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方面,我家更是赌上了全家的财富和未来,跟GJ的命运捆绑!
GJ未来国运昌盛,我当然可以获得回报。GJ如果竞争力不行,我家已经做好了一无所有的打算。你们愿意跟我义无反顾的向前冲吗?”
下面群情激昂的说道:
“刘总,我们愿意!”
“刘总,有您这句话,再苦再难,也跟着您干!”
刘焱这番话,听得在座的人都是脸色振奋。
光刻机是当之无愧最精密的机器,也代表着整个GJ尖端技术,刘孟科技研发的1微米光刻机,投入了巨量的财富,也就是维创系才会有如此巨大的资金,否则只能是等到GJ来牵头了。
另一个时空,内地开始正式研发光刻机的时候,光刻机的门槛可要比这个时空高得多了。
进入纳米时代之后,内地要追赶的困难程度远远绝对比微米时代要难得多。
而且,必须要吃透之前的工艺,才能更快的培养人才和团队,进而更容易掌握新的工艺,想要跳过工艺,等到未来再做,肯定会遇到一堆难题,需要回头重新攻关。
比如,另一个时空,内地引进28纳米工艺时,就尴尬的在28纳米工艺上卡了很多年,良品率也不能跟同样属于28纳米的西方国家的生产线相比。
而那时候,国际巨头早就已经搞到7纳米工艺了。
这个时候,内地虽然能引进比28纳米更先进的光刻机了,但是28纳米生产线的良品率和成本还未降下去呢,再上更先进的光刻机,即使买到机了器和设备,配套产业和人才跟不上来,还是要继续卡很长时间。
所以,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才能拥有坚实的基础。
S绪榜意味深长的说道:
“刘总,我们都知道光刻机的生产难度,要做到量产是非常难度,即便目前攻克了技术难题,但就目前的造价来看,1微米工艺的每台光刻机要投入近1500万米元,这是个天价。
加上配套和后续维护,一条生产线少则5000万米元,多则上亿米元。对内地厂商而言,资金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刘焱说道:
“这个问题好办,L山半导体公司这样的企业,可以到香江,找我家旗下子公司恒生银行借贷款。
我觉得可以优先给L山半导体公司批50亿港元的贷款!”
S绪榜不由激动的拍案说道:
“什么!”
50亿港元的贷款!这对于L山半导体公司来说可谓天文数字,绝对能把现在的L山半导体的规模扩大一倍以上。
即使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回本,但只要恒生银行的贷款到账,完全可以申请不低于恒生港元贷款的Rmb配套贷款的。
这样,L山半导体可以短期内筹集到百亿资金发展,简直就跟火箭一般的发展速度。
至于赚钱,S绪榜根本就不担心,L山半导体的毛利率较高,更何况,刘焱给鲁班1代的订单价格,足以保证能盈利了。
不过,后续问题就是1微米工艺还不够,现在Amd都普及0.8微米了,只要肯花钱,在国际市场上,是能买到0.5微米的设备。
所以,内地要跟进,0.5微米是短期的目标。后面还要不断的跟进国际工艺水平,不能有落后和拉大差距。
先进的工艺,仅仅是暂时的!要保持领先,只能一直投入!
比如,东瀛原本在80~90年代,半导体设备并不落后。甚至,Y特尔为了降低成本,曾经大规模的采用东瀛的设备。
后来由于光刻机本身利润实在是太微薄了,所以,东瀛很多公司投入不足,导致技术进步缓慢。世界主流的半导体厂商,才将订单转移到了荷兰ASmL,造成了这家公司一家独大。
而东瀛为了省那么点钱,最终导致光刻机的制高点失去了,不再拥有先进光刻机制造能力之后,另一个时空,东瀛21世纪的半导体产业,实质上是在衰退的。
后来东瀛的半导体产业加起来,都比不过南韩S星公司的半导体部门。
而现在这个时空,才是90年代初,在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公司里面,东瀛要占据半壁江山。
全世界能造光刻机的公司,也是东瀛公司占一半。虽然在最顶级的技术上,东瀛跟米国有差距,但实际上,这个年代的东瀛,如果憋足了劲,真的能够在半导体领域取而代之。
但是另一个时空,关键的时候东瀛怂了!
在米国进行一系列制裁后,东瀛原本长期制定的产业振兴计划,也逐渐是废弃了。
东瀛不再像以前一样,举国之力都要做大做强半导体产业。而是废弃了一系列对于高科技产业的补贴,以此来换取米国的满意。
最后的结果,米国满意了,然后,东瀛就衰退了!
另一个时空,后世的东瀛,除了汽车产业还继续维持优势之外,半导体、电子、钢铁、家电、造船等等一系列原本是优势的产业,纷纷开始变成不再具备优势。
所以,世界上最难的竞赛就是科技领域,绝对不能停止投入。只要疏忽了,用不了十年时间原本领先的地位就会变成落后。
刘焱一挥手,严肃道:
“诸位,资金方面的问题,我会一直竭尽全力的,现在开始,我们每年会投入不低于10亿米元,用于光刻机以及半导体相关产业的研发,今后,还会投入越来越多,不会减少战略意义上的前沿科技的投入的。
但是,人才方面,我们有很大缺口,希望全G同行都要努力!”
内地业界很快就达成共识,盘古电脑算是内地的计算机和半导体领域的大哥大,如果,盘古电脑的销售崩盘,市场占有率崩了,那么,不仅仅影响内地的芯片制造业,其他刚刚兴起的配套产业,以及软件行业甚至是互联网产业,都会受到重挫。
所以,不仅仅是刘焱已收购的恒生银行,对半导体制造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贷款。内地的银行,也是收到上面的授意,对于半导体行业的授信贷款额度,也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