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诸公为了棉花一事前来,愚身为太守牧民有责,自然不会坐视种棉百姓惨遭损失。”杨安深捋着胡须,大义凛然地道。

在座诸人皆知杨安深的吃相,心中鄙夷口中却个个称颂,一通谀语引得杨安深笑声不断。

卢氏家主卢歆恭维道:“自从杨公牧义阳以来,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商业繁茂,百姓安居乐业,此皆杨太守之功。将来杨公加官进禄,可要多多帮附咱们这些故人。”

杨安深的妻子是涿郡卢植之后,与卢循同族,而卢歆是义阳卢氏,并非同族。但卢歆善长逢迎,硬是扯上同宗的名分,每逢年节少不了送上一份厚礼,与杨安深搭上关系。

杨安深笑道:“好说。棉价虽落,但棉布的价格依旧坚挺,诸公何不将棉织成布变卖。”

卢歆心中暗骂杨安深这话与“何不食肉糜”有异曲同工之妙,苦笑道:“眼下的工价飞涨,织一匹布给千钱仍请不到织工,做成棉衣、棉被价格也不高。”

杨安深哈哈笑道:“卢公被一叶障目,义阳工价高,何不到别处雇请织工。”

叶平叹道:“愚命人到襄城、南阳等地募工,若算上往来、食宿等费用还不如在当地招募。”

杨安深慢条斯理地理着胡须道:“雍公治下工价高,诸公可曾想过到江南一带募工。”

这些门阀家中都有商队,自然会与宋公治下通商往来,知晓扬、徐、荆、江之地的雇工价格不高,一个纺工的月薪不过三四百钱,若是能将江南织工雇来确实划算。

不过眼下雍公正与宋公交战,若是贸然到江南一带募工,被雍公知晓会不会说他们通敌。

杨安深笑道:“诸公毋疑,前往江南募工之事愚已向雍公言明,得到雍公首肯,诸公可以放心施为。”

众人脸上浮起笑容,卢歆抢先举杯道:“多谢杨公为我等指出明路,我等敬杨公一杯,为太守寿。”

杨安深欣然举杯饮了一口,笑道:“诸公莫急,愚的话还没说完。雍公答复愚,诸公不光可以前往江南募工,还可暗中助江南织工迁居于此,每个人官府可以补贴五百钱。”

五百钱一人不算少,万畅手扶案几,身子前倾,笑问道:“老弱妇孺皆可乎?”

杨安深道:“丁男丁女同价,老幼减半。招募来的百姓官府给田给宅,赁粮种、耕牛、农具助其安家。”

众人心中沉吟,雍公花这么大的代价显然不光是为了助众人织布,而是想将江南的百姓迁走,挖断宋公的根基,宋公查觉后肯定要进行反击。

宋公挟天子以朝廷的名义行事,世家门阀盘根错节,不少家族有有族人在宋公治下为官,很可能会迁累族人。

眼下宋公与雍公正在争雄,胜负尚难预料,这个时候先行选边站,万一站错将来祸及整个家族,在座众人互视一眼,宁可少赚些钱也不要先选边。

杨安深见众人沉吟不语,笑道:“雍公决定放开棉禁,还鼓励诸公前往江南一带就地筹办织场,当然商税还是要按制征缴的。”

叶平在心中盘算,他今年族中种了万亩棉,收了四十余万斤棉花,若是运往江南一带织布,纺工和织工的钱能省下大半,即便在两边缴纳商税,仍有很大利润空间。

而且织成的棉布可以直接在江南一带销售,江南世家门阀众多,价钱也会比义阳卖得更高,这笔买卖划算。

雍公放开棉禁,意味着不再阻挡百姓自主种棉,若是营利大,索性来年在江南一带多购良田,直接雇人在当地种棉。

将织场建到江南去,人工便宜而且方便。织场能为朝廷创税、百姓得以谋生,想来朝廷和宋公都会乐见。

在座的诸人都是老狐狸,很快都算清了得失,个个笑容满面。只是要将织场开到江南去,仅靠一家一族的力量太小,席间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兴奋地商议起来,准备合力前往。

杨安深让众人交流了一会,举箸在碟上敲了一下,一声脆响打断众人的议论。杨安深清了清嗓子,笑道:“看来诸公多有意将织场开往江南,人离乡贱,诸位虽然出身门阀世家,但到了江南恐怕也只能听人摆布。”

卢歆从杨安深的话语中听出话外之意,笑道:“看来杨公早已成竹在胸,可否赐教,我等若有所得定不敢忘记杨公教诲。”

“是啊,不如请杨公领了咱们一起前往江南开织场。”

“杨公若肯大力相助,我等愿唯杨公马首是瞻。”万畅拱手恭声道。

众人纷纷应诺,谁也不傻瓜,估计这么大的事,杨安深不过是摆在前面的傀儡,真正拿主意的是雍公。若雍公肯在背后暗中帮附,这买卖即便亏了也是赚了。

杨安深抚了一下肚子,身子往后倚了倚,道:“愚是安玄的大哥,这个头是不便出的。不过万公说的不错,蛇无头不行,愚看尔等不妨自行商筹成立个行会。”

卢歆捧哏问道:“不知何为行会?”

杨安深满意地对卢歆点点头,回忆了一下三弟在信中描述,缓缓言道:“行会是自发组织的商会,协助官府规范行业经营,可平定物价,规范市场、确保质量等等诸多用途。诸公为棉而来,不妨称之为棉行。”

“行会可选德高望重之人作为行首,再从中选择几名长者理事,若有争执于行会中商议协调,免得互相挤压乱了章法。”

众人听到杨安深所说的行会,眼中无不冒出欣喜的光芒,若按杨安深所说成立行会,可把持行业的价格,那钱财还不如流水般涌来。

既然棉可设棉行,那便米可设米行、布可设布行,烦有买卖皆可设行会,光是想想不少人都心潮澎湃,难以自抑。

杨安深意味深长地笑道:“成立行会可不能扰乱市场,盘剥百姓,不然雍公治下法纪森严,绝不能容。”

众人心中一凛,看来行会还是受官府控制,不能随心所欲,卢歆目光闪动望向杨安深,只要拉着这位杨太守一起发财,想来皆大欢喜。

万畅细品杨安深的话,雍公治下法纪森严,也就是说行会有别处做些什么雍公不会去管,若是将织场移至江南,众人通过棉行集体操纵棉价、布价,甚至别的行当,岂不是大把的钱财等着自家去拣。

显然想到这点的人不在少数,众人按捺不住兴奋当堂议论起来。杨安深扬起手臂,一旁的侍者赶紧上前搀扶他起身。

杨安深摇摇晃晃地道:“诸公不妨先回去商量个章法让愚看看,若是可行这棉行不妨先成立起来,眼下棉价大跌,百姓不安,愚心甚忧啊。”

两天后,卢歆等人将一份《棉行规约》送到了杨安深手中;五天后,身在安陆城西的杨安玄提笔回文,可行。

八月十八日,平阳城南大街的一处铺面张灯悬彩,敲锣打鼓,红彩绸揭下,露出高悬的匾额,太守杨安深所书的义阳棉行四个金字煜煜生辉。

卢歆穿着簇新的绸衣,满面春风地站在门前迎接前来道贺的高主簿,两人站在匾额下拱手寒暄,让过往之人指点,厅堂内摆好了酒席宴客,欢声笑语满堂飞。

义阳棉行对面是庆裕酒楼,二楼的雅间内杨湫等人透过纱帘望着街对面,欢笑热闹的声音传过街,传到众女的耳朵中。

何氏撩起纱帘一角,看着那金光闪闪的匾额,心中微微叹息,要不是自己是个女人,这棉行会首怎会被卢歆得去。

杨湫大快朵颐,边吃边赞道:“这鹅块肉质鲜嫩,汤色清醇,着实不错。石凉粉也不错,清爽滑口,好吃。”

庆裕酒楼是杨家产业,何氏放下纱帘,拿起一双新箸夹了块鳝鱼到杨湫的碟中,笑道:“姑奶奶尝尝这腊肉闷鳝鱼,补血养颜呢。”

杨湫尝了尝,道:“这几道菜合奴的胃口,何氏你让后厨把方子记下,奴带回去让厨子做了让娘也尝尝。”

赵萱娇笑道:“湫儿你再吃就要胖成猪了,等你家沈郎回来说不定要嫌弃你。”

“他敢”,杨湫瞪起眼,娇声嗔道,可是手中筷子却放了下来,看着满桌好菜叹了口气,端起茶喝了两口。

张兰抿嘴笑笑,道:“这棉行早两天便放出风声说以十五钱每斤收购市面上的棉花,听说以后棉衣、棉布都要他们定价。”

杨湫捏着杯子轻笑道:“就凭他们也想把持棉价,要知道最大的棉商可是我们,他们议价敢不先经过我们。”

何氏知道官字两张口,棉行若想在雍公治下做生意,自然要看雍公的脸色行事,自家郎君和眼前这位姑奶奶才是棉行真正的掌舵人。

她知道棉行议定每斤十五钱的棉花价事先禀报过杨安深,自家夫君则是同这位姑奶奶商议过后才发话认可的。

方才听杨湫讲,这伙棉行的人主要是前往江南一带发展,将来这些人会在江南买地种棉建织场,所得的棉品也在江南一带贩卖,应该对当地的影响不大。

何氏隐约觉得背后隐藏着什么东西,只是她一个妇道人家懒得想那么多,自家只要紧跟着姑奶奶就不用发愁其他。

夹起一块鱼肉,何氏殷勤地劝道:“姑奶奶尝尝这筒鱼,吃了不发胖的。”

赵萱笑吟吟地道:“眼下咱们收了几十万斤棉了,纺机和织机也到了,该招人织布了。”

五天后,义阳郡成立棉行的消息被收棉人传到了汝南新息城南吴家村,吴陈氏妯娌也听说了,那里的棉价十五钱一斤,比新息集市上高出五钱,不少人准备将棉花装船运往平阳卖。

还没动身,新息棉价就回涨到十二钱,隔天便是十三钱,再过两天便是十五钱了。原本发愁的种棉人脸上有了些笑容,照这个趋势棉价说不定还能涨到二十钱。

吴王氏开始嘀咕当初不该听嫂子的话,把三千多斤棉花都卖给了官府,不然哪怕每斤多涨个一两文,也是不小的数目。

数日后,长长的运棉队开始南下前往寻阳,万畅放下车帘,牛车随着运棉队开始驱动。

万畅是棉行的理事,他的三弟在寻阳郡作主簿,此次他受众人所托前往寻阳募工建织场,若是事情顺利下一步将在江州购田,逐步向豫州、徐扬交广等地发展。

一场棉事,牵连着千千万万人心,少有人知,一场灭国的经济战悄然拉开了帷幕。

「注:“行”作为行业的出现最早见于隋朝,唐杜宝《大业杂记》隋代见闻:“……丰都市,周八里,通门十二,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太平广记》里记述的唐代苏州的“金银行”、襄阳的“衣帽行”,《酉阳杂俎》描述扬州“鱼行、麸行”,《房山石经》记载范阳郡有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炭行、生铁行、绢行、小彩行、丝帛行,涿州肉行、果子行、椒笋行、染行、靴行、杂货行,幽州油行、磨行等。这些“行”,就是同类商店聚集的街区。」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春秋鲁国风云华夏先祖屹巅峰三国:从篡夺江东基业开始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明末:我在鼍龙沟,打造战争堡垒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三国之黄巾神将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楚汉战争重生之铁血战将庶民崛起铁血大明汉宫秋我有一个名将系统随风遗留抗战之大国崛起海上升明帝红楼野心家新贞观造反录贞观清闲人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沙雕网友援北伐特种兵之诡刺东朝英雄传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三国之袁氏天下三国我在许都开酒馆穿越,恶毒奶奶要烧死我天价傻妃:娶一送一穿越水浒收好汉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抗战观察者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邪龙狂兵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唐时月强横废太子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一秒一两白银,朕用钱来拯救大明!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秦朝历险记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陈武风云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