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仿若小马飞速地向前奔跑着,十年眨眼而过。
这十年的时光里,蔡家这栋秦声小院在陆逢英的带领之下,成了当地有名声的家庭。
镇上的蒋镇长特意给他们家颁发了“文明家庭”的招牌,陆逢英已然到了六十六岁的年龄,却依旧活跃在秦腔舞台上。
只不过随着年岁的增长,她不再像从前那样意气奋发,将秦腔剧团经营的琐碎事项交给了蔡家小院的第二代。
这十年,每个人都在发生着变化。
好在女性的力量永远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即便在她们的身上经历了很多故事,即便彼此之间时常有矛盾,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她们始终拥抱在一起,互相取暖。
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幸福秦腔剧团”慢慢成长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剧团,她们将“幸福剧团”从小镇幸福镇带到了。
这十年,蔡家小院的女性们搬家了,为了演出方便,她们住进了兰州市区的小区楼房里,成了兰州市民。
中山桥、五泉山、白塔山、……四处留下了她们的身影。
陆逢英始终记得她成为兰州新市民的那一天,手里拿着商品房的钥匙,站在钢筋混泥土的房子面前,迟疑了,“孩子们,这真是我们的家吗?”
或许,这样美好的场景只是在梦里见过。
蔡柔嘉已然成长了当地有名的农业经营大户,一把抱住陆逢英的肩膀,“妈,这是咱的家,您大胆地迈进去吧。”
陆逢英笑了,迈出脚步。
随即又点了一下蔡柔嘉的额头,“臭丫头,你偷偷跟马哲成领证的事情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时间真是一味良药啊,十年了,当初气得差点儿去见先人,现在也慢慢云淡风轻了。
或许,这就是母女之间的关系,不论岁月如何沧海桑田,亲人永远都是身后最强的后盾。
已经十八岁的孟豆豆跟蔡蓓蕾嚷嚷着,“奶奶,奶奶,奶奶,咱们也住上楼房啦。”
“是,咱们住上楼房啦。”
这一天,一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后,依然像电影一样出现在陆逢英的梦里。
谁都没有想过,成为兰州新市民的第八个年头,秦腔剧团就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曹新明因为其他生意的失败,撤了资,人又一股脑扎进了去广东务工的人群里,再也没有提过要娶卢敏月的事情。
而孟肖华因为与人发生打斗,被打成了植物人,整日住在医院里。
这些在陆逢英她们看来都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的兴盛,人们业余生活的丰富多彩,各地的戏剧团都在面临着改革的挑战。
昔日的辉煌光景已不再,别说民间秦腔剧团,甚至连吃公家饭的秦腔团都遭受着网络节奏的冲击。
原本如日中天的“幸福剧团”,慢慢成为了只能下乡唱红白喜事的普通戏班子。时间久了,有些演员因为收入问题,纷纷从“幸福剧团”辞职。
还是那个阳光满地的下午,陆逢英突然感觉到了年龄的到来,她的手里依旧拿着钥匙,“孩子们,明天这个房子就不是咱们的了。”
“妈,……”
蔡礼萍第一个哭了起来,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些年来,她为了剧团东奔西跑吃了多少的苦,还要忍受不要脸的前夫的骚扰,这样幸福的日子对于她来说,太不容易。
卢敏月轻轻地拍了一下大姐的后背,“行了,别哭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怎么从头再来啊?现在大环境就是这个样子,你们说说看,咱们从头再来。”
“老大,你别哭了。”陆逢英叹了一口气,“老大,你还记得当年咱们重新成立剧团的日子吗?”
蔡礼萍恍惚了,收住了哭声,脑海里从前的那些故事顷刻而来。
那个时候的她们,比现在要苦太多了,什么都没有,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老大,那样的日子咱们都过来了,现在你怕什么。没事,房子卖了可以再买,最起码咱们在永登还有老屋,咱们现在手头还有点儿钱,回到家里一切重新开始。”
望着陆逢英的模样,蔡礼萍终于明白了,“妈,我知道了,我不怕。”
是啊,七十岁的陆逢英都不怕,她还怕什么?
一众人再次回到了蔡家小院,隔壁钱家的钱礼拄着拐杖站在自家院门口,他也老了,却还是看陆逢英哪儿哪儿都不顺眼,但也没有了从前针尖对麦芒的气焰。
他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呦,城里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若是放在从前,陆逢英定是要跟他理论一番,如今她什么话都不愿意说了。
站在久违的院子里,望着院里冒出来的那些草,如势疯涨,陆逢英说道,“看看,野草都能长成这样,更何况是咱们人呢。”
大家都没有说话,跟在陆逢英的身后进了院子。
当家人陆逢英招呼大家到正屋集合,她有话要说。
“孩子们,妈妈我年纪已经大了,该放手了,从现在开始剧团我是彻底交给你们了,你们说说,这个家该谁当?”
说实话,陆逢英的心里真没有合适人选。
蔡柔嘉第一个抢答道,“我可不当家,我梨园那儿还忙着呢,再说了,你们天天说我跟马哲成不生个孩子,我们还得努力生个娃呢。”
蔡柔嘉这话说得没错。
陆逢英又看了一眼蔡礼萍。
蔡礼萍迟疑了片刻,“妈,您让我跑业务还行,要是让我接管剧团,我可弄不来。”
蔡礼萍也是有考虑的,若是她成了剧团的当家的,先不说专业度,就单凭她那个恼人的前夫陈思路,若是知道了,还不得以为她发了什么大财。
终于,所有人的眼光落在了卢敏月的身上。
原本遵循“躺平”生活哲学的卢敏月,被大家盯得有些发毛了。
“我不行的。”她小声说道。
这些年蔡柔嘉倒是对这个嫂子有些改观了,虽说她很佛系,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倒还是有主见的。
“嫂子,咱们家上上下下就属你最合适了。”
说着,她又看向了蔡笙,“小笙,你觉得呢。”
蔡笙头点得像拨浪鼓,“对对对,嫂子最合适。我刚结婚,家里琐碎的事情太多了。咱们家蓓蕾已经长大了,都到了跟豆豆一起登台演出的年岁了,嫂子你也不要费心。”
当大家以为卢敏月会说出什么拒绝的话来说,她却说道,“行,我来接棒。”
蔡柔嘉狠狠地拍了两掌,“嫂子,你出力,我出钱。你们放心,钱的事情包在我的身上。”
“好好好。”
看着孩子们团结的模样,陆逢英欣慰地笑了。
自此,蔡家小院里的第二代人开启了她们的秦腔传承之路,而以蔡蓓蕾孟豆豆为代表的蔡家第三代演员慢慢成为了秦腔舞台上的主要演员。
这一个十年,是属于“幸福街”重生的十年,更是属于孩子们奋力向上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