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如果选一个大明年度悲催官员,倾家荡产的张鹤龄估计能排第一位,第二位多半就是吓得中风的原兵部尚书王宪,至于这第三位,由于竞争激烈,还没有谁有十足的把握。

但是,毫无疑问,礼部尚书毛澄,已经有超越其他人的实力,甚至可能弯道超车,跑到那两位倒霉蛋的前头去。

没办法,他实在是太难了,而且是难上加难,难题一个接着一个……登基的那段时间,就已经让他心力交瘁。

可相比后面两件事,已经算是很好处理了。

其一,朱厚熜迎请老娘进京,让礼部拟定称号。

毫无疑问,朱厚熜希望让老娘做皇太后,可大多数文官都觉得这么干对张太后太无情了,而张太后又是孝宗的遗孀,他们既然以孝宗的忠臣自居,就断然不能答应。

毛澄被夹在中间,充分体会了风箱里的滋味。

如果说这件事仅仅涉及到孝宗,那么下一件事,就涉及到了除了朱元璋之外,所有的大明皇帝了。

说白了,就是朱老四一家子要倒霉了!

朱厚熜认为朱棣起兵靖难,以小宗并大宗,登上帝位,应该和老朱并列,同称为“祖”。

当然,朱厚熜的用意十分明显,抬高朱棣,就是给他入嗣大统做背书。

咱也是以小宗并大宗,根本不用过继给谁!

逻辑是没错,可问题是人家朱老四不干啊!

朱棣一直以朱元璋的正牌继承人自居,他甚至把建文朝从史册中抹掉,将洪武年号延续了四年,而且朱棣的庙号也是中规中矩的太宗文皇帝。

一个王朝可不是“祖”越多越好,那是文盲蛮夷才干的事情。

正儿八经的“祖”只有一个,其他都是“宗”,就像赵二那种,明明靠着不正当手段,得到了皇位的家伙,也不敢称“祖”,而要老老实实称“太宗”。

朱厚熜要抬高朱棣的地位,实则却是向天下承认,这位是用不正常手段,夺取帝位的……虽然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不能承认就是不能承认啊!

陛下啊!

这么干咱们君臣都会沦为笑柄的!

“当朕不懂吗?”朱厚熜冷哼道:“朕就是要试探一下,这帮大臣有几个人愿意跟朕一条心!”

朱厚熜揉着太阳穴,情况很不乐观。

哪怕他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这帮文人依旧像是茅坑的石头,死硬顽固,又臭气熏天!

“黄锦,你说朕该怎么办?”

黄锦低着脑袋,苦兮兮的,“皇爷,奴婢这么蠢笨,可没有富贵哥的聪明,他要是在,一定有主意的。”

很难得,朱厚熜竟然没有骂黄锦,而是意味深长地拍着他的肩头。

“行啊!这个脑力够用啊!办法多好!”

黄锦很懵,什么办法?我怎么不知道?

看他憨憨的样子,朱厚熜终于忍不住了,气哼哼怒骂,“蠢材,还不准备,朕要亲自郊迎!给有功将士庆贺!”

朱厚熜要去迎接将士归来,这下子动静可大了,京城上下,从百官到民间,都被惊动了。而且这一次民间竟然走到了官员的前面,他们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提前三天,处处张灯结彩,锣鼓队伍凑到了一起,把过年才用的舞龙舞狮都弄出来,重新油漆一番,弄得鲜亮夺目,准备给将士们最隆重的欢迎。

而且更让人诧异的是,文人们动了起来。

这些文人不是朝中的那些,而是士林的年轻人,更准确说是一群等着参加殿试的举子。

由于年初的时候,正德病重驾崩,自然无法亲自组织殿试,因此就有一大帮倒霉蛋通过了会试,而迟迟拿不到最后的功名,无法进入官场,享受颜如玉和黄金屋。

这些人就逗留在京城,无所事事。

朱厚熜也登基不久,一大堆烂事处理不完,因此殿试的事情,不断推迟,拖到了现在,也没有解决。

这帮闲散的士人都要憋坏了,如今王阳明得胜归来,终于给了他们一个绝佳的机会!

“阳明公立德立言立功,堪称当世圣贤,我辈读书人的楷模!”

“没错,阳明公开创心学一脉,又痛击鞑虏,出将入相,无人能敌!”

“一生顿首拜阳明!”

“为官当学王阳明!”

“嫁人就嫁王守仁!”

……

夸张的言论,充斥京城。

有了这些士人的宣扬,阳明公一夜之间,就成了全民偶像。

更有趣的是自称心学门人的读书人,也迅速膨胀,没有几天的功夫,就多了十倍不止。大街小巷,酒馆茶肆,人人都在谈论王阳明,人人都在讲心学!

什么是心学?

不知道吧!

心学就是那个能让你变得无比强大,内除反贼,外御鞑虏,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超级神器!

程朱理学很了不起吗?

二程有什么功绩?

朱熹又干了什么事情?

他们能和阳明公比吗?

瞧瞧阳明公都干了什么?

被贬贵州,领悟大道,以八千乌合之众,平定宁王叛乱,易如反掌。如今以三千弱旅,深入草原数百里,袭击鞑子老巢,斩获无数,犹如当年的卫霍一般!

就一个字:牛!

做阳明门徒,学心学大道。

什么程朱理学,狗屁!

虽然从王阳明进京的那一刻开始,就有人担忧心学会威胁到理学的正统地位,只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刻来得竟然这么快。

仿佛一夜之间,理学几百年的江山,就瓦解冰消了!

而这种恐惧,终于在王阳明返京的那一天,达到了巅峰。

安定门外,五十里远,就已经出现了迎接的人群,年轻的健儿鲜衣怒马,不断奔驰,告诉大家伙,阳明公的队伍到了哪里,大家伙伸长了脖子,翘首以盼。

“王阳明!王阳明!都是王阳明!”杨一清气得想吃人,他揉着自己的老腰,气呼呼抱怨,“所有的恶战都是老夫打的,他王守仁不过是捡了便宜,欺负一下老弱妇孺罢了。凭什么功劳算他的?把老夫放在哪里?”

王岳只能给杨一清大白眼,“我说杨老大人,陛下打算给你加少保太子太保衔,调你进京……陛下打算干什么,你明白吧?”

明白!

能不明白吗!

杨一清五十年的修为,再即将如愿以偿的时候,还是难以平静,老脸之上,笑出了朵朵灿烂菊花。

“不对啊!王守仁的赏赐呢?朝廷准备怎么办?”

王岳两手一摊,“这我就不清楚了,看样子多半是没有商量妥当。”

杨一清稍微思量,立刻参透了玄机,忍不住朗声大笑,“看起来把头功让给王守仁,也是好事情啊!哈哈哈!”

这个老官僚,跟他在一起,实在是倒胃口。

王岳催马,追上了前面的王阳明。

此刻两边已经是人山人海,欢呼雀跃,前进的道路上,铺满了花瓣。

纵然有再多的龌龊,再多的算计,在这些欢迎的队伍面前,一切都不值一提!

哪怕只有一次,也死而无憾。

大丈夫当如是!

王岳被炽热的目光感染,喉咙里痒痒的,必须要喊点什么!

“此战,共计毙杀鞑子超过四万!缴获牛马二十多万!打残右翼三万户!从此三边勿忧,百姓安居乐业!”

王岳每说一句,都会得到排山倒海的回应,所有的一切,化成一句话!

“为大明贺!为王部堂贺!”

“为大明贺!为王部堂贺!”

吼声点燃了每一个人的情绪,京城顷刻化为喜庆的海洋……

亦舒读书推荐阅读:华夏先祖屹巅峰三国:从篡夺江东基业开始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三国:开局被坑,我掠夺天下气运明末:我在鼍龙沟,打造战争堡垒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楚汉战争重生之铁血战将铁血大明随风遗留大清隐龙过境小兵抗战之大国崛起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红楼野心家新贞观造反录存储诸天贞观清闲人武道丹帝叶炎云飞雪沙雕网友援北伐特种兵之诡刺东朝英雄传三国全是我岳父,这仗该如何打?穿越,恶毒奶奶要烧死我天价傻妃:娶一送一穿越水浒收好汉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唐朝工科生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唐时月强横废太子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一秒一两白银,朕用钱来拯救大明!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秦朝历险记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陈武风云霸道女皇爱上我红楼之挽天倾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逆天换明三国重生马孟起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
亦舒读书搜藏榜: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统计大明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崛起的家族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三国:与曹操拜把子荡宋荣耀大中华蜀汉权臣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纯情小妞很霸道幼儿老师闯异界三国之吕布天下毒医风华,盛宠太子妃绥阳水浒:官家,求求你别怂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明末:我有金手指,可横扫天下!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三国之周氏天子燕颂公主别这样,有人看着呢龙主三国晚明海枭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召唤之极品太子爷三国之巅峰召唤秦昊全文完整版把后宫当成副本舌尖上的大唐穿越红楼:开局有点苟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人在三国,横扫诸天天才神医宠妃琅琊榜史料本:筹谋十二年签到在红楼妃朕莫属大明:开局朱元璋逼我结拜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我成了玩家眼中的bug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革秦寒门崛起笔趣阁极品帝师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亦舒读书最新小说: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