹魏达成了某种协议。”
两人正说话间,一名侍卫匆匆跑来:“陛下,东吴使者已到成都城外三十里,预计明日午时入城!”
刘禅:“明日接待使者的宴席,皇后就不必出席了,安心养胎。”
顾云刚要应声,忽然感到腹中一阵轻微的动静,不由轻呼出声。
“怎么了?”刘禅顿时紧张起来。
顾云将他的手轻轻按在自己腹部:“陛下,孩子在动呢。”
刘禅的手掌僵在那里,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彩。半晌,他才低声道:“朕...感觉到了。”
这一刻,年轻的帝王脸上浮现出顾云从未见过的柔软神情。
春风拂过麦田,掀起层层绿浪,仿佛也在为这对帝后之间萌生的真情而欢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