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灯塔守望者的爱与归途2
暮春的海风裹着槐花甜香,将灯塔顶层的贝壳风铃摇出细碎声响。李阳半躺在藤椅上,右肩的旧伤在阴雨天仍隐隐作痛,却固执地守着望远镜。镜头里,二十海里外的货轮正顺着新校准的航道缓缓驶来,船身悬挂的红色求救旗在暮色中格外刺目。
\"爸!有船遇险!\"小念安举着儿童望远镜冲进来,发间的贝壳发卡随着奔跑轻轻晃动。她今年十二岁,继承了母亲林晓的摄影天赋,此刻却急得眼眶发红,\"船长说船舱进水,还有个小宝宝在哭!\"
李阳猛地起身,后腰的旧钢板在动作间发出细微摩擦声。这是三年前救援时留下的隐患,却丝毫不影响他利落地套上救生衣。楼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林晓抱着急救箱出现,孕肚已高高隆起:\"我和你一起去,这次有新生儿急救设备。\"
\"不行!\"李阳按住妻子肩膀,\"你留在家里陪念安。\"他转头看向从画室赶来的李悦,妹妹的围裙上还沾着蓝色颜料,\"悦悦,联系海岸警卫队,启动二级救援预案。\"
救援艇劈开浪涛疾驰时,李阳握着方向盘的手青筋暴起。记忆突然闪回十八岁那年,他第一次随父亲出海救援,也是这样的狂风骤雨。那时的李渊还未白发苍苍,手把手教他如何在暗礁区定位,掌心的温度透过潮湿的橡胶手套,比任何航海图都更让人安心。
当他们靠近货轮时,海水已漫到货舱甲板。李阳看见船舱口,一位年轻母亲正死死抱住襁褓,海浪不断拍打着她的后背。\"稳住!\"他甩出绳索,在浪尖跃起的瞬间,右肩旧伤突然撕裂般疼痛。但当指尖触到婴儿微凉的小手时,所有痛楚都化作更坚定的力量。
回程途中,林晓跪在摇晃的船舱里,熟练地为婴儿做心肺复苏。她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却不忘转头对李阳说:\"你脸色很差,下船立刻去医院。\"李阳笑着摇头,目光落在妻子隆起的腹部——那里孕育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也承载着灯塔家族新的希望。
与此同时,灯塔厨房里,苏瑶正将最后一勺虾仁粥盛进青瓷碗。她系着的围裙边角磨得发白,却是二十年前李渊从战地带回的纪念品。\"老头子,把这碗粥给悦悦送去,她又在画室熬通宵了。\"她转头对正在擦拭灯塔铜灯的李渊说。
李渊放下煤油灯,布满老茧的手接过碗:\"这丫头,画起画来就不要命。\"他走到画室门口,听见里面传来激烈的争论声。李悦正对着电脑屏幕,和国际海洋保护组织的成员视频会议:\"我不同意在灯塔附近建跨海大桥!那些施工噪音会影响鲸群迁徙......\"
\"先吃饭。\"李渊推门而入,将粥放在画架旁,\"保护海洋也得吃饱肚子。\"他的目光落在墙上最新的画作——那是李阳和林晓在急救站工作的场景,晨光透过玻璃幕墙,在两人交握的手上镀着金边。画的右下角,小念安用稚嫩的笔触写着:\"我的英雄爸妈\"。
深夜,李阳带着满身疲惫回到家,却发现客厅灯火通明。林晓斜倚在沙发上,身旁堆着婴儿衣物;小念安趴在地毯上,认真地组装着乐高灯塔;李悦抱着素描本,正在勾勒新的环保海报;苏瑶在织毛衣,李渊则戴着老花镜,给小念安讲解航海图。
\"爸爸!\"小念安扑进他怀里,\"妈妈说小宝宝下个月就出生,我能给tA讲救援故事吗?\"李阳抱起女儿,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当然可以,不过要先保证自己按时睡觉。\"他看向林晓,妻子眼中带着心疼:\"明天去医院复查,别再拖了。\"
正说着,窗外突然亮起绚丽的烟花。原来是附近渔村在庆祝开渔节,彩色的光芒映在灯塔的玻璃上,将整个房间染成梦幻的色彩。李阳揽住林晓的肩膀,感受着她腹中胎儿的胎动。这一刻,海风、海浪、家人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比任何时刻都更真实。
然而,这份平静很快被打破。一周后的清晨,李阳在急救站接到紧急电话:一艘科考船在黑岩礁触礁,船上载着珍贵的海洋生物样本。他刚要出发,却被林晓拦住:\"我和你一起去,这次的样本需要专业保存设备。\"
\"你的预产期只剩两周......\"李阳话未说完,就被妻子坚定的眼神打断。他们相识于战地医院,那时的林晓也是这样,不顾危险地冲在救援第一线。最终,他只能小心地为妻子系上双重安全带,将救援艇的速度控制在最平稳的状态。
抵达现场时,科考船已经倾斜45度。李阳带领队员固定船体,林晓则在队友的保护下,将样本转移到特制的冷藏箱。突然,一阵强流袭来,船体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李阳本能地转身护住林晓,却感觉后腰一阵剧痛——旧伤的钢板在巨大冲击力下移位了。
\"阳阳!\"林晓的惊呼混着海浪声。李阳咬着牙,将最后一箱样本推上救援艇,自己却在撤离时失足跌入海中。冰冷的海水瞬间灌进鼻腔,他在失去意识前,看到林晓苍白的脸和她拼命伸向自己的手。
当李阳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急救站的病床上。林晓守在床边,眼睛红肿,孕肚比之前更大了。\"医生说宝宝提前发烧了......\"她声音哽咽,\"你再不醒,就要错过tA的出生了。\"
就在这时,苏瑶和李悦推着产床匆匆赶来。原来为了以防万一,天策府的急救站特别设立了产房。李阳强撑着起身,握住林晓的手:\"别怕,我在。\"他看着妻子因疼痛而扭曲的脸,想起二十年前,父母也是这样相互扶持,走过战火与和平。
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小生命降临人间。李阳抱着裹在蓝色襁褓里的儿子,泪水模糊了视线。窗外,灯塔的光束依旧规律地扫过海面,贝壳风铃的声响混着婴儿的啼哭声,奏响新的生命乐章。
康复期间,李阳收到国际海事组织的邀请函,邀请他担任海上安全顾问。与此同时,李悦的环保提案被政府采纳,灯塔周边将建立海洋生态保护区;林晓的摄影展《灯塔之光》在全球巡回展出,感动无数人;小念安成为学校的海洋小卫士,经常给同学们讲述救援故事。
某个周末的黄昏,全家齐聚灯塔顶层。李渊和苏瑶依偎着看夕阳,李悦在画晚霞,林晓给孩子们拍照,李阳则手把手教小念安认识航标灯。海风吹来,贝壳风铃发出悦耳的声响,混着孩子们的笑声,飘向远方。
\"爸爸,等我长大了,也要当救援英雄!\"小念安举着望远镜说。李阳摸着女儿的头,望向无垠的大海:\"不管你们将来做什么,只要心怀善意,懂得守护,就是最了不起的英雄。\"
夜幕降临时,灯塔的光束照亮整片海域。李阳抱着熟睡的儿子,看着妻子和女儿在星光下嬉戏,突然想起父亲曾说的话:\"灯塔的意义,不仅是照亮航道,更是守护希望。\"而他们这个家族,就像这座屹立不倒的灯塔,用爱与坚守,照亮着一代又一代的归途。
在遥远的海平面上,新的船只正朝着灯塔的光芒驶来。它们或许会遇到风浪,或许会迷失方向,但只要灯塔还在,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而关于李渊、苏瑶、李阳、李悦,以及这个灯塔家族的故事,也将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闪耀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