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随着陈友谅被处决,陈友谅势力的覆灭,使得红巾军的声势进一步壮大,江汉流域的百姓也开始逐渐恢复安宁。然而,战后遗留的问题随之而来——陈友谅军中大量被俘的士兵如何安置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李凡和众将聚集在南京大营之中,共同商议如何处理这些俘虏。

在大堂内,朱元璋端坐在主位,目光中透露着几分疲惫,但也掩饰不住胜利的喜悦。李凡、汤和、刘伯温等将领分坐两侧,众人神情肃穆,等待着商议结果。

朱元璋扫视了一眼在座的将领,开口道:“陈友谅已被正法,江汉流域暂时安定下来,但战后俘虏众多。如今最重要的便是安置这些俘虏,若处理不当,恐将酿成新的动乱。诸位将军有何高见?”

李凡拱手道:“大帅,我认为战后收编这些俘虏是一个机会。大多数俘虏不过是陈友谅的旧部,不少人并非心甘情愿投身陈友谅麾下,如今陈友谅已死,若愿降者可以编入红巾军充实兵力;不愿降者,也可发放一些银两和土地,遣返家乡。如此既能展现我军的仁义,又能稳定人心。”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李凡的提议既避免了直接杀戮,又有助于充实红巾军的兵力,确实不失为一个良策。

汤和沉思片刻,接着说道:“李将军所言极是。不过,陈友谅的部队中难免有一些顽固分子,尤其是千总以上的高级将领,这些人长期效忠于陈友谅,难保不心怀不轨。我建议将千总以上的将领全部处决,以绝后患。”

汤和的提议引起了一片沉默,堂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朱元璋眉头微皱,转头看向李凡,似乎在等待他的回应。

李凡轻轻叹了一口气,沉声道:“汤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但我认为,若一味杀戮,恐怕会导致人心惶惶,影响我军的声誉。陈友谅已死,江汉流域的局势尚未完全安定,若杀戮过多,恐会让百姓心生畏惧。”

朱元璋点头赞同,目光柔和了几分:“李将军说得有理。我们红巾军立志推翻暴政,若一味杀戮,反而会令百姓对我们失望。”

汤和却坚持己见,拱手道:“大帅,陈友谅手下的这些将领大多作恶多端,若不严惩,恐怕难以起到震慑作用。尤其是那些千总以上的将领,他们若心怀旧主,不仅会暗中捣乱,还可能引发叛乱。为绝后患,我建议斩杀他们,以肃清我军内外。”

朱元璋微微沉吟,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李凡见状,心中一动,知道朱元璋担忧的正是稳定局势,便继续说道:“大帅,不如我们以此为契机,将愿降的俘虏逐级审核,愿意效忠于红巾军的便予以安置,不愿效忠的则发放银两和土地,遣送回乡。但对于那些确实作恶多端、顽固不化的高级将领,再择机处置。如此既能展示我军的仁德,也不至于让顽固分子对我们构成威胁。”

朱元璋缓缓点头,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李将军所言甚合我意。仁政是我们的根本,但也不能让心怀不轨之人继续存活。既然如此,那就按李将军的方案,逐级审核,择优录用,严加把关。”

根据军议的决策,红巾军开始逐步实施俘虏的安置计划。李凡亲自负责审核俘虏的安置事宜,命令将俘虏分为两批,愿意投降效忠的编入义军,不愿效忠的则发放银两和土地,允许他们返回家乡自行安置。

几日后,李凡在大营中亲自主持了俘虏的审核。许多俘虏在目睹了陈友谅的覆灭后,纷纷表态愿意加入红巾军,为红巾军效力。这些俘虏大多为普通士兵,经过一番审查,李凡决定将他们编入红巾军的各个部队,进行必要的训练。

“各位,此番若愿加入红巾军,便是兄弟。我们会为你们提供公平的待遇,但若日后有人心怀不轨,我定不轻饶。”李凡在俘虏前郑重说道。

士兵们纷纷跪下叩头,表示愿意效忠,发誓效忠红巾军。他们中的大多数并非心甘情愿为陈友谅效命,如今能得到宽大处理,心中感激不已,纷纷表示会尽心尽力为红巾军效命。

与此同时,另一批不愿投降的俘虏也得到了妥善安置。李凡按照计划,为每人发放一定的银两和土地,让他们返回家乡安顿。被安置的俘虏对红巾军的宽大处理十分感激,纷纷对李凡等人表达谢意,离开时不忘祝愿红巾军早日取得胜利。

在审核过程中,李凡和汤和针对那些陈友谅手下的高级将领展开了严格筛查。经审查,那些千总以上的将领中不乏顽固不化之人,这些人虽然表面上表示愿降,但在私下里却仍有不轨之心。对此,李凡决定依照军议,严加处置。

大营内,一众高级将领被带到堂前,等待裁决。李凡沉声说道:“你等虽为俘虏,但我军念你们曾为士兵,本无意追究。然而,有些人心怀叵测,若放任不管,恐会成为我军未来的隐患。今日本将特意给予尔等一线生机,若真心归降可酌情安置,若不愿降者,便是自取灭亡。”

听到此言,一些高级将领面露惊恐,纷纷跪地求饶,表示愿意归顺红巾军。然而,也有一些顽固分子面带冷笑,不屑一顾,甚至对红巾军将领出言不逊,拒不低头。

见此情形,汤和怒喝道:“你们既不愿归降,又对大帅不敬,留在世间只会徒增祸患,来人,将此等顽固之人全部处斩,以儆效尤!”

士兵们闻言,立即上前将这些顽固分子押送至法场。行刑时,许多降俘目睹同僚的下场,心中不禁感到恐惧。他们明白红巾军的仁慈并非软弱,若有人心怀不轨,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情的惩罚。

在李凡的合理安置下,大多数降俘都得到了宽大处理并编入红巾军,这不仅充实了红巾军的兵力,也提升了士兵们的士气。那些投降的士兵对红巾军的仁义深表感谢,纷纷表示愿意尽心效力,报答宽恕之恩。与此同时,被遣返家乡的俘虏也深感不杀之恩,带着分发的银两和土地回到乡里,口口相传红巾军的仁义之举,使得红巾军的声望在江汉一带迅速提升。

一位地方的老农向村民们说道:“红巾军不仅为我们铲除了暴君陈友谅,还宽恕了那些无心参与作乱的士兵,朱将军和李将军可真是仁义之师啊!”

乡民们听了纷纷点头,感叹道:“自古以来,哪里有这样的义军啊?不仅救了我们,还能为俘虏赦免,真乃我辈的福份啊!”

红巾军仁义的口碑在地方上不断传扬,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主动向红巾军提供粮草、物资,甚至有许多青年男子自愿加入红巾军,为他们提供更充足的兵源。

在大营中,李凡和刘伯温、汤和等人对新编的降俘军队展开了严格的训练,以确保他们迅速融入红巾军的整体作战体系。

蓝玉受命担任新编军队的总教头,他每天在营地里对降俘士兵进行严格的操练,同时还向他们传授红巾军的军规军纪。蓝玉在训练时,目光锐利,态度严肃,他高声向新兵们训话:“尔等今日既然归顺我军,便需遵循红巾军的军规,不得有任何懈怠!若有违背军令者,严惩不贷!”

新兵们看到蓝玉的威严,不敢有丝毫懈怠,纷纷紧张地投入训练。蓝玉不仅重视士兵们的体能训练,还特别注重纪律教育,以确保降俘士兵们在心态上完全接受红巾军的统治。在李凡的安排下,新兵与老兵混编,各自互助协作,渐渐形成了红巾军独特的团结氛围。

一名新兵训练结束后对旁边的老兵说道:“我本以为红巾军不过是草莽之师,没想到纪律竟如此严明,连我们这些降俘都能得到公平待遇。”

老兵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红巾军本就不是什么草莽,朱将军和李将军仁德为怀,凡是有志之士皆能在此找到归宿。只要真心效忠,自然不会被亏待。”

随着训练的深入,降俘士兵们逐渐融入红巾军的体系,战斗意志也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得到提升。许多人在红巾军中找到了自信和归属感,彻底摒弃了对陈友谅的旧情。

安置俘虏之后,红巾军的兵力大幅增加,李凡提议将部分新兵分配到各个地方驻扎,以巩固各地的防御力量。朱元璋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决定将新编部队派往江汉流域的多个据点,使得红巾军的势力在江南地区逐步扩大。

汤和见状,特意向朱元璋进言道:“大帅,俘虏虽已降服,但兵力激增之下,仍需谨慎分配,避免力量过于分散。我建议派遣忠诚的老兵作为新兵的监守,以确保各地的防务能够有效执行。”

朱元璋深思片刻,点头表示赞同,立即下令各地驻军编入一批老兵,作为新兵的骨干力量,以稳定军心。

李凡对此安排也表示赞成:“汤将军所言极是。各地兵力增多固然是好事,但必须确保纪律严明,军心稳定。唯有如此,方能维护各地的安定。”

通过李凡、汤和等人的精心策划,红巾军在江汉流域迅速建立了稳固的防御体系,新编军队也在严格训练和管理下展现出不俗的战斗力,使得红巾军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显着提升。

在江汉流域的百姓们眼中,红巾军的威望与日俱增。自从陈友谅的势力被彻底消灭后,江汉流域恢复了难得的安宁,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一位曾经饱受陈友谅迫害之苦的村民感叹道:“如今多亏了朱将军和李将军,我们才有了这太平日子。我还听说红巾军对那些俘虏都十分宽厚,能降的便收编,不能降的发银送地,不再让家破人亡。”

另一位年轻人感激地说道:“朱将军是仁义之师,正因如此,百姓才愿意支持他们。若他们需要帮助,我们也会义不容辞!”

在红巾军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自愿为军队提供粮草、物资,甚至在他们经过村镇时主动送来补给。江汉流域的百姓从中获得了安宁和希望,红巾军也得到了充足的支持,使得整体军心更加稳固,战斗力也日益增强。

战后,李凡在营中向朱元璋进言道:“大帅,鄱阳湖之战虽告捷,但我军若想长久安稳,必须逐步提升战斗力。如今江汉流域暂时安定,但元朝势力依然不可小觑,陈友谅的旧部中或许仍有人心存叵测。我们应当趁此良机,广纳天下有志之士,招揽更多的文人武将。”

朱元璋闻言,眼中露出深思的光芒,沉声道:“李将军所言有理。当前正是我军大展宏图的时机,我会派人前往各地,访贤纳才,增强我军的实力。”

李凡点头继续道:“此外,我建议在各地设立农田,鼓励士兵和百姓种植粮食,以确保军粮充足。战争难测,若粮草短缺,势必影响战斗力。因此在各地屯田,是确保我军持久作战能力的关键。”

朱元璋对这一提议尤为赞赏,当即下令在江汉流域推行屯田政策。红巾军的士兵和地方百姓在各地开垦荒地,种植粮食,逐渐建立起稳定的粮草供应线。

通过招降赦免、屯田政策和广纳贤才,红巾军的势力在江汉流域日益巩固。李凡、刘伯温、汤和等将领各自承担起稳定局势的重任,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执行。他们的努力不仅提升了红巾军的战斗力,也赢得了百姓的支持,使得红巾军在百姓心中逐渐树立起仁义之军的形象。

经过数月的努力,红巾军的根基在江汉流域稳固下来,百姓安居乐业,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士气高涨。无论是新编的降俘军队,还是原有的老兵,都在李凡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整体,使得红巾军日益壮大。

此时,朱元璋站在南京城楼之上,俯瞰江汉大地,心中豪情万丈。他知道,红巾军的努力正在一步步铺就一条通往天下安定之路的基石。

朱元璋转头看向李凡,微微一笑道:“李将军,此番大胜,红巾军的未来已然明朗。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仁义之道,天下之势必将为我所用!”

李凡微微颔首,心中也燃起了希望。他深知,未来仍有无数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与朱元璋以及红巾军的众将士们,已下定决心,将这条通向和平的道路走到底。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华夏先祖屹巅峰三国:从篡夺江东基业开始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重生赵云之争霸天下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明末:我在鼍龙沟,打造战争堡垒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楚汉战争重生之铁血战将铁血大明随风遗留抗战之大国崛起红楼野心家新贞观造反录贞观清闲人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沙雕网友援北伐特种兵之诡刺东朝英雄传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穿越,恶毒奶奶要烧死我天价傻妃:娶一送一穿越水浒收好汉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邪龙狂兵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唐时月强横废太子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一秒一两白银,朕用钱来拯救大明!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秦朝历险记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陈武风云霸道女皇爱上我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镇国秦王,我和大明与国同休雾雨长安大唐,我的姑姑是长孙我岳父是朱元璋大唐小佛爷大明农神:逆天咸鱼崛起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