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贤拍拍胸脯:“哥,这我拿手!老掉牙的《三字经》那些照样教,但肯定得掺点新味儿。啥叫尊老爱幼,啥叫挣钱过好日子,啥叫靠科学种地,我都给编成段子,编成小曲儿,让他们听着乐呵,学着高兴!”
“好!”萧鸿赞了一声,“扫盲班开起来,每个街口,每个流民安置点,都得有!金沙城不能再有睁眼瞎!”
他接着看柳如眉:“如眉,格物院现在不光搞研究,也得当学堂。你牵头,弄几个专门教技术的。造机器、用能量、看病、种地、修房子……这些都是金沙城以后要吃饭的本事!格物院里那些手艺好的师傅,懂点理论的,都给老子拉出来教书!”
柳如眉眼里亮晶晶的:“夫君,格物院正愁人手不够呢!能把咱们弄出来的东西教给更多人,我高兴还来不及!不过,这些学堂,得有专门的书和练手的地方……”
“书你们自己写,理论跟动手一块儿来。练手的地方,工业园那边给你们腾地方。”萧鸿大手一挥,“还有,我要建个大学堂,不光教技术,也教怎么管人管事,怎么定规矩,怎么管好一座城。从娃娃抓起,大人里头有天赋的,也送进去!”
金沙城的学堂,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城里到处都能听见念书声。扫盲班里,白头发的老人跟半大的孩子坐一块儿,一句一句跟着先生念。
技术学堂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围着简陋的蒸汽机模型,听师傅讲咋回事。医馆那边,周惠敏亲自教,怎么洗干净,怎么包扎,怎么看啥病。
王竹贤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她带着一帮读书人,写书,编戏,说评书,把金沙城的事儿,萧鸿的事儿,造新东西的事儿,都弄到这些老百姓喜欢看喜欢听的东西里头。
“听说了没?咱们城主,不光打仗厉害,还能造亮堂堂的石头,造自己会动的大铁家伙!”
“可不是!我家二娃子去技术学堂学了几天,回来就把家里的水车给修好了,快得很!”
“我家婆娘在扫盲班认字了!现在能自己看城里的告示了!她说以后还要学算账,去城主府的铺子干活!”
这些话,金沙城哪哪都能听见。想学东西,想学门手艺的劲头,被彻底点燃了。
关之玲像个巨大的筛子,把进来的人,按本事按情况,分到最需要的地方。格物院、能源司、新盖的厂子、地里、学堂、医馆、守城军……每个地方都要人,要得厉害。
“这个叫李明的,以前是打铁的,手艺不错,送去学造机器,学成了分到造武器的地方。”
“这个女的叫赵秀儿,心细,认字,在医馆学得好,学成了去医院帮忙。”
“这个叫王强的,以前是个小官,会管点事儿,送到新办的大学堂学,以后去管城里的事儿。”
关之玲一份一份处理着堆成小山的文书。她知道,这些人,是金沙城将来能不能站稳脚跟的本钱。
陈伯就在老城新城之间来回跑,用他几十年的经验和说话的分量,帮着新来的和老住户说和,解释城里的新规矩。有时候老住户看新来的流民不顺眼,陈伯就耐心劝,说金沙城强大了,大家才能跟着过好日子。
萧鸿定了规矩,学得好的,有贡献的,重重有赏!教书教得好的,提拔!给金沙城出了力的,该给啥给啥,绝不抠门!
这么一来,金沙城的人才培养飞快。头一批技术学堂的学生毕业了,虽然还嫩着,但学了新东西,立刻分到各个地方,成了金沙城最早的技术骨干。
头一批扫盲班的学生认字了,他们拿着报纸,读着金沙城的新闻,感觉自己这辈子都不一样了。
可事情总有两面。
工业发展起来,学了新技术的、进了城主府管事的,挣钱快,地位高。那些只能在厂里干体力活的,或者刚分到地里种地的流民,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
钱和东西,慢慢地就往少数有技术、有文化、有权势的人手里聚。
城主府高处,萧鸿看着下面新起来的繁华城池,又看了看远处简陋的流民安置区。
“夫君,城里现在是越来越热闹了,可……”关之玲在他旁边,轻声说,“那些在工业区干活的,还有刚分到地的流民,他们日子还是紧。城里那些学了技术的,管事的,挣得可多了。穷的和富的,差别出来了。”
萧鸿看着下面,没说话。这事儿,他早就想到了。刚开始搞工业,肯定会这样。
但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萧鸿的视线从远处的流民安置区挪开,落回眼前这张因为金沙城的飞速扩张而显得有些不够用的沙盘上。
“玲儿,你说的没错,是开始有点那意思了。”他指尖在沙盘上轻轻一点,“但这只是毛毛雨。想让所有人都吃上肉,金沙城就得再大几圈,再壮几分,得有地方给他们折腾,有机会让他们发财!”
“所以,老子决定了!”萧鸿一巴掌拍在沙盘边上,震得上面的小旗子都晃了晃,“金沙城,从今天起,给老子往死里搞基建!要把这沙窝窝,给老子堆成一座谁见了都得竖大拇指的雄城!”
关之玲心领神会:“夫君是打算,把城再往外扩扩,大兴土木?”
“何止是扩扩!”萧鸿在沙盘外围,用手指划拉出一个比现有城区大上好几倍的圈,“路、房子、喝的水、排的污,还有那些厂房、仓库,一个都不能少!不但要跟上,还得给老子超前一步!”
他话锋一转,看向平日里不声不响,却自有一股沉静气质的六夫人孟瑶。
“瑶儿,你家祖上是墨家传人,专搞土木营造的,这摊子事,你最拿手。这回,金沙城大建的活儿,就交给你来挑大梁!格物院、能源司,都听你调遣!”
孟瑶平日里温婉娴静,此刻被萧鸿委以重任,只是微微一怔,便上前一步,声音依旧轻柔,却条理分明:“夫君信得过孟瑶,孟瑶必不负所托。”
她略一沉吟,便道:“金沙城要大建,头一桩就是修路。眼下城里城外的道,多是沙土路,车马一过,黄沙漫天,运货也慢得急死人。要想快起来,就得修那种宽敞结实的驰道,把城里各片儿连起来,还得往外头那些绿洲、矿场修过去。”
柳如眉马上接话:“瑶妹妹说得在理!格物院那边新弄出来的高标号水泥,已经能大批量产了,比以前的夯土结实不是一点半点。拿这水泥铺路,再掺上碎石子,别说重型马车,以后咱们的蒸汽火车跑上面都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