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柔然军撤离沃南河北岸,高笙书又把土末儿叫到了帐中,说:
“土末儿校尉,此次我军过了沃南河,你也有大大的功劳,本帅记下了,待今后我军踏破龙城,本帅再在圣上面前给你请功。”
土末儿感激涕零:
“感谢大元帅的恩典,小卒今后一定努力好好做一个大梁国的子民,绝不辜负大元帅的一片苦心。”
“好,本帅今日还要问你,你说我军过了沃南河之后,离你们大单于的龙城还有多远?”
“此地离龙城大概还有500余里,不过,我军要进军龙城,必须要过天下第一险关飞鹰关。不瞒大元帅,这飞鹰关可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啊。”
“嗯,此话怎讲?”
“大元帅,这飞鹰关之所以得名,乃是因为这个关隘的险峻。飞鹰关不是普通的城池,而是依托两座险峻的高山而建,听说,当年为了建造这座关隘,好多工匠都把性命丢在了这里。
“这座关隘建好至今两百多年了,从来还没有汉人的军队来到这里。现在大元帅率着大军进攻龙城,木卓珲必定会在飞鹰关布下重兵,阻击大元帅。”
“木卓珲父子阻挡本帅进军龙城,这是肯定的,不过,现在他们丢了头曼城,又让我军过了沃南河,差不多都成了惊弓之鸟,这飞鹰关再险,岂能挡得住本帅前进?”
土末儿没有随声附和,而是说:
“大元帅,这飞鹰关东面是蟠龙山,西边是石柱山,这两座山都是高耸入云,异常险峻,常人根本不能攀登,只有飞鹰才可以才可以在山上的树冠筑巢。这飞鹰关依山而建,城高数十丈,守军居高临下,对我军一览无遗。
“若要攻城,我军的云梯够不着关隘。如果强行登山,这山道险峻,只要数十人在高处把守,我军来攻,他们便滚石下山,我军必定伤亡惨重。”
“嗯,既是如此,那我军能否绕道而行呢?”
“大元帅,如果大军想进攻龙城,只有过了飞鹰关一条路。因为,这石柱山的西边,都是连绵的大山,也不知有几千里,小卒从来没听到有人走过那边。
“而蟠龙山的东边,则是一望无际的荒漠,我大军若要进了荒漠,那里炎热酷暑,一滴水都没有,大军又如何能捱得过去。故此,小卒觉得大元帅还是必须想办法攻下飞鹰关才是。”
啊哈,在大梁国的时代,军队没有飞机大炮,敌军固守这样的关隘,咱要让将士们的血肉之躯,来攻下它,那又谈何容易。 不过,既是如此,咱是不是可以先来坚壁清野,将飞鹰关以南区域的蛮夷全部进行驱逐,如此一来,说不定会有些不愿南迁的蛮夷要经过飞鹰关逃亡龙城,咱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来个浑水摸鱼呢。
第二天,大梁军向龙城方向开拔。根据高笙书的部署,将士们一路上凡是见到柔然百姓,便全部抓捕,并将他们立刻迁往云州、定州。
同时,他们还将所见到的土房、帐篷等柔然百姓的住所,全部放火焚毁。一时间,大草原上浓烟滚滚,鸡飞狗跳,一些逃难的柔然百姓骑着马拼命往龙城方向逃窜。
却说木卓珲父子率部逃离了沃南河北岸之后,也不敢再和大梁军周旋,而是一边通知乎陀撤离,一边直奔飞鹰关而去。现在,飞鹰关成了他们阻挡大梁军唯一的关隘,他们必须要及早做好部署,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木卓珲的队伍进了飞鹰关,他赶紧让这里的守将牛德鲁来见他,现在他必须要争分夺秒,部署在飞鹰关的防御。正当木卓珲父子和乎陀在商量着飞鹰关防御的事,忽听得帐外有人高呼:
“国师,末将牛德鲁求见!”
“快快有请!”
木卓珲抬起头,却见十余人跟着牛德鲁一起进入了大帐。木卓珲大为诧异,木卓仁和乎陀更是手握腰间佩刀的刀柄,起身侍立在木卓珲的身边。这时,一个年约五十左右,个子颇为高大的将军右手抚胸见礼,说:
“国师休要惊疑,我等这几日奉大单于的旨意,从各地赶到了这边,刚好都在与牛德鲁将军议事,听到国师远征归来,我等也都一起过来,想听听国师战果如何,望国师勿见怪。”
木卓珲当然认得此人,他是左大都尉昊穆尔,虽然嗓门大,却是性格豪爽,平常作战也是颇为勇猛,他本来驻扎在柔然国东部朔方城。
木卓珲久经风雨,初始虽然惊诧,但早已回过神来,哈哈一笑,说:
“诸位来得正好,老夫正想找大家一叙,那南蛮元帅高笙书狡诈异常,老夫说来惭愧。来人,快给各位将军看座。”
木卓仁和乎陀见状,松了一口气,赶紧吩咐士卒搬来座椅,让众位将军坐下。众人坐定后,一个彪悍的青年将军说:
“国师向来用兵如神,而那南蛮历来孱弱,这回,我军怎么会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会被敌军冲过乞达曼上和沃南河两处天险,连头曼城也丢了,难道现在的南蛮都是三头六臂不成?”
木卓珲听出这个年轻将军的话语里有着指责之意,但他也是按捺住性子,不与对方一般见识。因为,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叫满萨卡,是大成王莫多达克的舅子,有了这层关系,自己也不能因为他出言不逊而治他的罪。
这时,牛德鲁道:
“国师,末将驻守的飞鹰关虽然险峻,但驻地逼仄,现在这一下子来了如此众多大军,如何安排各军的营地,末将还想不出法子来呢。”
满萨卡一听,说:
“牛将军,为何要安排我军营地?我军现在兵力充足,那南蛮远道而来,必然疲乏,末将愿领兵一万,出关迎战南蛮,定让南蛮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国师可乘胜追击,直取南蛮腹地,让那南蛮皇帝带着中原的美女来求和……”
木卓仁和乎陀听了,心中只是冷笑,但是,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所以,他们只在一旁听着,并不说话。昊穆尔也说:
“国师,末将愿率麾下五千人马,出关迎战南蛮部队,不杀南蛮元帅,誓不回关。”
其余众将也是纷纷请战,木卓珲见大家群情激昂,也不好给大家泼冷水,只好根据自己心中设想的与大梁军决战方案,进行着排兵布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